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5大癌症都好發於更年期!醫師:這樣吃讓細胞恢復正常

更年期與惡性腫瘤

更年期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僅就癌的發病年齡而言,鼻咽癌好發於40~50歲;胃癌好發於40~60歲;肺癌的發病年齡多在50歲左右;肝癌平均發病年齡為43.7歲,男性肝癌患者是女性的7~10倍;前列腺癌絕大多數發生在50歲以上;其他如食管癌大腸癌,均以更年期的中老年人發病率為高。

「多管齊下」治療惡性腫瘤

癌症的治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發現病變的早晚。早期癌症大多都是能夠治癒的,因此,癌症一旦確診,就應立即治療。目前癌症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應根據不同病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但目前大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措施。

1.手術治療:腫瘤外科手術與普通外科手術有所不同,除了切除癌腫病變相鄰的部分正常組織外,還要清除一些附近可疑的淋巴結,故一般切除範圍較大,有可能會引起病人身體外形的變化和某些重要功能的喪失,患者難免會有思想顧慮,甚至帶來身心雙重創傷。

2.放射治療:不同組織或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有所差異,該方法只適於敏感者。對放射線比較敏感的癌症,有淋巴肉瘤、霍奇金病、睾丸精原細胞瘤、鼻咽淋巴上皮癌等;對放射線不甚敏感的有消化道癌、成骨肉瘤、纖維肉瘤、脂肪肉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等。常規放射治療常有局部反應和全身不良反應,局部放療反應有皮膚發癢感染、口腔炎症潰瘍、吞咽困難等;全身放療反應有疲乏無力、噁心、嘔吐、腹瀉、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等。但不良反應多是暫時性的,停止治療後,反應會逐漸消失。

3.化學藥物治療:

最大的問題是「敵我不分」,化學治療藥物在破壞、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常對身體的正常組織細胞產生一定的傷害影響。化療反應的副作用主要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白血球和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損害,毛髮脫落,疲乏無力,婦女閉經等等。

4.免疫治療:利用增強病人本身所具有的免疫力來消滅癌細胞,有主動性免疫治療和繼承性免疫治療。主動性免疫治療又分特異性免疫治療和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病人必須具備免疫反應性;癌症應具有免疫原性;癌細胞應先減少到一定數量(1億個以下);繼承性免疫治療是把特異致敏的淋巴細胞或其亞細胞成分轉輸給患者,如淋巴細胞、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由於人類腫瘤的免疫原性弱,即使在施行特異性免疫治療時,常輔以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作為免疫佐劑,以加強特異性免疫的效應。

5.中醫藥治療:其基本治療原理在於「扶正祛邪」,但是這種療法對腫瘤病變缺乏特異性,對癌症的局部控制作用一般較差,需與其他療法配合應用。

老年腫瘤病人的飲食和起居

腫瘤病人首先應有戰勝疾病的堅強信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體內所有的積極因素,與癌症進行抗爭。除此以外,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和起居也非常必要。腫瘤病人食物的選擇應以富含營養和維生素為基本原則,特別是維生素A和C,有防止正常細胞發生惡變和使異常細胞轉變為正常細胞的作用。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少量多餐,多喝開水等。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軟米飯、蒸蛋羹、豆製品等;有滋潤清涼作用的枸杞百合、綠豆;能生血的花生、紅棗、赤豆。維生素A能逆轉上皮組織癌前病變,動物肝臟、雞蛋、胡蘿蔔及其他有色蔬菜和各種新鮮水果(杏、李、葡萄、香蕉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C能阻斷亞硝胺在體內的合成,各種新鮮水果、橘汁、無污染的綠葉蔬菜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其中以鮮棗的含量最高。維生素E能加強機體對致癌物的解毒作用,雞蛋、萵苣、生菜、豆芽和穀物胚芽中含有多量的維生素E;大豆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大豆中還含有一種抑癌物質可預防胃癌發生。

赤豆、綠豆、菱肉、南瓜、蘿蔔、胡蘿蔔、大蒜、芹菜、包心菜、食用菌類(蘑菇、木耳等)、海帶、紫菜、牡蠣蜂蜜、花粉、牛奶、酸乳等,都是有益抗癌的食物,可以常吃、多吃。

腫瘤病人的生活應合理安排,要有規律、有節制,勞逸結合。適當參加一些文康活動,調劑精神生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在體力允許的前提下,多參加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當體力慢慢恢復後,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居住環境應保持空氣清新,清潔舒適,以利於休息和療養。

腫瘤病人要定期複查

腫瘤病人,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癒後,還存在復發的可能,應至門診定期複查。因為惡性腫瘤80%左右的復發和轉移發生在治療後的兩年內,91%的復發和轉移發生在5年內,因此,在治癒後的頭2年內檢查頻率應高些。一般在治癒後1年之內,每2個月複查一次;1年以後至2年以內,每3個月複查一次;2年以後至5年之內,每半年複查一次;第5年以後,每年複查一次。若複查時發現腫瘤復發、轉移,就應立即給予必要的診治,以重獲治癒的機會。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早安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30/150679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