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科學解釋:為什麼越是無知的人越自信?

隨着閱歷的增長,我們越懂得這樣一個道理——不要和無知的人爭論。

因為,有科學研究證明:無知的人是真的意識不到自己的無知

1995年的一天,一個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搖大擺地搶劫了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家銀行。當他被捕後,看着監控錄像突然難以置信地說:「可我臉上是抹了檸檬汁的啊!」

原來,有人曾告訴他:只要把檸檬汁塗在臉上,就能隱身。對此,他深信不疑。

這種腦子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但請別罵他無知,他可能會覺得很委屈,或者還會理直氣壯地反駁你。

這並不是個笑話,而是個真實存在的心理現象。也並非極端少數,反而無處不在。

1999年,兩位心理學家Dunning和Kruger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

他們做過四個實驗,結果震驚地發現: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邏輯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總是高估自己:當他們實際得分只有12%時,卻認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他們把這個現象稱之為「達克效應」(也叫鄧寧-克魯格效應)。

這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的結論,但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無法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又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簡言之,越是無知的人,越自以為聰明——不是在撒謊或逞強,是真的打心底里這麼覺得!f

這一研究結果還獲得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別誤會,這個獎是很正經的!評委中有些還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這一現象其實細思極恐,因為我們也許都在高估自己還不自知。

這不只是在說無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產生強烈的高估,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存在一兩個維度的優勢,便更容易「得寸進尺」。

冒充者症候群

「吉米雞毛秀」曾經在德州一個音樂節現場做過一個惡作劇。

記者隨機採訪了兩個女孩,問:「你們覺得Doctor Shlomo樂隊怎麼樣?」

「是我最喜歡的樂隊!」「沒錯,今年特別燥!」

但是,這個樂隊名是記者編出來的,取名自一部百老匯歌劇———其實這個樂隊根本不存在。

「去參加音樂節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驕傲,即使他們其實並不真正了解新的內容是什麼。」

這就是典型的「達克效應」,生活中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比如有的人對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聽者的我們,有些領域確實所知不多,都判斷不了他說的有幾分真假。

要麼一臉懵地崇拜,要麼鄙視他裝。但換個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嘴炮。

可能了解過一兩個詞,就能自己誇口出一門學問。

這種人,在知識洪流的「尾氣」里中毒太深,出現幻覺了。

宋朝有一個叫鍾弱翁的縣令寫得一手爛書法,卻自認為很好。

他無論走到哪裏,總是要對一些名牌匾額上的題字進行肆意批評,並想方設法讓自己重寫。

一天,他看到一個寺廟閣樓的題匾上有「定惠之閣」四個大字,但是落款處的人名被灰塵掩蓋,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頓批駁,叫人把匾額摘下來,讓自己重新賜字。

礙於他縣令的身份,即使僚屬和僧侶們都覺得那題字寫得很好也不敢違抗。

然而,擦去灰塵後發現,落款赫然寫着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名字。

鍾弱翁尷尬了一會兒,又對僚屬們說:「這麼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所以有時候,對於一些自信十足的腦殘,又無從指責時,靜靜看着就好——他早晚會被狠狠打臉的。

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的學生有一次請教說:「老師,您的知識比我的知識多許多倍,您對問題的回答又十分正確,可是您為什麼總是對自己的解答有疑問呢?」

芝諾順手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並指着這兩個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

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範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

芝諾的觀點,此後被總結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無知。

想想自己剛了解某一事物的時候,總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比如剛學會吹響笛子,就激動地覺得自己是個樂器天才。

但你若去問那些學了許多年樂器的人,他們往往會說,自己不擅長樂器。這並不是謙虛,而是因為當他們深鑽許多後,真的認識到了其廣博以及自己的許多欠缺。

所謂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懷疑人生。

隨着學習的繼續深入,大多數人會逐漸發現自己的不足。這其實是才是一個很合理的過程——在經歷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後,才終於對自己的能力有較為準確的認識。

「無知五分之一法則」

美國的《赫芬頓》郵報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向公眾提出一些非常離譜的觀念,比如太陽圍繞地球轉,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式,個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讓他們做判斷。

但是結果卻表明,每一條離譜的觀念,都有20%左右的人會盲目相信。

這就是著名的「無知五分之一法則」,也就是說無論一個觀念多麼的離譜可笑,在全世界總會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識的匱乏、或者說認知的障礙,看起來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不要與思維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人爭辯,那只能是雞同鴨講。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搜狐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02/140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