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真正高明的人懂得遇事退讓 海闊天空

作者: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雨過天晴",語出《增廣賢文》,是這樣的。真正高明的人,懂得遇事退讓。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雨過天晴",語出《增廣賢文》,是這樣的。

《菜根譚》有言:「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真正高明的人,懂得遇事退讓。

讓人三尺,便是為日後的進步留有餘地。

讓,先可以得機緣,讓位可以保平安,讓利可以聚人心。

1

讓利,適可而止

利字當前,人人都有私心。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懂得讓利。

古人云:「利可共而不可獨。」

錢財不可獨佔,一定要與他人共享。

讓利可以聚眾,聚眾可以成事。

與人合作互惠,大家都得利,利益才能更長久。

縱觀歷史,懂得讓利的人,其格局遠大於分毫必究之人。

管子曰:「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

你不主動捨棄,老天也會借他人之手替你平衡。

李嘉誠深知這個道理,他曾在家中立下規矩:「李家人與別人合作,本該拿七分利,只拿六分。」

讓一分利給別人,既是與人方便,也是為後世子孫結下一份善緣。

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要適當地謙讓。

將利益讓渡給別人,這樣做雖然會有所損失,卻能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利益達到頂峰的時候,更需要適可而止。

2

讓位,進退自如

史記》有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古來功臣,大多難免這個下場。

張良給漢高祖劉邦出謀劃策,打下了錦繡江山。

劉邦曾經這樣稱讚張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張良一直被劉邦奉為「帝者師」。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開始分封眾功臣。

劉邦打算封張良高位,但是張良辭而不受,只做了一個留侯。

並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

把高官、爵位,都讓給了後來的能臣。

這種退位讓賢的方式,贏得了劉邦的信任。

使得張良成為少數得以保全自身的功臣。

曾國藩說:「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

利不可佔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理不可奪盡。

話不能說得太死,事不能做得太絕。

人到高處,讓三分給別人行,這樣才能進退自如。

3

讓先,水到渠成

曾國藩左宗棠同為晚清重臣,世人多以「曾左」並稱。

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年長,並曾提拔重用左宗棠;

但左宗棠卻爭先要強,從不把曾國藩放在眼裏。

某日,左宗棠向友人抱怨:「為何世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

友人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裏則無曾公。」

短短一句話,徹底點醒了左宗棠。

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一場馬拉松。

一時的先後,並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

道德經》中說「不敢為天下先。」

爭一時之先,毀一世之功。

處處爭先的人,必然會在做事的過程中過於毛躁,出現失誤,以至於影響大局。

與其爭先,不如讓路。

沉下心來,專注做好自己的事。

做事不能靠一時性急,而要腳踏實地。

人生如水,只需慢慢地流淌,一點一滴積蓄自己的力量。

任何事都應該保有一份耐心,不爭不搶,自然水到渠成。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4/159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