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骨科大夫教您學會這兩招 膝關節多用20年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膝關節使用頻繁,承重壓力大,隨着年齡等因素發生退化。很多人都會忽視疼痛等危險信號,那麼,如何自檢膝關節健康?如何保護膝關節?今日為您細細道來。

單腿下蹲自測法

方法: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

如果膝關節做不到90°,或是膝關節成90°前出現疼痛或不穩,說明你的膝關節軟骨已經退化、磨損。

30秒坐起測試法

方法:坐在一張43厘米高的凳子上,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再坐下,30秒內看能做多少次。

這個動作一是測膝關節的功能;二是測心肺功能。一般60歲以上的人需要做這個測試。

按揉髕骨法

髕骨是膝關節炎最容易發生的部位

方法:放鬆狀態下按揉髕骨,若發生隱隱的酸痛

可能預示膝關節出了問題

來自膝關節的預警

如何知道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出現問題?上下樓梯時關節的感受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測方法。

顯示下樓梯疼,這是膝關節發來的黃色預警;

然後是上樓梯也疼,這是膝關節發來的橙色預警;

最後是走平路疼,最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感覺腿疼,這說明您的膝關節問題嚴重了,發出了紅色警報

您如果開始出現了下樓梯時關節疼,就一定要注意了。建議及時就醫,醫生可以針對不同的病情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膝蓋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根據統計: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

站起來和走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

上下坡或上下階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

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4倍

打球和上藍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6倍

蹲和跪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8倍

試想一下: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節階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480公斤之多;一個體重80公斤的人,每上一格階梯,膝蓋就要承受320公斤,如果是蹲跪,就要承受到640公斤之多。膝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如何緩解膝蓋痛,保護膝關節:

1.減重

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預防膝蓋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別以為增加3公斤沒什麼,外表也看不出來,實際上每走一步就增加6公斤,上下樓梯則是增加12公斤。持續肥胖對膝蓋的壓力更不用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胖子的膝蓋都不好。此外,如果膝蓋已經不適,儘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另外,年輕時激烈衝撞,關節曾經因車禍或運動受傷,可能在中年就出現關節退化的結果。美國籃球天王米高喬丹球季賺盡榮華富貴,附帶的收穫是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在40歲報到。貨運或搬家工人等的退化性關節炎,是長期外力加重了全身關節負荷。

2.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

鍾佩珍建議家庭主婦,儘量別蹲着做家事或跪着擦地板,至於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太極拳,簡文仁則是建議年紀大或膝蓋以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強自己蹲太低,站着打高位太極拳就好。

3.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多做這幾個動作:

(1)伸伸不息。可以增強股四頭肌,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關節穩定性。

方法是躺在床上,兩腿放鬆,先抬左腿,把腳勾起來,腿伸直懸空,堅持3~4秒,放下。再換右腿抬起,把腳勾起來,腿伸直懸空,左右腿做完算1次,做10~15次。

(2)勾腳

坐在椅子上,將腿懸空伸平,把腳尖儘量往上鈎,然後再往下踩,持續三五秒鐘。

這個鍛煉主要是讓大腿前面的肌肉更有勁兒,這樣運動的時候,膝關節受到的壓迫和磨損就小一點。通過直抬腿鍛煉,能夠抵抗膝蓋骨外側韌帶的力量,使膝蓋骨處於正常的位置,減輕上下樓時的關節疼痛。

4.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

曾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公衛學院教授的芬瑞˙帕芬博格在《哈佛經驗–運動與健康》一書中指出,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訊,告訴我們要休息、減緩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5.要有足夠的休息

帕芬博格教授也提醒,足夠休息對保護膝關節也很重要,因為疲累的肌肉無法讓膝蓋穩定。

6.了解自己的極限,盡力而為

關節要省省的用,不要折磨它或想訓練它,特別是年紀大了更要愛惜。因為運動傷害通常是超過能力負荷所造成的傷害,例如:40歲的人不能再把自己當20歲用,因為身體的機能都慢慢在退化,勉強的結果就很容易受傷。

7.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

比如說,如果想開始走路運動,可以從每天10分鐘開始,習慣後再慢慢增加5分鐘、10分鐘…,一直到30分鐘,這是最能讓自己習慣且安全的作法。鍾佩珍觀察很多現代人,平常沒運動,周末跟着家人朋友去爬山,結果回來腿酸,膝蓋也痛,就是缺乏循序漸進的結果,當然很容易受傷。

8.不傷膝的運動處方

走路、室內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的交替多元組合,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處方,帕芬博格教授建議。

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蓋的壓力較小。游泳及水中運動,因為水的阻力,對膝蓋關節沒有任何負擔

至於室內腳踏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因為它不但可以很激烈,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是還是要注意調整高度,坐下來向前踩踏版時,腳尖能碰觸地面為宜,避免膝蓋活動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

9.退化性關節的人該不該動?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不過,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該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的肌力訓練,增強肌肉的能力,保護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如果還能走就走,但要循序漸進。例如走10分鐘休息5分鐘,不要勉強。如果還能爬山,走斜坡會比走階梯好。下坡或下階梯比上山辛苦,可儘量坐車下山。

10.該不該使用護膝?

如果需要,一般人在從事激烈或長時間運動時穿戴護膝保護膝蓋。但不需要選特別昂貴或功能特別強的護膝,因為愈強的護膝,保護支持效果愈好,但影響的活動範圍也愈大,而且用久了會減少鍛煉肌肉的機會。

不同形式的護膝也有不同功能。直統包護式的護膝,具有保暖、支撐的效果,但對膝蓋前方的骨頭髕骨壓迫較大。而前面有鏤空設計的護膝,則能讓膝蓋露出來,對臏骨壓迫較小,適合常做蹲站動作、膝蓋經常彎曲的人。還有一種是兩旁有加強護條的護膝,能保護膝蓋左右兩側。

此外,護膝也不需要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使用,而是間歇性使用。例如,一開始爬山的前30分鐘不要戴護膝,戴上之後每30分鐘要拿下來休息幾分鐘。或是當膝蓋不舒服時穿上,狀況好時拿下,不要一直依賴護膝,才有機會訓練肌肉。

11.穿鞋類型

至於腳底的鞋子,也要因事、因地制宜。例如,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慢跑鞋的底部能太軟,最好有個船底的弧形,能讓腳順利完成一個圓弧的動作。爬山時要選抓地力強、厚底的鞋子。

打球要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夠的彈性、抓地力是否夠穩。如此一來,能減少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骨科大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08/15210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