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古代皇帝的評級:何時稱「祖」,何時稱「宗」?

如果對中國歷史有最粗淺的了解,就會發現,提及帝王,不同時代的通行的稱謂是不一樣的。

漢朝的皇帝,一般稱為某帝,如漢文帝漢武帝、漢獻帝。

唐宋以後的皇帝,一般稱為某祖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

於是就會被普及一個知識:前一類是稱諡號,後一類是稱廟號。

諡號是指人死後,後人根據其生平事跡進行褒貶所定的文字。諡號比較普及,一般的成功人士就可以擁有。身為帝王,本就是巨大的成功,自然絕大多數帝王都有諡號。

廟號則是帝王專屬,按說一般帝王沒有資格得到。必須有大功德、在太廟立室奉祀,才得以追尊一個廟號。

就是說,諡號評價行跡,用於日常稱謂;廟號表彰功德,用於宗廟祭祀,分工還是很明確的。帝王的行跡有好有壞,相應的,諡號也分美諡、平諡和惡諡。如殺戮無辜曰厲,動祭亂常曰幽,好內怠政曰煬……都是惡諡。廟號是歌功頌德,只分好和更好,沒有不好的。

以上是泛泛而談,細究起來,卻有點複雜。

 

乾隆裕陵神道碑上的廟號和諡號。「高宗」為廟號,諡號簡稱「大清純皇帝」。攝影/帥哥V中獎,來源/圖蟲創意

廟號,據說是商朝就有的,但周朝的天子,卻沒有廟號。

諡號何時出現,有許多爭論。有人上溯到黃帝(如班固),有人認為晚到戰國諡法才興起(如郭沫若),影響最大的觀點,則是產生於西周(又有西周初和西周中後期的爭論)。

秦朝建立,秦始皇嫌棄諡號是做兒子的議論爸爸,做臣下的評判君主,有損皇權,把諡號廢掉了。

漢朝恢復了諡號,但也許是經秦火一燒,發生了文化斷裂,也許是漢人宣稱的古老傳統本就不存在,總之司馬遷寫《史記》時,他腦子裏,似乎是沒有我們今天這種清晰的諡號、廟號的區分的。劉邦去世後: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史記·高祖本紀》) 

這段表述里,一會兒高祖,一會兒高皇帝,似乎可以混用。乃至於後來班固作《漢書》,也保持着混用的習慣。《史記·高祖本紀》與《漢書·高帝紀》這兩個篇名放在一起,就顯得「高」既可以是廟號,也可是諡號。

這段里也提到「尊號」,顯然就是「尊貴的稱號」的意思,指的恰恰就是諡號,和後世皇帝生前就使用的尊號不同;所謂劉邦「為漢太祖」,則就是說劉邦是漢朝皇帝的頭一位,並不是一個廟號。

劉邦之後,皇帝是存在感很弱的漢惠帝,再之後經過呂后時期,是歷史評價極高的漢文帝。等到文帝去世,即位的漢景帝下詔說,古代「祖有功而宗有德」,宗廟祭祀的時候,唱歌稱頌德,跳舞體現功。高廟祭祀我爺爺,演奏《武德》《文始》《五行》三支樂舞;惠帝廟祭祀我伯伯,只演奏《文始》《五行》兩支樂舞,現在我爸爸那麼偉大,應該加一支《昭德》,也演奏三支樂舞。

皇帝開口了,大臣們也沒有不同意見,討論的結果是: 

高皇帝廟宜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為帝者太宗之廟。天子宜世世獻祖宗之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討論的重點,是廟樂數量的問題,雖然出現了「太祖」「太宗」的名詞,仍沒有出現「廟號」這個概念。

還有,這兩個廟合起來就叫「祖宗之廟」,似乎是不打算再推出第二個「宗」了。據說古代有這樣的規矩:「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孔子家語·廟制》),一個朝代就是一祖一宗。

漢文帝以代王的身份即皇帝位,合法性多少有點存疑。漢景帝貶抑漢惠帝的地位,高抬自己的父親,是強化自己這支的法統。

漢武帝即位,雖然按照儒家經典搞了各種創製,卻沒有在廟樂的事上做文章,漢昭帝即位後仍是如此。直到又一個有合法性爭議的皇帝出現,也就是漢宣帝。

漢宣帝的爺爺,是被漢武帝廢掉的衛太子。之後許多曲曲折折,掌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霍光,找不到合適的皇帝人選,才相中他了。

從漢宣帝的角度說,最好是凸顯自己是漢武帝的嫡親曾孫,所以他要抬高漢武帝的地位。

 

漢宣帝提高漢武帝的地位。來源/電視劇《昭君出塞》截圖

於是他採用了漢景帝一樣的辦法,下詔說,孝武皇帝德行很大,「廟樂未稱」。也就是說,現狀是漢高祖、漢文帝廟樂三支,其餘皇帝兩支,而漢宣帝覺得,孝武廟也要給加一支。

這件事引起的個別儒生的激烈反對。有人說,宗是要有德的,漢武帝雖然開疆拓土,可是花了天量的錢,死了無數的人,「亡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

當然,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後孝武皇帝廟還是尊為「世宗廟」,廟樂則加了一支「盛德之舞」。這樣,漢朝就有了一祖二宗。

「宗」字的價值跳水,開始於王莽: 

安漢公奏立明堂、辟雍。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廟為高宗,天子世世獻祭。(《漢書·平帝紀》) 

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漢書·王莽傳上》) 

除了和王莽有深仇大恨的漢哀帝,漢宣帝開始,皇帝全部都宗了。王家能得勢,靠的是王莽的姑媽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所以元帝是高宗,美譽度最高。

東漢建立,對王莽添的這四個廟號,開始都不予承認,認的還是一祖二宗,但後來卻慢慢改變了一點態度。   

 alt=

 來源/田豐:《「孝宣情結」與東漢政治》,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20年

漢光武帝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論輩分,和漢成帝是平輩,而比哀帝、平帝輩分高。所以光武帝為了表明自己是自宣、元之後入繼大統,要重新建構宗廟祭祀制度,丟開自己的身生父母,而尊宣帝為祖父,元帝為父。又覺得宣帝時代的政策,也值得高度評價,所以重新給他加上中宗的稱號,至於元帝那個高宗,規格太高,王莽的事溯本追源又因他而起,就不給他了。

更重要的改變,其實不是給不給廟號,而立廟的制度都變了。

西漢的皇帝,都是有自己的廟的,也只有祭祀皇帝的場所,才可以稱為廟。如果的被尊為祖或宗,那就各群國都要為他立廟祭祀。

經歷兩漢之際的大亂,一切都大為簡化了。

劉秀建都洛陽,就把原來洛陽祭祀漢武帝的廟,改為高廟,把劉邦的神主擺在中間,並祭祀文、武、宣、元四個皇帝。對他來說不那麼重要成、哀、平三個皇帝,留在長安的原來的高廟裏,而劉秀血緣上的父祖,則就在陵園的廟裏接受祭祀。——後兩處廟都沒有太大的重要性。

 

劉秀建都洛陽,就把原來洛陽祭祀漢武帝的廟,改為高廟,並祭祀文、武、宣、元四個皇帝。來源/電視劇《長歌行》截圖

劉秀去世,他兒子漢明帝尊他為世祖,另起了一座廟。

後來明帝去世,留下遺詔說,就不用給我起廟了,把我的神主牌放到我爸廟裏的便殿裏就可以了,並且放了狠話,誰要是敢違背,那就處以棄市之刑。

這帶來一個結果,漢明帝雖然得了一個廟號「顯宗」,卻是沒有自己獨立的廟的。

他開了這個頭,就成了制度,之後章帝是肅宗,和帝是穆宗,安帝是恭宗,順帝是敬宗,桓帝的威宗,漢靈帝之前活到成年的皇帝,都擁有了自己的廟號,但都沒有自己獨立的廟。大家的牌位都在世祖廟裏,所謂「同堂異室」。

東漢廟號變得廉價了,其實這正是重要原因:西漢時給一個廟號,就要在天下修許多廟,還有相應的祭祀規格,而且和沒有廟號的廟「五代親盡」就拆掉不同,這些廟本朝不亡就不會拆……總而言之,加個廟號成本是很高的。現在則有點不給白不給了。

但是,仍然有主張白給也不給的人。漢靈帝為什麼沒有廟號呢?因為他死後董卓進京,很用了一批文化人。於是大學者蔡邕提出,按照偉大的古老傳統,有道德功業的皇帝,才可以稱祖道宗,漢武帝那麼厲害,想叫一聲宗,都有正直的大臣激烈反對。東都以來,光武帝、明帝、章帝是世祖、顯宗、肅宗,那是合乎標準的,其餘老幾位優點沒啥可說,缺點不容迴避,就算了吧。

 alt=

蔡邕提出,按照偉大的古老傳統,有道德功業的皇帝,才可以稱祖道宗。來源/網絡

這個意見被廣泛接受。廟號給得容易,撤起來也方便,不需要滿天下到處拆遷。於是其餘皇帝都被撤宗了,而剛死的漢靈帝,乾脆就沒撈到一個宗。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這時,雖然早已有了「廟號」之實,但廟號這個術語,似乎仍未出現,至少蔡邕並沒用到。

還有個相關的事實是,東漢不光廟號長期貶值,廟這個概念也貶值了。西漢的時候,祭祀皇帝的地方是廟,別的祭祀場所是祠,有明確區分。東漢時地方上已經沒有祭祀皇帝的廟了,但父老們又模模糊糊記得,本地似乎曾有過叫「廟」的重要祭祀場所,所以廟這個詞也就被隨便使用了,這算是為這個字後來被佛教拿去作了鋪墊。 

蔡邕的建議這算是一股小小的逆流,之後廟號就在貶值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第一,有廟號的皇帝越來越多了;第二,漢代宗雖然多,祖卻只有兩個,就是兩漢開國的皇帝,後世則祖也多起來。

曹操是並沒有當皇帝的,但兒孫追尊,皇帝的諡號和廟號,他卻有全套。曹操是魏太祖武皇帝;兒子曹丕則魏高祖文皇帝,孫子曹叡是魏烈祖明皇帝。——這件事定下來時,魏明帝還沒死,他是少有的生前就知道自己廟號是什麼的皇帝。

司馬氏取代曹魏,學習曹魏取代漢朝是亦步亦趨的,所以也要給沒當皇帝的人追加廟號:於是有了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太祖文皇帝司馬昭。

有個小細節不妨一提:司馬師是宗,司馬昭是祖,但司馬家能篡位成功,司馬師的功績遠遠大於司馬昭。問題在於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把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他,也一直宣稱,將來天下是司馬攸的。但後來司馬昭卻還是傳位給了大兒子司馬炎,究其原因,司馬昭可能也就是考慮到自己的歷史評價問題:傳位給宗法上哥哥的兒子,自己只怕就要被當作家族創業史上的過渡人物,誰是祖誰是宗,只怕也要掉個個兒。

儘管給沒當皇帝的人加廟號,但魏晉真當上皇帝的,擁有廟號的佔比卻還不算很高。因為這是個皇權弱勢,門閥大姓出盡風頭的時代,他們並不想太給皇帝做臉。曹魏的皇帝如齊王芳,高貴鄉公曹髦,連帝位甚至性命都保不住,當然更不可能擁有廟號。晉朝從世祖武皇帝司馬炎開始算,兩晉總共十五個皇帝,只有六個有廟號。

但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寒人出身的皇帝也好,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皇帝也罷,加廟號都和現在網上跳出來的小廣告宣稱的拿學位一樣容易。也好理解,社會下層學習社會上層,落後族群學習先進族群,就是學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最容易上手。看現在有多少中國人,對歐洲如何誕生了現代文明沒興趣,卻唯獨關注其「貴族傳統」,就會覺得一切很好理解了。

所以,到了唐朝,「無帝不宗」也就水到渠成了。與此同時,諡號變得越來越不好記,所以廟號的普及度遠遠超過了諡號。

唐宋以後,諡號發展趨勢是越來越長,宋朝皇帝的諡號就一般長達十六字,如宋太祖趙匡胤的諡號是: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

 

宋太祖畫像。來源/網絡

明朝皇帝除開國的朱元璋諡號最長外,是十六字加一個廟諡,也就是十七字,如明成祖朱棣的諡號是: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 文

 

明成祖畫像。來源/網絡

文是廟諡,如果不想說貫口,可以簡稱成祖文皇帝。

清朝皇帝學習明朝而又要勝過明朝,所以諡號又多了六個字,二十二字加廟諡,如清高宗弘曆,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乾隆皇帝是: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 純 

純是廟諡,乾隆是清純帝的梗,就是這麼來的。

按漢武帝、隋文帝的格式,乾隆就是「清純帝」。來源/網絡

太長了,就使人抓不住重點。按照諡法,諡號的每個字內涵都是很豐富的,一個字相當於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因為有的字有好幾個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有十幾二十個關鍵詞,那就等於是沒有關鍵詞了,同理,一個皇帝有十幾個字的諡號,也就反而體現不出他的特質。明清之所以要弄一個廟諡出來,就是表示這個字的分量與眾不同,但終究效果還是不大好。

所以人們提及帝王,稱廟號就比稱諡號要流行多了。

只是宗既然已經不稀罕了,那麼要顯得格外體面,就要稱祖。

但是,所謂「始取天下者為祖」,除了開國皇帝稱祖外,後面的皇帝怎麼還再祖一回呢?

前面魏晉南北朝時的一些短命王朝固然可能推出好幾個祖來,但既然他們都短命,可見是不足為訓。

但只要有需求,人類提供解釋時的創造力是無窮的。

明朝通過靖難之役登上皇帝寶座的明成祖朱棣,本來廟號是太宗。對照之前歷史,漢太宗(文帝)能當皇帝是因為諸呂之亂,唐太宗能當皇帝是因為玄武門之變,宋太宗能當皇帝有燭光斧影的傳說……可以說,一個皇帝稱太宗,既表示他治理天下水平高,又暗示他能成為皇帝跨越了很大的政治障礙,可謂一語雙關。相應的,朱棣稱明太宗,按照傳統簡直再合適也沒有了。

明太宗是怎麼變成明成祖的呢?因為太宗這個廟號已經用了將將百年,明武宗去世時沒有兒子,朱厚熜以宗室旁系的身份繼位,也就是世宗嘉靖皇帝。嘉靖不但想把自己的父親追認為皇帝,而且想讓他也進太廟接受供奉。

克服巨大的阻力後,前一個目標於嘉靖三年達成,後一個目標則一直拖到嘉靖十七年才實現:因為明代的廟祭制度是,太廟寢殿供奉九個牌位,除掉朱元璋的牌位居中永遠不動之外,其餘的哪個和現任皇帝血緣關係最遙遠了,牌位就挪走,用廟祭術語說,叫作祧。嘉靖想把自己的父親加進去,就要請一位先帝的牌位出來,算下來,該祧的正好是太宗朱棣。

仁宗洪熙皇帝以下,都是朱棣的子孫,為了給自己的父親騰位子,把朱棣提前請出寢殿,嘉靖想想也覺得嚴重,尊朱棣為成祖,他就成了「不祧之祖」,可以一直供在寢殿裏不受影響了。

 alt=

嘉靖將朱棣廟號「明太宗」改為「明成祖」。來源/網絡

至於清代有三祖,特殊之處在康熙這個聖祖。

努爾哈赤創業,是太祖;順治皇帝入關定鼎,是世祖。這和元朝以成吉思汗為太祖,忽必烈為世祖是一樣的,可以說是有歷史先例可循。

康熙皇帝的廟號,本來大臣們是擬稱為宗的,但雍正下諭旨,把康熙的功業狠狠稱道了一番,並總結說:「我皇考……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則為開創」,所以應該稱祖。大臣這才擬了聖祖的廟號。於是雍正刺破手指,用血把奏本內「聖祖」二字圈出。

由此看來,康熙能得到聖祖的廟號,固然是本人的功業,也是靠的兒子的孝心。雍正何以能當上皇帝,謠言很多,雍正的做法,多少也是意在闢謠。

聖當然是極好的字眼,但好過頭了,就容易讓人覺得陰陽怪氣。如宋朝、明朝都有「神宗」,神當然是好的,但「民無能名曰神」,卻仿佛可以翻譯成:我該說你啥好呢?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攝影/Molostock,來源/圖蟲創意

聖祖這個廟號,之前的起碼用過三回。兩次其實是用於神仙的:唐朝皇帝宣稱自己是老子的後代,唐玄宗尊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宋朝則尊趙玄朗(即趙公明,開始是瘟神,後來是財神)為聖祖。真稱過帝的活人叫聖祖的,其實就一個:唐末一個短命的割據政權,一個叫鄭買嗣的,滅了南詔,建立大長和國,廟號是聖祖。

照這麼說,聖祖這個廟號,也是很容易引起古怪聯想的。不過雍正皇帝說了,「朕就是這樣的漢子」,他覺得好自然就是好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31/166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