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之中,繞不過去的一個人便是曹操,他從低位之處起,做到了霸主的位置,足可見其不凡之處。此外,曹操不僅僅是個政客,他還是個將軍,是個詩人,他的很多詩作至今人被人們流傳。不僅如此,曹操的兒子裏,有一位也曾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他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曾被推崇到了文章典範的地位,他便是曹植。
少年時,曹植才思敏捷,經常會與曹操探討一些問題,並且總能在一些方面給予曹操一定的建議,所以讓曹操很重視他。在曹植十五歲的時候,被委以重任,跟隨曹操征伐海賊管承。此後,曹植便開始隨着曹操南征北戰,父子二人的感情日漸深厚,曹操也打算想要立曹植為世子。
但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從弟曹仁被關羽所圍困,曹操打算讓曹植擔任將軍,並帶兵前去解救曹仁。然而,當命令發佈後,卻發現曹植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夠接受指令。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後來,曹植的一次飲酒作亂,讓曹操失望至極,於是他拋棄了立曹植的念頭,改立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漸漸被迫遠離朝堂之上。
但即使這樣,曹丕仍然視曹植為眼中釘,想要除掉他。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曹丕從上位初始便想除去曹植,所以才有了那首流傳至今的《七步詩》。曹植在七步之內做出一首詩,還暗暗質問曹丕:「何必要自相殘殺?」這讓曹丕對曹植心生愧意,便放過了曹植。
不過,在《七步詩》之前,曹植就曾被曹丕逼着寫出了一首百步詩,也稱為《死牛詩》。有一次,曹丕命曹植陪自己去視察營帳,兩人騎馬走在田壟之間,曹丕看到兩頭牛在打架,其中一頭牛被打敗,跌入了井底。曹丕頓時心生一計,便讓曹植即興作詩,並且限制這首詩中不能提及牛,不能提及井,不能提及鬥角,也不能提及死。還規定馬匹走一百步內,就得作出一首四十字的詩,不然就殺掉他。
但還沒等馬兒走完,曹植便作出了這首詩:「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待曹植緩緩讀出這首詩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紛紛讚嘆着曹植的才華,就連曹丕本人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弟弟的才華,拍手叫好。不過,或許是《七步詩》太過於出名,所以才導致曹植這首《死牛詩》並沒有被太多人熟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