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照貓畫虎 中國幼兒園總折騰家長

—為什麼現在的幼兒園總折騰家長

自從我朋友的孩子上了幼兒園,這幫夥計就沒安生過。你說你要個瓶瓶罐罐的,不算過分。繡個花畫個狗的,也不算過分。你讓一晚上時間找個核桃樹葉就過分了吧?我們住市區,市中心,我們上哪給你找核桃樹葉子去?憑空變出來嗎??自從朋友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家裏和收破爛的似的,破奶盒破罐子全特麼攢在車庫,我就想問問,那幫幼兒園老師,你讓一個孩子大半夜的上哪去給你搞核桃樹葉?

回答:

我來提供另外一個思考角度吧。

有幼兒園孩子的家長可以試試,把學校發的教案翻譯成英文,改幾個單詞,拿去google上搜索一下,很大概率你會收穫超多驚喜。

國內的幼兒園,除少數頂尖貴族園之外,基本上沒有合格的課程設計專家。大部分非貴族的幼兒園,甚至連負責課程設計的專人都沒有。

沒有專業人士怎麼辦?這簡單,教案就找別人家‌‌「借鑑‌‌」唄。但要抄總得抄個好點的吧,那就抄國際園的吧!國際園的教案又是哪裏來的?大部分是抄美國高分幼兒園的。。。

我21歲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家雙語幼兒園工作,除帶班外最大的任務就是翻譯美國小學pre-k的教案。後來我去美國讀研,考證入編,成為一名公立學校教師。幾年後我以教育顧問的身份回國考察,發現幼兒園用的還是英文翻譯過來的美國教案。。。

美國的幼兒園教育算不算最好這不好說,但一定不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人家美國的教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硬件設施以及周圍環境綜合打造的,結果被國內老師抄過來生搬硬套,套好的美名其曰‌‌「國際前端的教育思路‌‌」,不符合國情套不好的,把不切實際的任務一股腦兒全扔給家長,美名其曰‌‌「家長要配合教學‌‌」。

很多抱怨幼兒園折騰的家長,其實都是在為這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情況買單。

舉幾個例子吧:

1。照抄國外教案不考慮國情——尋找紅色的楓葉

我住在伊利諾伊州,每年九月中末,我的學校都會要求孩子們採集一些變色的楓葉帶到課堂。這樣做的意義有:1.鞏固孩子對顏色的認知2.為孩子介紹基本的自然常識(植物的營養輸送,葉片基本色素的合成與分解)3.教孩子用葉片做插畫,鼓勵孩子發揮創造性。

而在考察北京某所幼兒園時,我哭笑不得的發現,該幼兒園對孩子做了相似要求:請孩子們在九月底帶一片紅色的楓葉來上課。為什麼我會哭笑不得呢?因為這個要求根本就不適用於北京。

第一,楓葉獲得的難度不同。楓樹,在我的居住地是隨處可見的樹種,學校的操場旁邊有,各家家門口也有。伊州風大,一陣風吹過葉子落滿地,孩子們隨手就能撿到一大把。而在北京,楓樹雖不是香山僅有,但也不是每個小區都會有的,運氣不好的話,需要花掉不少時間來尋找。

第二,楓葉變色的時間不同。伊州偏北,天氣寒冷楓葉變色得早。九月月末,正好是楓葉開始變色的季節,這個時間點樹葉綠的紅的黃的橙的都有,孩子們的選擇多,自由度也高。相反,北京九月末,楓葉還沒開始變色呢。能找到楓樹已是不易,還要求找到紅色的楓葉,肯定折騰得家長苦不堪言。

第三,對楓葉顏色的要求還改錯了。我們學校要求的是變色的楓葉,而不是紅色的楓葉。實際上我們最希望的,是孩子們都帶着不同顏色的葉子來學校。因為色彩多,所以能夠更加鍛煉孩子們的識色能力,也因為顏色不同,幼師可以把葉子按漸變色排開,一步步演示樹葉是怎麼從綠色變黃或變紅的,這其中又是什麼色素在起作用。要求所有學生帶紅色的楓葉,除了把家長折騰一番之外,這些學習機會也全都丟失掉了。

2。照抄英文教案翻譯錯誤——尋找核桃樹葉

其實吸引我答題的是題主說的這個核桃樹葉的要求,因為這個要求我也聽北京的家長提起過,大家都抱怨說,核桃樹有什麼特別的?為什麼非要費死勁去找核桃樹葉呢?

可能答案讓你們失望了,核桃樹在中國真沒什麼特別的。你們的幼兒園,可能碰巧抄了美國幼兒園的教案,而且大概率是德州某所學校的。

真正有教育意義的不是中國核桃,而是美洲山核桃。原因有三:

1。山核桃樹在美國南部很普遍,很多小公園裏就能找到。而且它具備一個最大的優勢:好認。山核桃樹樹幹筆直,長得非常高,屬於一眼看到就能認出來的樹種。對於識別能力還不太強幼兒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練習材料。

2。山核桃樹木質非常硬,樹幹又筆挺,在美國代表的是‌‌「勇敢不屈‌‌」,是德州人的引以為傲的州樹,也是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最喜愛的樹木。在幼兒園裏教‌‌「勇敢之樹‌‌」,能夠大大提高孩子們參與的熱情。

3。山核桃樹帶來的兩種主要產品,一種是很多孩子愛吃的碧根果,一種是很多家裏都有的核桃木家具。從這個角度出發,不管是介紹碧根果的形成,還是家具的製作,都能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

這就是為什麼不少美國學校會要求孩子們帶核桃樹葉的原因。因為好找,好認,好吃,好介紹,含義又好聽。但這些優點中國核桃有嗎?除了好吃之外,估計其他都沾不上邊。

至於為什麼國內有些幼兒園也會這麼要求?因為幼兒園把英文的pecan翻譯錯,認為是中國核桃了。只能說是幼兒園自己鬧了個大烏龍。。。

3。照抄國外教案沒抄全——家養蠶寶寶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養蠶這個要求還是改的挺本土化的(雖然蠶寶寶並不是什麼好選擇)。但既然連課程材料都改了,那教案也是需要改的啊!結果我就在國內看到了一些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的養蠶教案:

要求觀察蠶寶寶每日睡眠規律的(蠶寶寶的睡眠周期不是按天的,估計抄的是養小雞的教案),要求每天堅持撫摸擁抱蠶寶寶的(蠶寶寶不需要撫慰,抄的是養小型哺乳動物的教案),要求每天帶着蠶寶寶曬太陽的(蠶寶寶怕光,抄的是養陸龜的教案)。。。

不過這些也不算什麼大毛病,頂多鬧點笑話。更大的問題是,如果想抄國外教案,你倒是把它都抄全啊!

在我的學校,設計一堂孩子與小動物的接觸課,需要完成三個部分:

1。小動物的準備

學校會提前一個月到三個月通知家長,收集孩子的過敏信息,並詳細告知家長小動物的來源,飼養方式以及潛在風險。如遇到家長合理反對,幼兒園會提前更改教學計劃。大部分情況下,小動物由學校準備,飼料也由學校提供。

2。小動物的接觸

這個不多說,就是引導孩子在課上以及課後對小動物的觀察,和國內幼兒園一致。

3。小動物的處理

大部分學校里開設動物角,或是班級中設有觀察箱,小動物上完接觸課後,會飼養在學校,由幼師和後勤人員照顧。這樣做既能讓孩子對小動物有長時間的觀察,又能科學飼養防止孩子把小動物養死,另外對於喜愛動物的小朋友來說,能夠增加他們來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等天氣變涼或教學模塊結束後,小動物會暫時寄養在幼師或後勤人員家,等待來年條件適合後再帶回學校。我們都開玩笑說,別的公司逢年過節發禮品卡,我們單位發荷蘭豬(哈哈)。如果遇到特別喜歡小動物的孩子及家長,學校也可以和他們簽署‌‌「領養協議‌‌」,讓孩子把小動物領養回家。

這才是一堂小動物接觸課應有的流程。每個小動物都是一條生命,它的來源和去路都應該被安排妥當,這也是在教給孩子對生命的尊重。但國內的很多幼兒園,只做了第二部分,把更加困難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全扔給了家長。

過去的我曾經挺納悶的,因為第一和第三部分也都明明白白寫在國外教案上了,為什麼照抄的時候會漏掉呢?後來我回國,和一些幼兒園有了接觸後,總算明白了:

不是沒看見,而是故意看不見。

因為開設動物角,需要額外的空間。因為需要專人飼養動物,所以費錢。因為養動物有不可控因素,萬一小動物在課前不小心被養死了,得挨罵擔責任。

所以不想忙活,不想費錢,不想挨罵。那就讓家長去忙活,去費錢。

這事也挺諷刺的,有些(注意,我說只是有些)幼兒園照抄國外的時候不動腦子,到了想省事的時候反倒腦筋轉得飛快。

4。抄國外教案後畫蛇添足——帶一張自家車的照片

關於前一陣鬧的自家車事件,幼兒園老師要求每個孩子拍一張自家車的照片帶到學校:

我看了很多評論,大家對幼兒園這種隱形歧視的做法都非常憤慨。但我有點不確定的認為,幼兒園可能沒什麼歧視的想法,這個大概是照抄外國教案後畫蛇添足鬧出來的亂子。

據我所知,美國一些幼兒園,也會要求孩子們帶一張汽車照片。我的學校不需要,但兒子的學校要。我也問過兒子老師這樣做的用意,答覆讓我覺得很棒:

車不重要,重要的是車標。車標都是由最簡單的形狀組成,每個孩子輪流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標,鍛煉的是對形狀和色彩的區分能力,對數字的感知(車標裏面有幾個圈,幾個小星星),想像能力(車標像什麼)以及綜合的語言組織能力。

所以說,車長得什麼樣不重要,畢竟對識別能力尚且不強的幼兒來說,每輛車都是一個車身加四個輪子。車是什麼顏色不重要,因為很多車標裏面蘊含的顏色信息,比車身的單一顏色複雜得多。車的所屬就更不重要了,沒聽說過教孩子‌‌「物權‌‌」概念要用幾十萬塊錢去教的。。。

這所幼兒園犯的最大錯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也許認真閱讀並執行了教案上的內容,但他們完全不知道教案如此設計的原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哪些細節至關重要,分別在鍛煉孩子的什麼能力?哪些細節又無關緊要,可以改進得更加本土化?

我想他們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的,否則就不會出現丟了西瓜(車標)撿芝麻(車身,車的歸屬)的結果了。尤其是對‌‌「自家車‌‌」的要求,據我的猜測,可能是國內老師為了‌‌「創新‌‌」自行加上去的。畢竟我兒子的學校就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可帶自家車也可上網搜),而且從最終目的來看,堅持‌‌「自家車‌‌」這個細節毫無教育意義。

當然,也有可能是照抄了某個課程設計不好的幼兒園教案。。。但問題是,中美家庭轎車的持有量是不同的,如此不動腦筋生搬硬套,被大家罵也不算冤。

總體來說,針對部分國內幼兒園(只針對部分幼兒園!只針對部分幼兒園!只針對部分幼兒園!),我認為目前的狀況是:

高層領導者沒有骨氣,中層監管者不動腦子,下層幼師在背黑鍋。

高層領導者沒骨氣,是因為很多人在制定大方針時依舊認為‌‌「美國的=最好的‌‌」。這是一個很諷刺的現象,現在中國發展如此迅猛,民族自信心逐年提高,而幼教,關乎我們下一代的教育,竟然是崇洋媚外的重災區。教案只要是美國學校的,就是比國內的高貴,就要拿來學着用,至於是不是真的好,適不適合當前情況,這些都不考慮。反正只要能賣‌‌「國際接軌‌‌」,‌‌「美式教育‌‌」的概念,家長又能買賬,就可以了。

中層管理者不動腦子,是因為即便大方向已經制定了,還有很多細節是可以把控的。領導說要學美國采核桃葉,完全可以改成銀杏葉。領導說要學美國養動物,幼兒園又沒地方放,完全可以給家長多提供一些獲得動物和飼料的渠道。領導說要學美國照車子,完全可以把‌‌「自家車‌‌」的要求取消,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網上搜。中層管理者能作出許許多多的改進,雖然改變不了幼兒園的整體計劃,但可以大大減少孩子和家長無謂的付出。但遺憾的是,很多管理者,甚至連想了解教案的動力都沒有,更不用說再做改進了。

下層幼師,說句實在話,挺冤的。因為大部分幼師不會插手課程設計,教案好還是不好,跟幼師其實沒什麼關係。但幼師作為執行者,是家長最直接的接觸對象,所以承擔了家長最主要的怒火。不說別的,就看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有多少是指責幼師的?又有多少是質疑幼兒園管理的?這樣的狀態,幼師受委屈不說,中高層管理者也因為缺乏輿論壓力而不會‌‌「思變‌‌」。反正做得好,夸的是管理英明,做得差,罵的是幼師垃圾,對於中高層來說這已經是個穩賺不賠的局面了,還要改進什麼呢?

這篇回答根據的自身觀察所得,情緒激動言辭可能過於尖銳,先和眾位家長道個歉,望海涵。也希望更多的家長在對幼師嚴格要求的同時也去要求一下中高層管理,畢竟你們的輿論到了,局面才能有變化。

就是這樣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915/134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