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叫虱:中產的力量饑渴與底層的崇高饑渴

作者:

李先生對朝鮮人民英勇抗美的歌頌得到身後臥鋪上躺着的好幾個人的附和。如同一粒火花不小心掉到了一堆易燃物上,這群人的仇美情緒馬上被點着了。他們似乎是抱着朝聖心態去朝鮮旅行。

隨着經濟不斷全球化,消費主義將成為全球中產階級唯一共享的意識形態,這必將擠壓民族主義,拉近中國與西方的關係。這一度是中國和西方知識界很多人共同的樂觀期待。

然而,精神發育嚴重遲緩的中國中產,至今沒有走出敵我對立的世界觀。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我真看不出這些「精英」身上有任何對世界進行智性探尋的興趣和熱情,更談不上嚴肅的社會關懷。「中國強大了,別人怕我們了」,才是他們普遍關心的公共話題。

一直在留心觀察窗外人和物的我,忍不住回頭頂了他一句:「朝鮮人活着的意義難道就是跟美國鬥嗎?鬥得這麼多人一輩子吃不飽飯,這個斗爭的意義到底在哪裏?」

我的話立刻引來了圍攻,正孤軍奮戰之時,來自成都的朱先生把我拉到了一邊,勸我別和他們浪費口舌,並告訴我,他早就被我獨行天下的背包客行頭吸引了。年近六十歲的他,也是自己一個人出來環球旅行。

在中朝邊境的新義州,火車停留了將近三個小時。朝鮮海關人員逐一打開每個乘客的箱子,檢查手機和相機裏面儲存的信息。

朱先生由於一個月前去韓國旅行,拍了幾張照片,沒有來得及刪除,相機被沒收。幸虧我多帶了一個數碼相機,他的朝鮮之行才沒有留下遺憾終身的影像空白。

朝鮮四天,我和他被安排在西山賓館的一個雙人間。那些天,我們經常海闊天空地閒聊,觸及到很多嚴肅的話題。

1978年,朱先生考入西南政法大學這所中國法學界的黃埔軍校。那一屆學生畢業之後,很多人先後成了中國法律相關行業的中堅力量。朱先生去了成都一家報社當編輯記者。

作為媒體人的他對中國問題的思考非常深入,並一個勁地誇我品位、眼光和見解都非常獨到。旅行結束,他非常熱情地交代我去成都一定要找他,並拍拍我的肩膀說:「大學應該多一點你這樣的老師」。

朝鮮之行結束,火車在即將越過鴨綠江回到中國之前,又在新義州停留了兩個小時,逐個檢查遊客的手機和相機是否拍了不被允許拍照的內容。

在拿到朝鮮海關歸還自己被扣留的相機的時候,朱先生做了一件讓我非常意外的事情:他接過手機之後,馬上從口袋掏出三百元現金塞給朝鮮海關工作人員。

我大惑不解,人家根本沒有伸手要錢,歸還相機是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而已,為什麼主動給三百元現金呢?這筆錢對於朝鮮人來說,可是一個大數目。這樣做,會不會把他們的胃口撐大,以後會故意找各種藉口沒收遊客手機或相機不歸還呢?

我沒有追問。火車過了鴨綠江,我和朱先生就彼此分手了,他打車去高鐵站趕瀋陽飛往成都的飛機。分別之後,我們沒有再見過面。彼此的交往僅限於朋友圈互動。

我在朋友圈經常轉發時政和社會新聞或發表見解,他隔三差五給我點讚,但是絕少發表自己的觀點。我逐漸敏感地發現,朋友圈裏的他幾乎毫無社會關懷,發的內容不是在星級酒店飯局吃大餐喝酒,就是到世界各地旅行,消費國際品牌。

這一形象與在朝鮮旅途中與我一起聊天時那副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形象反差太大。我總感覺他在逃避什麼,又想展現什麼。

2019年1月1日,我發了一條朋友圈,他給我點了贊。沒想到,那竟然成了最後一個贊。

1月5日下午,我刷朋友圈,突然看到一條訃告(他愛人發的)。我不敢相信,幾天前還生龍活虎的人,竟然一下就這麼不告而別了。他是在和朋友喝酒之後腦梗突發而不治身亡。

除了朋友圈互動,朝鮮之行結束後,我和他沒有再見過面,彼此交情談不上很深,但他的溘然離世仍然讓我眼眶發熱,感嘆生命太脆弱,人生太短暫了。他的「不辭而別」也讓我突然對之前的疑惑有所頓悟。

兩年多來,在朋友圈裏,從他經常和朋友杯觥交錯的熱鬧場景中,從他週遊世界的豐富生活中,我既看到了中國中產在經濟上的日益殷實,更看到了衣食業已無憂的典型中產在現實中的無力和窘境。

沒有不渴望力量感的社會階層,作為飽學之士的朱先生也絲毫不例外。

然而,在中國,「中產」還只是一個經濟概念,而不具文化和政治內涵。於是,這個本應推動社會變革的中堅群體,把原本應該在其他領域釋放的能量,全都轉向了消費領域。消費成了當下中國中產階級尋求和獲取力量感的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便是把小我融化到大我中,加入極端民族主義的集體抒情。很多中產階級力捧「愛國」大V們,不就是在尋求另一種替代的力量感嗎?

朱先生不願意這麼做,但又改變不了什麼。於是,他只能選擇讓自己消費和花錢。

2020年1月27日,浙江湖州市。

一位靠回收廢品為生的老人,突然來到社區,為新冠疫情主動捐款1萬元。

在視頻中,這位傴僂着身軀,穿着十分樸素的老人,一邊羞澀地用雙手遮擋鏡頭,一邊激動地懇求:「不要報道我,不要寫我名字,要寫名字寫『一個知恩者』。」

適應了鏡頭之後,他激動地說:「國家有困難,我就要出一份力」。

視頻獲得了630多萬個點讚,20多萬條評論。

網友們紛紛表示:「我們感動得哭了」、「想到老人要收多少廢品,才能攢下這1萬元,忍不住落淚了……」

更大的感動還在後頭。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老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4/165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