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押沙龍:走向毀滅之路

作者:
世上很少有必然之物。哪怕到了這個時候,如果大家有足夠的明智,戰爭還是可以避免。一旦避免,隨着時代流徙,形勢變化,也可能根本不會再有世界大戰。但是,七月危機是一場外交上的大失敗。一連串的誤判,一連串的冒險,最後把各方都逼到了死胡同,閃無可閃,避不可避,只能和黑暗命運劈面相遇。

以前寫過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章,今天再展開說一下。

01

在現代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最大的轉折點。俄國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都是源於這次大轉折。

在1914年之前,歐洲處於自己的巔峰時代,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然後這個黃金歲月忽然結束,歐洲開啟了地獄模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動盪,一直折騰到1945年,才算大致塵埃落定。

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怎麼打起來的?

有很多種解釋。比如說有種傳統說法,說壟斷資產階級發動了這場戰爭,好攫取巨額利潤。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這麼說,但這個解釋經不起推敲,現在主流學術界很少這麼說了。

當時世界各國都有很多這樣的漫畫,認為資本家發動了戰爭

事實上,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大部分銀行家和企業家比老百姓更反戰。比如說羅斯柴爾德銀行董事長又是托關係,又是花錢,希望《泰晤士報》發表一些反戰文章,但是《泰晤士報》根本沒有理他,熱情澎湃地呼籲出兵。

他們反戰的原因很簡單,打仗對他們不利:很多貸款項可能收不回來了,資金鍊可能斷裂了,海外客戶可能就消失了,原材料可能就進不來了,在敵國開設的分公司可能要被沒收了。對絕大部分資本家來說,這都是一場經濟大災難。

當時在歐洲有很多樂觀主義者。而且總的來說,一個人越是關注經濟,越是會樂觀。有位波蘭銀行家寫了一本書《戰爭的未來》,他認為:只要大家稍微有點經濟頭腦,就不會打什麼世界大戰,我們這些以自私自利聞名的金融家、資本家尤其不會去打。

1910年,歐洲出版了一本超級暢銷書《大幻想》,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它認為歐洲經濟已經連為一體,戰爭的代價太大,打輸打贏都不划算(事實證明確實如此),金融家更是和平的守衛者,會堅決地把戰爭拒之門外。

《戰爭的未來》和《大幻想》都高估了資本家的力量。事實上,在1914年七月危機的時候,這些財主根本說不上話。從當時留下來的高層文件看,政治家們從沒考慮這些財主的意見。他們可能會關心《泰晤士報》怎麼說,但並不關心羅斯柴爾德怎麼想。

英國外交部長格雷從來沒有找銀行家或者企業主來磋商。而德國皇帝也只是在晚宴上順口告訴了一位漢堡銀行家:可能要打仗。銀行家聽了以後,感覺猶如晴天霹靂,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

02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各個大國為了爭奪殖民地、爭奪海外市場、原材料供應,而發動的世界大戰。

這個說法有點道理,但也禁不起推敲。

我們還是回到事件現場,看看戰爭怎麼爆發的。最粗略的一個線條,就是:奧匈帝國要打塞爾維亞;俄國說奧匈你要打塞爾維亞,我就打你;德國說俄國你要是敢打奧匈帝國,我就打你。然後其他國家一個一個被拖下水。

奧匈帝國根本沒有殖民地。德國只在非洲有點殖民地,跟俄國離着十萬八千里。這幾個國家完全沒有海外衝突。

如果要是為了搶奪海外殖民地,英國就應該跟法國開戰。它們倆的殖民地犬牙交錯,很容易有衝突。1898年,雙方就在非洲鬧過一次大的。英國想要從北到南打通非洲,把英屬殖民地連起來;法國想要從東到西打通非洲,把法屬殖民地連起來。結果在兩條線的交點上,雙方發生了嚴重衝突。不過法國很快就讓步了。沒過幾年,英國和法國還成了鐵杆盟友。

事實上,對歐洲大國來說,海外殖民地並不那麼重要。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英國。其他的國家並不怎麼需要那些殖民地。就拿德國來說,它的殖民地基本都是賠錢貨。搜刮的那點稅還不夠養活派去的士兵呢。德國外交部殖民司的司長,在1907年提出的宏圖遠略就是讓殖民地能不虧損。

德國想要佔領殖民地,主要不是為了經濟目的,喀麥隆的黑人也買不了多少德國機床。它主要出於一種虛榮心:別的大國都有殖民地,那我也得有。管它有用沒用,反正搶了再說,說不定哪天就有用了呢?

除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島以外,德國殖民地主要就在非洲

至於說到國外市場,在1914年的時候,德國最大的海外市場在英國。而德國則是英國第二大海外市場。

歐洲列強在搶奪殖民地的時候,確實有過不少衝突。但是這些衝突都可以妥協,因為不牽涉到核心利益。你給我這片土地,我給你別的好處,討價還價唄。這就像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在非洲、中東爭來搶去,不會因此而徹底決裂。但是如果蘇聯攻佔西柏林,那就有開戰的可能了。

這就是核心利益和邊緣利益的區別。對於1914年的歐洲列強來說,殖民地和海外市場只是邊緣利益,不足以挑起世界大戰。

所以,這個理由也不能成立。

03

那麼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理由:英德矛盾。

英國是老牌霸主。德國快速崛起,經濟力量超過了英國,所以雙方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很多歷史書上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核心矛盾就是英德矛盾。

這個理由很抽象,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德國的崛起確實引起了英國的不安。尤其是德國海軍擴張,更是讓英國極為厭惡。但是,在1913年的時候,德國把興趣轉移到陸軍上了,海軍競賽大致告一段落,英國和德國沒有太多矛盾。在協約三國里,英國是最不願開戰的一個,拖拖拉拉一直拖到最後。法國總統急的都要崩潰了,英國還不緊不慢地在議會裏辯論。

當時,德國忽然迷上了無畏級戰列艦

德國皇帝一直押寶,認為英國會中立。事實上,如果德國不入侵比利時,英國甚至還真有可能採取中立。

所以,怎麼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核心矛盾是英德矛盾呢?至少就這次戰爭而言,英國和德國並沒有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事情要比這複雜得多。

04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然是很多因素的合力。但論起最重要的推動力,那就是兩個:地緣政治和極端民族主義,如果要再加上一條,那就是政治家的誤判。

先說地緣政治。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要追溯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德意志帝國就此建立,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同時,它也附帶產生了一件影響極其深遠的事件: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洛林。

這件事是俾斯麥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他在其他時候都很克制,比如打敗奧地利的時候,就堅持不要一點領土。但是在阿爾薩斯-洛林問題上,他沒扛得住國內的壓力,逼着法國割了這塊領土。

為什麼非要割這塊領土呢?因為它有歷史爭議。本來這塊土地屬於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後來的德國),大部分居民說的也是德語。路易十四的時候,法國把它佔領了。站在德國人角度看,這屬於光復故土,正義之舉。但中間隔了一兩百年,阿爾薩斯-洛林人早就覺得自己是法國人了,並不希望德國人來光復自己。

都德的《最後一課》。阿爾薩斯洛林人更認同法國,但是確實說德語的居多。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當地人怎麼想,而是法國人怎麼想。

法國人絕不接受。

這屬於觸及到核心利益了。領土不像賠款。普法戰爭後,法國賠款50億法郎,折算成白銀的話,大概是7億多兩,比中國辛丑條約賠的錢多多了。但是這筆錢法國很快就賠完了,時間一長也就忘了。錢能忘,可是丟掉的領土不會忘。法國人只要一看地圖,就會怒火上沖。所以從割地之後,法國就永久地恨上了德國。

以後歐洲各國關係變來變去,只有一件事不變,那就是法國是德國的敵人。這是歐洲地緣政治的定海之錨。

05

俾斯麥也後悔了。不該為了一塊領土,招惹上一個永久的敵人。但這這個問題沒法補救,誰也不可能跟德國人民說:不行咱們把這兩個地方再還給人家吧?但只要不吐出來,對方就永遠不會原諒你。

西方出現了一個永久的敵人,東方就不能再出現敵人了。所以俾斯麥就努力和奧匈帝國、俄國交朋友,在1881年建立了德、奧、俄"三帝同盟"。

俾斯麥沒有擴張的野心,連對海外殖民地興趣也不太大。有人拿一張非洲地圖給他看,說咱們德國應該佔領這裏,應該佔領那裏。俾斯麥說:你的非洲地圖確實很漂亮,但是我的非洲地圖在歐洲。看,西邊是法國,東邊是俄國,德國夾在中間,這就是我的地圖。

俾斯麥一直想傳達的信息是:德國現在是個"吃飽了的國家",別無他願,只想保持和平。所以,他一直擔當歐洲調解人的工作。但很快,他就有點調節不下去了,因為在"三帝同盟"里,俄國和奧匈帝國有了矛盾。

矛盾點在巴爾幹半島。

土耳其帝國衰落後,巴爾幹半島出現了很多小國家嗎。這些小國家在地理上離奧匈帝國近,但是在民族性上離俄國近,都是斯拉夫人。離奧匈帝國近,奧匈帝國就要向它們伸手;民族性上離俄國近,它們就要向俄國求援。

從地圖上看,一目了然

結果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越來越深。到後來,幾件事鬧下來,兩個國家成了死敵。

在歐洲,德-法的仇恨之外,又多了一個俄-奧的仇恨。這兩個矛盾是歐洲地緣政治最核心的死結。整個國際關係就圍着它們打轉。

德國很苦惱。它本身對巴爾幹興趣不大,又不接壤。俾斯麥就說過:整個巴爾幹半島也不值得一個波美拉尼亞擲彈兵的性命。但是兩個盟友出了矛盾,它就要調節。時間長了,德國就需要選邊站了。

德國只能選奧匈帝國。原因有兩個。首先,德國和奧地利人是一個種族,就像現在的美國和英國一樣,先天親近。其次,奧匈帝國比較弱,要是跟俄國一起壓它,它可能就崩潰了。德國絕不想惹出這麼一個大麻煩。所以它的屁股漸漸朝奧匈帝國挪了過去。

於是,"三帝同盟"破裂了。

好在俾斯麥是個天才人物,很會走鋼絲。所以他一邊跟奧匈帝國搞了個同盟,一邊又在1887年,跟俄國搞了個"再保險條約",兩邊都安撫住。你們倆鬧歸你們倆鬧,但我和你們都不錯。

所以,德國還是安全。而只要德國有安全感,歐洲就不會爆發大戰。

06

可是到了1890年,事情起了變化。俾斯麥下台了,皇帝威廉二世開始親自掌權。

威廉二世是個奇葩。他膽子並不大,絕非希特拉式的人物。但是他性格輕浮多變,喜歡出風頭,到處惹事。而且還特別楞。楞到什麼程度呢?舉一個例子就知道。

保加利亞國王是到柏林做客,正在窗口眺望風景。大庭廣眾之下,威廉二世走過去,伸手往人家屁股上一拍:老哥,弄啥嘞?保加利亞國王視此為奇恥大辱,憤然離開柏林,恨了他一輩子。

威廉二世和奧匈帝國皇帝——也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

威廉二世對複雜的世界局勢缺乏洞察力,就像個憤青一樣誇誇其談,把局面搞得一團糟。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集體合力導致的一場悲劇,但如果要細分責任的話,威廉二世的責任是最大的。

他掌權以後,沒有續訂和俄國的《再保險條約》,徹底站在了奧匈帝國一邊。這樣一來,俾斯麥最害怕的局面出現了:"西邊是法國,東邊是俄國,德國夾在中間"。

歐洲關係中的兩個軸心矛盾,德法矛盾和俄奧矛盾,終於交融在了一起。1894年,法國和俄國簽訂了協約。世界大戰的兩個陣營浮出了水面。

但還有一個英國沒站隊。

威廉二世滿腦門子奇怪想法。一開始,他想把協約和同盟聯合起來,拉上意大利,搞個五國同盟,歐陸人民大聯歡,結果被人家斷然拒絕。既然聯歡不了,人家就是要跟你做對,那當務之急就是拉攏英國。可是威廉皇帝居然把英國徹底給得罪了。

他有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德國被英、美兩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從海洋上封鎖住了。為了打破封鎖,他提出了一個"世界政策"。但這個政策到底是啥,包括他自己在內,沒人知道。

德國其實沒有太多的領土需求。威廉二世沒想大肆擴張。他可能想在非洲再多撈塊殖民地,在土耳其多點影響力,其他就沒有太多想法了。但是他的口號很嚇人:德國的世界政策!聽上去好像要制定一個全新的世界秩序。

你可以提出具體要求,殖民地也好,關稅也好,巴格達鐵路也好,都可以談,但是這樣一個模糊的東西是沒法談的。美國作家塔奇曼就說,"俾斯麥追求的目標很清晰,志在必得;威廉二世卻海闊天空到處伸手,但是真正想要什麼,自己卻並不知道。"但越是這樣,別人越吃不准你,卻吃不准你,越覺得你恐怖。

其實從事後看,威廉二世想要什麼?他是個表演型人格,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實際上的好處,而是在國際舞台上神氣活現,威風凜凜。

為了配合"世界政策",德國搞起海軍的軍備競賽。德國倒沒有想完全趕上英國的海軍,那太不現實。它是是接近英國的水平,比如3:5。德國人管這叫"跨越危險地帶"。一旦達到這個水平,英國就算能打敗德國海軍,自己也損失慘重,剩下的海軍力量不足以對付其他列強。這樣英國就不敢打德國。

回過頭來看,這場海軍競賽真是毫無意義。第一次世界的整個過程,雙方就打了一次日德蘭海戰。剩下的時間裏,德國人拼命建造的無畏級戰列艦一直停在海港里,毫無作用,還不如潛艇管用呢。但就是這些無用的戰列艦,把英德關係迅速搞壞了。

再加上威廉二世是個大嘴巴,想什麼說什麼,有點像推特上的特朗普。他到處嚷嚷:大英帝國啊,我要挑戰你!英國雄獅啊,見了我,你的尾巴要捲起來了!

威廉二世大嘴巴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英國記者採訪他。他一口氣說了好多:德國人憎惡英國;法國和俄國曾經煽動我反對英國;我擴建海軍是為了對付日本。一段話說下來,把英國、法國、俄國、日本都給得罪了。結果惹出了一場外交風波,威廉二世也被自己的嘴給嚇着了,病了好多天,爬起來以後老實了一陣子。

不過威廉二世敢這麼有恃無恐,有一個大背景。他認為再較勁,英國也不會怎麼樣。因為英國跟法國、俄國的關係更壞。英國和法國是幾百年的老敵人,最近又在非洲爭搶殖民地;至於俄國,邊境線距離印度很近,是英國的心腹之患,雙方一直在中亞搞"大博弈",關係非常緊張。相比之下,德國跟英國沒多少利益衝突,過過嘴癮有什麼關係呢?

他始終沒搞明白一件事:德國國力太強了,無論他說什麼,別人都會特別認真地對待。比如"世界政策",對他來說,可能只是一種抒情的表達,但是對於其他國家,它們都會從這四個字裏感到真實的威脅。

具體的利益衝突都可以談判,但是德國這種模糊的威脅無法談判。所以,英國很快調整了戰略,和法國、俄國取得了和解,大家各讓一步。結果1904年,英法簽訂了協約,1907年,英俄簽訂了協約。三國協約正式出爐。不過這個時候,英國的態度很曖昧。協約定得很有分寸,給英國留下了足夠的進退餘地。

這讓威廉二世大吃一驚。光靠俄國和法國,絕對打不過德國。德國一個人就能把它們倆打趴下,更何況還有奧匈帝國這個幫手呢。但是英國加入敵人陣營以後,德國就有了強烈的不安全感。

威廉二世一直有點委屈。英國和法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奧匈帝國想要在巴爾幹擴展;俄國想要得到君士坦丁堡海峽;德國呢?沒有什麼特別想要的東西,也沒有怎麼擴張,可是在別人眼裏,它卻成了充滿威脅的頭號大壞蛋。

不管怎麼說,到了1907年,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對峙的局面正式出現。這種國家聯盟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小問題容易擴大化。一個國家出問題,會引發連鎖反應,把其他國家都拖下水。如果單純的兩個國家對抗,風險比較容易計算。可是一旦牽涉到聯盟,變量一下子增多了,風險很難控制。後來七月危機爆發的時候,德國首相就說:我們被一個超越於人類的力量給控制住了。這種力量其實主要就是變量太多,身處局中的人算不清,也擺脫不了。

07

上面說的主要是地緣政治。但光靠地緣政治還不能完全解釋世界大戰。它還牽涉到了另一個東西,那就是極端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一直就有,但是到了一戰前夕,它和黑格爾的"世界精神"、尼采的"權力意志",還有達爾文的"優勝劣汰"這些思潮攪和在了一起,有了強烈的進攻性。

在1914年的歐洲,大家喜歡把"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法蘭西民族"、"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掛在嘴上,認為每個民族都非常獨特,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彼此之間是尖銳的競爭關係。以前戰爭就是戰爭,為了得到具體的利益,實現具體的目標而作戰。現在戰爭卻是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利益可以妥協,目標可以改變,但是民族的生死存亡怎麼能妥協呢?如此一來,就切斷了大家的退路。

而且,世界變小了。以前,歐洲可以向外擴張,現在擴張已經達到了極限,力量不得不轉而向內。於是,歐洲就成了一個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那世界是不是個黑暗森林呢?也說不是,也說不上不是。因為它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要大家認為自己身處於黑暗森林,那麼世界就算原來不是,也會變成一個黑暗森林。

這個轉變大致發生在1880年到1890年之間。沒有人能說得清準確的變化過程,也沒有標誌性事件。它好像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1890年之後,歐洲的整個氣氛都變了,大家的思想模式也變了。

這一點從小說里就能看得出來,狄更斯、雨果這些老派作家的小說里,完全看不出末日臨頭的感覺。可是到了1890年以後,出現了好多本預言戰爭的書。比如奎在1894年寫過一本《1897年在英格蘭的偉大戰爭》,描寫法俄聯合入侵英國(那個時候英國最大的敵人確實是法國和俄國);1904年,德國的尼曼則寫了一本《德國的夢想》,描寫歐洲組成反英同盟,德軍在蘇格蘭登陸,俄軍在英格蘭登陸。

當時各國都有好多這樣的戰爭預言小說

大家普遍有一種"戰爭遲早會來"的感覺。

有些人是歡迎戰爭的,他們把戰爭當成一種冒險,一種奇遇,一種打破枯燥生活的途徑。和平久了,人是會有這種妄念的。還有一些人倒是害怕戰爭。但是老覺得恐懼,時間久了,神經繃得太緊,反而會有一種"既然逃不過,還不如早打早省心"的感受。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參戰各國的老百姓往往有一種興奮感,或者是一種如釋重負感。

不光是老百姓,最高層也收到了思潮的影響。在以前,外交家們可以相當隨意地談判,可是到了一戰前夕,他們收到了輿論的巨大壓力。誰也不敢隨意退讓,否則很容易垮台。七月危機到來的時候,俄國沙皇就非常擔心,自己如果向德國讓步,國內會爆發革命。

在當時,殖民地可以談判,關稅可以談判,經濟利益可以談判,巴格達鐵路可以談判,這些東西在大家眼裏,並不是特別重要。最無法談判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盟友。地緣政治的形勢咄咄逼人,誰也不敢拋棄盟友,因為孤家寡人無法在黑暗森林裏存活。哪怕強大如德國也不行。再有一個就是面子。一個在敵人面前丟面子的國家,根本頂不住輿論的壓力。

所以,歸根結底,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因為經濟原因打起來的,也不是因為貪婪打起來的。它是一場根源於恐懼的政治性戰爭。

08

所有這些因素拼湊在了一起,歐洲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但是要點燃這個火藥桶,還需要一根導火索,這個導火索就是著名的"七月危機"。

世上很少有必然之物。哪怕到了這個時候,如果大家有足夠的明智,戰爭還是可以避免。一旦避免,隨着時代流徙,形勢變化,也可能根本不會再有世界大戰。但是,七月危機是一場外交上的大失敗。一連串的誤判,一連串的冒險,最後把各方都逼到了死胡同,閃無可閃,避不可避,只能和黑暗命運劈面相遇。

不過,那就是另一篇文章要講述的故事了。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26/158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