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去西化?中共狂清「崇洋媚外」招牌 民眾損失慘重

中共以「堅持文化自信,不崇洋媚外」為名,對地名、商戶名、小區名等進行強制整改,給民眾造成損失與不便。

10月底,山西省晉中市一家麵館的窗戶上掛出「拆煩了不想幹了」的轉讓廣告。

晉中市一家麵館的窗戶上掛出「拆煩了不想幹了」的轉讓廣告

原來,這家原名為「美國加州牛肉麵」的店鋪,因店名中有外國地名被強制更換牌匾兩次。先是今年8月,政府人員將牌匾上的「美國」二字強行拆掉,店主只好重新做了「易通達加州牛肉麵」的牌子,但10月再次因牌匾上有「加州」二字被拆。

頻繁更換牌匾,令該店損失慘重。

「美國加州牛肉麵館」變「易通達加州牛肉麵」

易通達加州牛肉麵的整個門面被拆除

7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一家「德國馬栗樂」保健品專賣店被迫去掉牌匾上的「德國」二字。顧客因此對產品質量生疑因而令店鋪銷售額下滑。

全國範圍內對外國名的打壓行動是基於2018年12月10日,由民政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等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該通知將「崇洋媚外」「刻意誇大」以及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名、商戶名、小區名等列入整治範圍,文件還指出「清理整治不規範的地名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1990年代,作為一種表明更高檔的生活方式的途徑,中國大陸的企業和居民小區的名字中越來越多用到西方詞語。中國社會學家郭於華認為,這種對於西方的推崇,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人們看到自身與西方世界落差的自然反應。

文化大革命時期,崇洋媚外被視為犯罪。人們甚至因與海外有關係而被定罪。郭於華認為,當前政權「只是因為與西方的關係惡化,才再次這樣做,並進一步加強了對官方意識形態的管控」。

習近平提出「中國化」政策以來,反西方情緒就一直在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被刻意推崇,「中國化」政策逐漸滲透至社會各方面。如今,對「崇洋媚外」的打壓被用於煽動民族主義和反西化情緒。

在中美持續的貿易戰香港的民主抗議活動中,這一點尤其明顯,中共政權向中國公眾稱民主運動是「受外國勢力的支持」。中國宗教團體和組織的發展也被與「境外滲透」聯繫在一起。

「我們常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還是得對飄洋過海來的東西有一定的包容。不能過洋節,不能起洋名,不能穿洋裝,怎麽看也不像文化自信的樣子!」一位網友評論道。

有關文化自信與外國名的網評(微信截圖)

江西省多個小區被改名的新聞

除了整改動機被質疑以外,改名也給民眾帶來商業損失和生活上的不便。

河南省洛陽市一小區住戶抱怨道:「以前的名字符合整個小區的歐式風格,改成中國式名字顯得不倫不類的,而且水、電、寬帶、燃氣公司、快遞等等都熟悉小區以前的名字,現在突然換了新名,辦事總是需要費力解釋一番,給業主們的生活、出行打車、親戚朋友來訪都帶來了不少麻煩。」

大陸有網友評論,當時申請商標的時候審批了,一個文件就成了不規範地名了。更要命的是,改正的成本不低,街道名稱一改,這條街上所有的企業執照都要換。最慘的是前期品牌經過了大量投入的,名字一改,前期投入瞬間化為烏有。

威尼斯江域小區被改為「紫陽花園」,小區內所有「威尼斯」字樣被遮蓋

江西省南昌的洪客隆英倫聯邦小區名被改名為「華皓錦城」

福建福州市融信大衛城標牌被改名前後

福建福州市融信白宮標牌被拆除

儘管勞民傷財,政府消滅涉外名稱的決心並未動搖,各地整改行動在質疑聲中持續推進。6月,江西省蔣巷鎮威尼斯江域小區被改為「紫陽花園」;南昌的「洪客隆英倫聯邦小區」在社區黨支部的指導下,改名為「華皓錦城」;福建福州市融信白宮、融信大衛城小區等多個小區均被迫更名。

與此同時,涉及宗教字眼的名稱也持續被清除,有遼寧省鞍山市的市民反映,當地一些涉及宗教的牌匾名稱被強制更換,比如「迦南門窗」被換成「福俊門窗」,「龍鳳緣佛」改成「龍鳳閣」等。

「迦南門窗」被換成「福俊門窗」,「龍鳳緣佛」改成「龍鳳閣」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寒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211/138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