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3000中國賣家被亞馬遜封號:最怕說sorry的狗

 

  號封了,貨積壓了,錢也積壓了,付不了供應商貨款,一系列連鎖反應,即使是龐然大賣家,也有被壓垮風險。

  今年美國西雅圖亞馬遜總部辦公室的一隻蝴蝶扇了扇翅膀,深圳作為「跨境電商之都」在狂飆頂峰突遭急剎。

  時值亞馬遜封號半年之際,新的跡象明顯發生:10月28日,一場追回被扣資金的法律訴訟被美國法院延期至下月;一批年輕創業者走出大賣家,在華南城啟動招聘,守候彎道超車機會;一大批亞馬遜運營專員在峰谷間感知規則之力。新舊交替的深圳跨境電商產業,行至分水嶺。

  南都周刊遍訪深圳跨境電商全產業鏈多環節從業者,試圖完整呈現剛剛經歷劇痛的產業,如何浴火新生,再現「Made In China」創富時代。

  此報道刊登於2021年10月期《南都周刊》。

  跨境電商運營人員最怕的圖片,是一隻狗,一隻說「sorry」的狗。

  5月底一天,李晴如往常一樣登錄亞馬遜德國站,原本售賣的小家電連結消失了,一隻狗代替產品出現在頁面上,配着大大的sorry字樣。

  後台躺着亞馬遜的通知:「您近期的賬戶活動違反了亞馬遜商品評論提交規則,您的賣家賬戶已被暫時停用。」

  這意味着,被封號了。

  此後半年跨境電商的風起雲湧,均源於這隻狗的頻繁且大面積出現。

  產品頁面一夜變成「狗」

  風起於4月。

  4月30日,亞馬遜大賣家帕拓遜首先傳出遭平台整頓,旗下606個熱賣商品被亞馬遜下架,大量資金遭凍結。

  運營專員李晴切實感知到了封號潮的迫近,但她沒法停止「刷評」,封號潮苗頭初起正值公司推新品時間點。

  「新品的時間窗口只有3個月,3個月銷量還沒起來,亞馬遜系統就會判定產品不受歡迎,之後再怎麼買平台的廣告,也難有起色。」

  李晴和上司無暇顧及封店預警。

  「運營組長也知道刷單會有風險,但公司希望能出業績,所以不計成本地刷單,新品頭三個月,規定每天至少要刷一單。」李晴在這家公司工作一年,積累了歐洲五國豐富的真人測評資源,當她想刷評,就能迅速找到站點國家的亞馬遜用戶,通過免費送產品、留評返現的激勵,讓他們給產品寫下好評。

  與國內電商平台不同,在亞馬遜上,賣家刷單主要刷好評率,亞馬遜頁面不顯示商品的銷售量,只顯示商品的綜合評級和評論數量,更多好評意味着更靠前的頁面排序,更高的消費者轉化率。

  亞馬遜平台對「刷評」行為明確禁止圍追堵截,很多賣家將它總結為一句話:亞馬遜對所有買家評論違規行為「零容忍」。

  懲罰措施包括:封號、永久撤銷銷售權限,扣留資金;永久下架商品;還包括採取法律行動。

  亞馬遜造富傳說在業界以各種版本流傳:一個60美元的滅蚊燈賣爆了,老闆兩年半喜提別墅和勞斯萊斯。一款義烏小玩具指尖陀螺賣火了,老闆一年賺了七千萬……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出口規模不足4萬億元,2020年,數據已飆升至10萬億元。

  跨境電商賣家們鋌而走險,尤其是在推出新品時。

  5月底,李晴見到了頁面的那隻說sorry的狗,她「第一反應覺得可以申訴回來」,之前亞馬遜也有過封連結,但一般都有申訴餘地,很多運營不乏失而復得經驗,這也是業內最初並未震動的緣由。

  一個月後,賬號被封,「一個賬號涉及多個產品,打擊面更廣,這時候才發現可能都沒法申訴回來了。」

  此時,行業已是哀嚎一片,賬號眾多的大賣損失尤為慘重。

  封號背後的麻煩——

  資金凍結、移倉費高

  今年4月底起,亞馬遜開始對違反平台規則的賣家封號,中國賣家首當其衝,延續數月。

  有棵樹、通拓、傲基和賽維,在深圳跨境電商最大集中地華南城並稱「華南城四少」。

  7月6日,有棵樹公佈今年新增被封或凍結站點數約 340 個,涉及凍結資金約 1.3 億元。

  8月4日,通拓公佈被禁售關閉店鋪數共計 54 個,涉嫌凍結資金 4143 萬元人民幣。

  10月底三季報公佈,有棵樹公司7-9月營收3億元,同比下降68%,歸母扣費淨利--2億元,同比巨降2749%。通拓稱將可能繼續面臨庫存摺價處理、退倉退貨、平台政策調整等帶來的經營風險。

  傲基在亞馬遜的店鋪AUKEY(傲基科技旗下品牌)無法打開,僅剩的一款鍵盤也顯示無貨。

  9月17日,亞馬遜全球副總裁戴竫斐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稱,過去5個月,亞馬遜關閉了約600個中國品牌的銷售權限,涉及賣家賬號約3000個。

  封號餘震中,真正的麻煩是被亞馬遜凍結在賬戶90天不能動的資金,還有貨物。

  跨境電商物流運輸耗時較長,多備貨成為必選動作。美國倉庫、飄在海上和國內工廠生產線上,「如果美國一個月賣1萬個貨,加上原材料,至少有5萬至8萬個貨備着」,龍華紅山一位跨境電商賣家計算說。

  封號恰在大促期間,正逢賣家大量備貨節點。封號企業要將備貨移出亞馬遜倉庫,而海外第三方倉儲收費昂貴,一把電腦椅一天倉儲費用高達上百美元,移倉高昂的人工成本和物流費用,甚至讓一些費心計算和艱難溝通的賣家生出「扔掉算了」的想法。 但扔掉也要繳納銷毀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費,而漂在海上的貨物也不能返航。

  而國內工廠也 遭遇大規模毀約,原本工廠與跨境電商的信任被破壞,後續入行的跨境電商創業者再難從工廠拿到賬期。

  「積壓的庫存都還沒變成現錢,公司也不會再投錢去開發新品」,亞馬遜運營專員李晴在完成貨物移倉工作後,和其他運營同事一起,進入無事可做的狀態。她薪資組成中的提成部分,封號後基本為零。

  隨後,李晴主動離職了。

  號封了,貨積壓了,錢也積壓了,付不了供應商貨款,一系列連鎖反應,即使是龐然大賣家,也有被壓垮風險。防範資金鍊斷裂、讓資金儘快回籠是企業自救的重中之重。

  賣家發起集體訴訟

  在申訴、移倉、清貨、裁員之外,一些跨境電商公司決定向亞馬遜提起法律訴訟。

  在封號潮席捲行業最劇烈的6月,一家跨境電商找到了特訊知識產權合伙人廖登輝,來意是找他對接美國的法律資源。公司決定就封號凍結資金的事情,起訴亞馬遜。

  廖登輝記得,2018年有在美國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需求的公司突然多了起來,很多是跨境電商公司。由此,為跨境電商提供知識產權相關服務,便逐漸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板塊,積累了不少法律資源。

  他隨即對外發佈了集結跨境電商公司對亞馬遜發起集體訴訟的消息,很快,他收到了數量不少的響應。

  9月13日,7家跨境電商作為訴訟代表,在美國加州北區地區法院提起集體訴訟,相關材料正式提交給了當地法庭。

  原告賣家們的主要訴求是,「尋求追回被非法和不當扣留的資金」。10月15日,亞馬遜申請了延期答辯,並獲得法院批准,日期延至11月中旬。

  廖登輝坦言,這場集體訴訟得以發起,很大程度上,「全憑一腔熱血,這些賣家確實有錯,違反了平台規則,但凍結資金、永封賬號的懲罰,是不是也不太合理」,廖登輝期待案件可以改變點什麼,比如平台協議的合規性,還有亞馬遜平台和賣家之間更多的溝通。

  封號餘波漸息,華南城裏的跨境電商,又恢復了忙碌,更深層次的巨變正在行業內部醞釀。

  廖登輝覺得,今年可能會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分水嶺,精品賣家會越來越多,他預測行業會走向更良性的發展環境,「現在刷單行不通了,整個平台賣家之間的競爭會更公平。」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南都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06/166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