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瘟疫與人類:清代後期疫情

作者:
清代後期有很多疫病的流行不但規模大,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例如道光二十九年(1829年)春季,湖南大雨不止,城鄉泛濫,不久全省大疫,死者無算。同治元年、二年,江浙皖連續大疫,整個疫區連成一片,其嚴重程度十分罕見,單1863年的上海就病死了二萬餘人。光緒四年(1878年),京師及直隸春寒嚴重,進入夏季後,饑民中瘟疫流行,京師、天津、保定府都出現了嚴重疫疾,受疫範圍較廣。而1910年鼠疫流行,主要傳染區為東北省,關內一些地區也被傳染到,死亡的人數又多,令人震驚。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着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着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着人類的命運?

◇◇◇◇◇◇

清代後期的疫病流行呈現十分頻繁的特點。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傳統穩定的社會秩序被打破,社會開始動盪不安。從1840年至清朝滅亡,綜合有關記載,道光帝11年中7年有疫病,咸豐11年中10年有疫病,同治帝13年中12年有疫病,光緒帝34年中19年有疫病,宣統帝3年中2年有疫病。清代後期僅短短的72年,計50年是有疫病的年份,平均1.45年中有1年出現疫疾流行。如此高頻率,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而且,歷史漏載仍是不免,因此上述統計的數字並不是清朝後期疫病的全部。從中我們僅是可以看出個大概而已。

咸豐、同治時期,一年連着一年的疫病主要發生在南方的蘇南、浙江、湖北、貴州地區,而且有很多疫病都是與戰爭相關。其時南方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清軍和太平軍一再在這些地區激戰,所以疫病的流行與戰爭緊密相關。1856年太平軍包圍了安徽潁上城,與清軍發生激戰。不久,太平軍撤圍,但城內疾疫大起,在二個月內,死了三千餘人。

從記載來看,這一時期對社會影響最大的幾種疫病恐怕就是鼠疫、霍亂和瘧疾了。同治初年雲南鼠疫造成了不計其數的死亡;1890年以後廣東各地鼠疫不斷,1896年台灣也是鼠疫蔓延,1907年部分省區發生鼠疫,「蔓延至南北兩部者,有二十四處」。鼠疫造成了較大傷害,並且對今天仍有一定影響的是1910年東北三省的鼠疫,前後死了六萬多人。

霍亂帶來的死亡也是十分驚人的。1826年南方流行的吊腳痧,北方流行的轉筋痧,實際上就是霍亂,引起了「死者累累」的結果。次年,浙江海寧、秀水等地霍亂又起,死傷無數。1892年,四川許多地方流行麻腳痧,也造成了嚴重的死亡。1902年,京津地區霍亂流行,死人無算,「有以頃刻死者,有半日死者」。這年黑龍江璦琿也出現嚴重的霍亂轉筋,半個月後,「市斷人稀,街面幾無人跡」,每日死亡有七、八百人。

瘧疾主要在南方流行,對社會的影響依然較大。1862年,貴州發大瘟,十死八九,「非(病頭,皇內)病,即擺子」,擺子就是瘧疾。次年,左宗棠清軍在富陽作戰,感染上瘧疾,死傷慘重,左宗棠自己也不能倖免。中法戰爭期間,駐守在台灣的抗法清軍「既疲勞,復感瘴」。次年,廣西的抗法清軍也是「嵐瘴時作」。

清代後期有很多疫病的流行不但規模大,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例如道光二十九年(1829年)春季,湖南大雨不止,城鄉泛濫,不久全省大疫,死者無算。同治元年、二年,江浙皖連續大疫,整個疫區連成一片,其嚴重程度十分罕見,單1863年的上海就病死了二萬餘人。光緒四年(1878年),京師及直隸春寒嚴重,進入夏季後,饑民中瘟疫流行,京師、天津、保定府都出現了嚴重疫疾,受疫範圍較廣。而1910年鼠疫流行,主要傳染區為東北省,關內一些地區也被傳染到,死亡的人數又多,令人震驚。

參考資料:《三千年疫情》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14/140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