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袁隆平神話 雜交水稻之父是怎樣升起的?

作者:

編註:本文於2018年8月發表於公眾號「黃章晉」,發佈後不久即被刪除

十多年前,有次聽一位長沙官場上的老同學無意中說,有位年輕水稻科研人員被袁隆平打壓,不但經費批不下來,甚至東躲西藏弄塊試驗田都搞不成。當時,袁隆平是神一般人物,我對此並未往心裏去。

後來有兩件事讓我對袁隆平感興趣,一個是2007年12月福建農科院研究員謝華安當選中科院院士,再一個,是網上有人實名舉報打着袁隆平招牌的隆平高科涉嫌腐敗(袁本人並未被指控牽涉其中)。回頭找老同學幫我介紹採訪對象,自然是百般推脫。

隆平高科被舉報的上市時的腐敗事項,隨着時間推移,已極難查證,後來我們報道袁隆平時,發現它即便當年有圈錢嫌疑,也沒太大的報道價值,而當年的舉報者,有的去世,有的則興致了了。

值得一說的是謝華安。當年謝剛當選中科院院士,就有人向方舟子的新語絲舉報,謝華安論文涉嫌抄襲。新語絲雖然讓謝華安丟盡顏面,但對我來說,扒謝華安的老底,卻有為其恢復榮譽的意味。因為我這才知道,中國除了有個「雜交水稻之父」,還有個「雜交水稻之母」,「雜交水稻之母」不是別人,正是這位謝華安。

以前,我只是從媒體報道中得知,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讓中國水稻畝產提高了20%,多養活了7000萬人,這次才知道,袁隆平當年培養的雜交水稻,剛推廣沒多久,就因大面積爆發稻瘟導致顆粒無收,這時,謝華安培育的雜交水稻「汕優63」及時救場,謝的「汕優63」,在播種面積上,連續16年位居第一。

謝華安當選院士變成醜聞,不免被閒話和翻出各種舊賬:袁隆平、謝華安在學術理論上的建樹遠不夠申報中科院院士,更適合工程院院士,而謝華安屢屢落選工程院院士,不免讓人猜測是因為袁隆平在工程院的緣故。

我當時的工作經驗,對中國媒體之不靠譜早有深切體會,尤其是官媒,但我從沒懷疑過袁隆平頭上的那些神聖光環是不是被嚴重誇大。

2012年初,因為袁隆平團隊和謝華安團隊先後創造超級稻紀錄,總算有系統梳理一下雜交水稻與袁隆平話題的機會,我記得為寫這個稿子,《鳳凰周刊》記者楊桐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採訪,在今天能見到的相關報道里,它應該是梳理得最翔實準確的。

因為文章不上網,但這組報道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不過,我並沒有因為一萬三千多字的報道,就對此話題喪失興趣。當時雖有方玄昌等擅長科技報道的同行幫助,那組報道依然留有遺憾之處,很多東西並沒真正梳理清楚。

關於袁隆平,今天討論和爭議最多的,是袁隆平是否是雜交水稻之父,當年我們記者報道的重點之一,就是挖掘出在雜交水稻上一大批公眾並不知曉的專家。以我今天的看法,袁隆平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雜交水稻之父」,不值得作為重點,因為這件事,很可能並沒你想的那麼重要。

誰讓我們不餓肚子

我們之所以覺得袁隆平是否是雜交水稻之父,很大程度上在於,我們對這樣一個說法有深刻印象,即中國人民吃飽飯主要靠兩平:一個是代表政策的鄧小平,一個是代表技術的袁隆平,也就是說,包產到戶+雜交水稻讓中國人不再餓肚子。

包產到戶對農業的影響,在那段歷史轉折年代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會有深刻的記憶。而且,家庭聯產承包製其實到1982年的一號文件開始,才正式在全國範圍內被允許的,所以,在1978-1982年期間,留下了大量政策對比案例,它足以證明制度激勵的作用,這個以後有機會可單獨再說。

那技術上的那一半呢?

中國糧食單產的提高,主要貢獻是育種技術和化肥施用。我們先不提育種,如果只看化肥的話,半個世紀來,中國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的關係,會讓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的糧食增產,就是靠化肥堆出來的。

有人甚至將1978年以後中國糧食產量高增長直接歸結為1973年代初,中國決定向西方國家大規模進口成套設備的「四三方案」(它得名於引進的設備技術總價為43億美元),因為該方案引進的大型成套設備提高了中國的化肥產量。

用「化肥論」看上面的表格,你確實會覺得數字相當完美,其他因素可以認為完全無足輕重。但是,這種完美的化肥論,很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如果化肥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那麼就無法解釋蘇聯的現象:1970年代末蘇聯化肥產量就超過了美國,但蘇聯的糧食缺口反而不斷增大,蘇聯解體後,化肥產量下降,糧食反而開始出口了。

「四三方案」其實有多麼的不靠譜以後再說,但你也許會注意到,1984年後,中國的糧食增長速度迅速放緩,甚至出現下降,而化肥則始終高速增長——化肥的施用增長速度一直遠超過糧食產量增長速度,化肥的邊際效益逐漸降低。

1984年後出現的這種奇怪的波動,用化肥產量是完全無法解釋的,但它和糧食政策卻能找到某種對應關係——1985年,國家不再下達指令性收購計劃,而是以「合同定購」方式來收購國家需要的糧食。

另外,雜交水稻最先推廣的洞庭湖地區,並非一直是低產稻種。兩湖及蘇浙地區,曾遍植一種叫農墾58的稻種,有些人在回憶中稱,它比今天的泰國米、東北米還好,這並非毫無根據的妄言,農墾58是農墾部長王震1950年代初訪日時引進的優秀稻種。

在蘇浙地區試種四年才大面積推廣,大饑荒結束後的1962年的統計數據應該是比較可信的,農墾58的畝產是370公斤(千畝試種)。但農墾58在退出歷史舞台前的整個六七十年代,從沒有真正發揮過它的高產潛力。

農民普遍不喜歡這種上面壓下來的稻種。除了口感不習慣外,主要理由,仔細梳理一下其實都是偷懶的理由:農墾系列收割、脫粒時,比較費事,它是一種對肥很敏感的稻種,只要一偷懶產量就往下掉。

前面這七百字簡單概括就是:激勵制度、化肥和育種技術對提高單產都很重要,都有效用的邊界,但在當時,育種技術相對是不那麼重要的。

在講雜交水稻對中國吃飽飯的貢獻時,我們容易不自覺地默認:糧食=水稻,因為中國是口糧中稻米比例高於小麥的少數國家。但是,糧食主要分玉米、水稻、小麥、薯類、豆類這五大類。

而1980年以來,中國糧食結構的變化,是曾為中國人不至於餓死做出巨大貢獻的薯類甚至南瓜之類,迅速從主食序列中退出,穀物成為絕對主力。穀物當中,今天產量最高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再次為小麥。

最近十年來的變化趨勢是,玉米、小麥的產量逐漸上升,稻米的比重相對下降,在穀物的比重,基本在略超過三分之一的位置。

所以,今天談糧食基本上可以只談穀物。

雜交水稻提高單產20%,多養活了7000萬人這個說法,會讓人產生一個錯覺,其他穀物不曾像水稻一樣,因為育種技術進步而大幅提高單產。

玉米和小麥,是否有過育種技術帶來單產的大幅提高?

當然有。

先說玉米。

1950年代初,中國的玉米畝產大約是在70公斤左右,到了1960年代中後期,畝產提高到了115公斤左右。接下來,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在玉米育種上經歷過六個階段的技術進步,玉米畝產量穩步上升(文中所有畝產都是指單產)。

今天,中國玉米單產約在360公斤(2016年),為1950年代初的70公斤的5倍。

那么小麥呢?

小麥因為品種改良,單產提升同樣驚人,見下表

小麥的單產成績最讓人驚異的地方在於,美國是農業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它的小麥單產,平均每畝174公斤,大大落後於中國。即使考慮到中國農產品的數字都需要打折扣,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中國大部分地方的穀物種植,都是靠勞動力高投入的精耕細作來提高產量,人工再加上土地成本,即使中國勞動力便宜,並且小麥單產大大高於美國,小麥成本依然高於美國。中國小麥每公頃的生產成本為13710元,而美國小麥每公頃的生產成本只有4770元。

寫到這裏,其實只是為了強調這樣一個事實:

中國糧食總量和人均消費量的增長,是所有穀物單產大幅提高的結果,而不只是推廣雜交水稻的結果。在這三種作物中,按單產的提高幅度看,水稻反而是貢獻最小的。

現在,我們該談水稻了。

水稻分粳米和秈米,是兩個不同的亞種。如果你無法記住兩者的區別,可以簡單地記為,粳米就是日本米,秈米就是難吃的普通南方大米。前者主要是在東北地區栽培,後者主要是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地區。

粳米和秈米是兩種不同的稻米,我們經常聽到的雜交水稻,指的是用雜交稻育種這種特定技術培育的品種,它大都是屬於秈型的**。**另外,今天中國單產最高的水稻,其實是主要在東北種植的粳稻,而不是淮河以南水稻種植區的秈稻。

也就是說,中國水稻單產的提升,同樣並不全是雜交水稻的貢獻。

雖然我們一直能聽到高產水稻的新聞,但實際上,自1990年代末以來,中國水稻單產幾乎就陷入停滯狀態,雖然單位水田施用的化肥和農藥依然在穩步增長。單產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的,反而是一直不被關注的玉米和小麥。

水稻單產停滯的原因有二。

其一:中國農業效率極低,勞動力轉入效率更高的行業是長期趨勢,所以增產主要依賴水、肥、農藥的投入,一般來說,水稻單產400公斤以下追加投入是核算的,要往500公斤靠近,就得不償失。

其二:注重單產的雜交水稻,一直存在口感和品質問題,高產雜交水稻遠沒有品質和產量更均衡的稻種受歡迎。另外,雜交水稻單產進入瓶頸時,常規水稻隨着育種技術進步,單產一直在緩緩上升,有些品種與雜交水稻的單產已沒有明顯區別。

其三、大量使用化肥以替代田間管理投入時間,導致地力不斷下降,進而導致單產下降,不斷疊代的新品種的增產潛力,很大程度上只是彌補了這個降幅。

另外,雖然官方宣傳雜交稻產量普遍比常規稻單產高20%,但實際上它只是在滿足各項理想條件下,雜交稻和常規稻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平衡:在施肥較少的同等條件下,常規稻產量要約高於雜交稻。同樣施肥較多的情形下,雜交稻則產量更高。

水稻不同於玉米、小麥,它在中國經歷過幾千年的栽培歷史,各地的常規稻種,往往是數百年來選育出來,最能兼顧產量和品質,同時又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所以,常規稻也可以大面積高產,在氣候不好尤其是病蟲害多的年份,常規稻反而可能有優勢。

因為雜交稻追求高產,需要高肥、密植、大群體,形成不易透風和高營養的環境,過去政府大面積推廣雜交稻,在氣候環境適應性和抗病抗災能力上,非常容易出現適應性的問題。當年給總理上書的農村基層官員李昌平,就曾在公開信中對強行推廣雜交水稻表示異議。

不過,官方機構組織天然有雜交水稻的推廣衝動,因**為雜交水稻不同於常規稻種,農民不能自己留種,只能從種子銷售渠道購買**,這和小麥、玉米也不一樣。中國沒有任何一種作物的品種,在輿論上獲得雜交水稻這樣的支持。

順便說一句,今天還把養活多少人、糧食安全掛在嘴邊,本質上是故意無視今天糧食生產早已經出現了剩餘。世界糧農組織統計,1996年全球糧食產量足夠提供人均2700卡的食物,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一般人的需求。

另外,工業化程度的加深不斷縮減人們的食物需求。印度一項研究發現,過去25年來,印度的人均食物熱量消耗明顯下降,城市居民大部分低於2100卡,農村居民大部分低於2400卡——這被認為是體力勞動者最基本的熱量需求。

原因很簡單,技術的持續進步,導致我們日常所有活動的體力消耗都在減小,而且勞動時間也在減少,勞動人民節約出來的時間,越來越多地用在不消耗體力的看電視和閒聊發呆上,他們變得不像以前那麼容易餓了。

是的,洗衣機、自行車、燃氣灶、各種家用小馬達,以及讓我們像土豆一樣做在沙發上的電視機,讓我們低着頭不願東張西望的手機,都對我們遠離飢餓的威脅做出了巨大貢獻。誰知道呢,也許張一鳴有一天該頒他一個節約糧食獎。

水稻育種的三個台階

你應該注意到,小麥、玉米的育種技術進步,都有過多個不同階段,單產水平是像台階一樣逐級提高的,典型如玉米,不同階段的技術進步,是由全國各地不同的研究機構取得,而水稻卻是例外,像是袁隆平取得一個決定性突破後,單產才大幅增長的。

事實上,這是媒體報道形成的一種錯覺。中國水稻育種技術,同樣經過多個階段的技術進步,並非只有「雜交水稻」這一個巨大而籠統的台階。中國水稻育種技術對提高水稻單產,具有革命性的進步有三次。

也就是說,中國的水稻單產,從1950年代的150公斤,上升到今天的450公斤,育種技術上經過三個大台階,不斷疊代進步,而不只是一次飛躍。

第一次是矮杆革命。1941年7月,廣西容縣華僑甘利南從馬來西亞回到稻種,當地人根據特性稱之為「矮仔占」。1956年夏,廣東潮陽人洪春利發現水稻自然變異矮杆樣本,與洪春英合作培育出「矮腳南特」。這兩個稻種,為黃耀祥等育種專家開發的矮杆稻種,提供了最重要的遺傳資源。

第二次是我們熟悉的袁隆平領軍開發出來的雜交水稻,其實嚴格的說法,應該叫三系法雜交水稻。第三次則是兩系法雜交水稻,它在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時,袁隆平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位,但這更像是對袁隆平在組織領導以及江湖地位的致敬。

兩系法雜交對中國水稻影響遠不如前兩次。因為此時水稻種植已經出現了很難改變的長期趨勢:1、北方粳稻的播種面積不斷增加;2、雜交水稻播種面積一直緩慢下降;3、常規稻種緩慢增長。有人認為,最終將各佔三分之一。

好吧,就算中國糧食增產並不只是水稻,雜交稻的貢獻被嚴重高估。但是,畢竟中國是水稻的故鄉,水稻凝聚了中國在農業技術上的驕傲。甚至說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技術突破是打破了洋人的教條,雖然不好吃,但產量高卻是沒問題的。

媒體報道不會忘記提到這一點,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還向美國人傳授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還有美國學者說,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將世界各國遠遠留在身後,甚至領先美國20多年。如果有心,你也會看到印度、菲律賓等水稻種植大國,在水稻單產上與中國存在巨大落差的報道。

那麼,單從高產來說,中國水稻處於世界最頂尖位置嗎?從中國這裏偷師的美國,他們的水稻單產水平如何?

美國水稻種植分佈

美國不是傳統水稻種植國家,不但面積少——只是中部和西部偏南幾個洲有水稻種植,總面積約為2000萬畝,以至於人們以為美國是不種水稻的。美國水稻很少用於本國口糧,完全是為海外市場出口,所以多為口感更具競爭力的粳稻。

比起中國的精細耕作,美國人種水稻時顯得相當粗放缺乏耐心:水稻種植根本不存在插秧這回事,而是以狂野的直接播種的方式,美國水稻播種,一部分是用播種機,另一部分,乾脆就是飛機空中灑播種子。

但是,美國這個缺乏水稻文化的國家,最近幾年水稻單產一直穩定在550公斤的水平,比中國的水稻單產高出近四分之一。是的,中國水稻單產遠非世界頂尖,甚至美國也不是單產最高的,而是澳大利亞這個同樣不以水稻出名的國家。

看到這裏,你大概也會這樣認為,袁隆平是不是「雜交水稻之父」也許沒那麼重要,因為雜交水稻對糧食增產的實際貢獻,至少和我們以往形成的印象有極大落差。它不是巨大的功勳是否被袁隆平一人獨攬的問題,而是這個功勳是被大大拔高了。

即使袁隆平是百分之百雜交水稻之父,又能怎樣?中國玉米、小麥對中國糧食增產的貢獻,不低於水稻,它們的育種成就,不低於水稻——唯一的區別在於,我們從沒聽說過玉米之父或小麥之父——這是最值得細細思量的地方,它絕不是一種正常現象。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CD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3/159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