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在同一餐桌吃飯 4種病會悄悄傳染 心裏要有底

部門聚餐,坐我旁邊的小花吃得特別少,我下意識地取笑她:你又減肥呀?

她只微笑了一下。

飯後,她湊我耳邊輕聲說:小劉有乙肝你知道吧?我上次無意間看到她的體檢報告,這個病會傳染的,吃飯也會,所以我她碰過的菜我都不敢吃……

小花說得很堅定,好像已經確認「吃飯會傳染乙肝」一樣,但事實上,早有專家公開闢謠過。

吃飯會傳染乙肝嗎?

今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醫學界》進行了一個街頭採訪,在問道「是否願意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同桌吃飯」時,有的表示「不介意」,但也有不少的人擔心「會被傳染」。那麼,吃飯會傳染乙肝嗎?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感染病科劉菲副主任醫師「闢謠」: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只要沒有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接觸到乙肝患者的體液、血液,就不用擔心被感染。而且,人的口腔、食道、胃腸道的細胞,沒有乙肝病毒的受體,乙肝病毒無法進入到這些細胞內,所以,一般情況下,與乙肝患者擁抱、共餐,是不會感染乙肝病毒的。

這些病會通過吃飯傳染,要當心

不過,雖然乙肝不會通過吃飯傳染,但是依然有其他一些疾病,可能通過吃飯傳染,需要注意。

第一種是胃病,說到胃病,就不得不提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裏面生存的細菌,與胃病、胃癌密不可分。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由於我國存在共餐的習慣,很少使用公筷,因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56%。

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口-口、糞-口、母嬰傳播,因此,如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污染了飲用水,健康的人飲用之後也可能發生感染。如果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接吻或吃飯,也有可能發生感染。此外,使用不乾淨的餐具,或者家長口對口將食物餵給小孩等,也會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

從理論上來說,要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實際的辦法是注射疫苗,但是目前幽門螺桿菌疫苗還在臨床試驗階段,尚未投入使用。所以,我們要想預防幽門螺桿菌,就要少去路邊攤、大排檔吃飯,這種清潔衛生措施不夠的地方,餐具消毒也可能不合格。其次,聚餐時一定要使用公筷,家中的餐具和個人生活用品也要定期消毒,尤其是家長切忌將食物口對口餵給小孩吃。最後,還要飲食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提高機體免疫力。

第二種是霍亂,霍亂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傳染源是患者和帶菌者。霍亂主要經口傳播,可以通過飲用被霍亂患者糞便污染的水源、生吃被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接觸被霍亂患者糞便污染的物品、與霍亂患者一起吃飯等途徑感染。大多數情況下,感染了霍亂弧菌會出現無痛性水樣腹瀉,一天腹瀉十幾次,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造成嚴重脫水,危及生命。

病從口入,預防霍亂,就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生食熟食分開、海產品要煮熟、出現症狀要複診,此外,不要:喝生水、吃路邊攤、吃腐爛食品、暴飲暴食。最重要的還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定期消毒餐具和生活用品,更不要亂動亂碰霍亂污染的物品。

第三種是傷寒,傷寒是由傷寒沙門菌引起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乙類傳染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傷寒病人和傷寒沙門菌帶菌者是傳染源,當水、蔬菜、奶製品等食品,或者生活用品被污染,傷寒就會傳播。從季節來看,傷寒高發於春秋季節。從人群來看,患者以青少年兒童居多。

預防傷寒的首要措施,是接種傷寒菌苗。此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潔和變質食品,保持居家環境乾淨整潔等。一旦出現傷寒症狀如持續發熱、腹脹腹瀉、皮膚出現玫瑰疹等,就要及時就醫。

第四種是痢疾,痢疾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實際上,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兒童和青壯年是高發人群,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

患者和帶菌者的糞便排出之後,主要有食物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型傳播、機械傳播三種方式,通過污染手、水源、食物等方式傳播,同時,痢疾桿菌還會污染桌椅、扶手、玩具等物品,最終經口入消化道,發生感染。痢疾的潛伏期多數為1-3天,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粘液膿血樣等。

因此,預防痢疾,就要把好病從口入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注意飲水衛生,積極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第五種是甲肝和戊肝,乙肝很多人了解,但是甲肝和戊肝卻很少聽說。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肝炎,兩者症狀相似,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乏力、發熱、腹瀉等。糞-口傳播是甲肝和戊肝的主要傳播途徑,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生食或食用沒有煮熟的海產類食物和豬肉等,很容易感染。

目前,預防甲肝最有效的途徑是接種甲肝疫苗,由於戊肝疫苗還沒有投入臨床使用,所以最佳預防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飯前便後洗手,定期消毒餐具、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降低甲肝和戊肝發病風險。

所以,即使乙肝不會通過吃飯傳染,也有很多其他的傳染病可能通過這一途徑傳播。我們平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傳染病風險。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06/152049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