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砸了自己的鍋 經濟綁架全球憤怒 加速產業鏈外移 或令出口減少 最大規模軍機侵台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人均GDP至少50年趕不上美國;全是差評!澳駐北京大使看中共;李克強唱反調?抵制浪潮中,視察外企;官媒延遲報習近平在福建視察武警
全是差評!澳駐北京大使看中共

澳洲駐北京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25日在一場與澳中商業團體進行的視訊報告中說,中共是「報復性的不可靠」貿易夥伴,然而中共耀武揚威的貿易懲罰模式引發全球對澳洲的同情,他說:「我們聽到全球許多國家默默的同情與支持」。

圖:澳洲駐北京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

他表示,其實全球都看到中共的行為,而且「我們不想活在中國如此我行我素以及有能力制定議程的世界」。

美聯社報導指出,中共因不滿澳洲敦促對武漢肺炎的起源展開獨立調查,過去一年對澳洲煤炭、紅酒、大麥、棉花、龍蝦、原木等實施杯葛,致使除鐵礦石外,澳洲對中共出口下滑40%,而因鐵礦石價格上漲,澳洲對中出口額僅減少2%。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智庫「珀斯美國亞洲中心」(Perth USAsia Centre)研究主任威爾森(Jeffrey Wilson)表示:「澳中貿易議題不再僅是澳洲問題,隨著中共對其他國家—包括歐盟與英國實施各樣制裁,顯然『制裁外交』已成其全球外交工具的一部分」。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共抵制洋貨終或令出口減少,加速產業鏈外移

由中共黨媒吹起的抵制洋貨之風,在國內外掀起巨浪。不少中國民眾也紛紛「表達愛國情懷」,有女主播網絡直播剪爛Nike衣服的過程,有民眾舉起標語到H&M門店前抗議,高呼「這就是我愛國的方式」。然而在這場抵制浪潮當中,受害的真的只有外企嗎?

有身在外國的微博大V這樣評論:「抵制一件商品,可能不是單純抵制一個外國企業這麼簡單,目前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抵制這個外國企業可能影響到這家公司背後的供應鏈,且供應鏈上的每一環可能都有中國企業的影子,影響到別人同時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

有分析人士就算了一筆帳,中國的棉花和紗線等原材料,主要被用於三個領域,包括服裝、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在服裝領域,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為1萬億人民幣,出口額約為1200億美元,折約84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服裝總產量46%。

在家用紡織品領域,中國國內每年零售額約2000億人民幣,出口額約420億美元,折合約30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家用紡織品總產量60%。

在產業用紡織品上,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800億人民幣,出口約270億美元,折合19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比達到70%。

把三大紡織成品行業加起來計算,總出口規模接近1900億美元,折合約133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紡織業總產量超過一半。

這意味着中國生產出的棉花、紡出的紗、織出的布,有一半賣給外國。如果外資企業跟從歐美國家的規定,全面抵制佔中國棉花產量九成的新疆棉花,以及以新疆棉花作為原材料的產品,將會重創中國高度依賴出口的紡織業。

新疆農業大學畢業的學者於先生認為,這些拍腦袋做出的決定,受損失最大的應該是中國企業和員工家庭,中國政府應該三思而行。

香港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也表示,假如發生上述情況,則香港廠家的產品若要出口到歐美,就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

由於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很高,且疫情影響全球棉花需求減少,再疊加西方制裁影響中國紡織業棉花需求,市場研判近期棉花貿易商恐會拋售,導致棉價進一步下挫。

因為新疆棉禁令的影響,去年開始紡織產業加速向越南轉移,同時市場研判耐克、阿迪達斯不會鬆口認輸,對他們來說更有利的可能是轉移產業鏈。

人口紅利消失,專家:中國人均GDP至少50年趕不上美國

周五,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指出,中國不大可能追上美國,在未來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國將仍比中國富有。

台灣《自由財經》26日報導,經濟學人智庫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巴普特斯(Simon Baptist)接受美國《CNBC》採訪指出,「人均GDP作為我們衡量財富的標準,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追上美國,至少在未來50年不可能。」

人口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資深科學家、人口學家易富賢博士3月5日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認為,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

美國之音報導稱,易富賢「中國經濟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的判斷來自於一個基本事實,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的主體是人口,有了人口才有生產、消費和創新等一系列經濟活動。

近年來,中國少子及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衡等計劃生育造成的人口問題嚴重。儘管政府推出新政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但效果微乎其微。

據中國人社部統計,中國未來五年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三億人。除了社會「越來越老」外,2020年的出生率、結婚率和離婚率都不容樂觀。

去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003.5萬,是1949年以來的新低;全國結婚登記813.1萬對,比上年下降12.2%;離婚登記則是從1987年的58萬對暴漲至2020年的373萬對。

美聯社近日的報道認為,早婚早育的觀念、激烈的競爭、飛漲的房價、昂貴的育兒支出,這些來自職場、生活和家庭的巨大壓力正考驗着年輕一代對婚姻的信心,同時報道引述一位離婚人士表示,由於當代年輕人優先考慮個人自由,他們不再將離婚看作「失敗」,而是「解脫」。

英國《柳葉刀》雜誌去年發文預測,到了2100年,中國人口將減半,落後於印度和尼日利亞。

上海的婚姻諮詢師朱身勇(Zhu Shenyong)告訴美聯社,在中國做婚姻諮詢就像治療晚期癌症一樣。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27/157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