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華爾街被曝要挾川普與中共達成協議 多重因素下開始遠離中共? 內需低迷 中國進口大跌

美中貿易戰開始前後,華爾街與中共之間更出現疏遠跡象。目前,中美貿易戰有向金融戰發展之勢。有分析認為,一旦金融戰開始,華爾街料與中共分道揚鑣。此前,前白宮策略師班農披露,華爾街要挾川普與中共達成協議。此外,西方的三大指數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際,給與中共援手,一家就可能為中共帶入800億美元。中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5月進口降幅達近三年來最大降幅,分析認為,因內需疲弱,中美貿易摩擦前景不確定。此外,廣東東莞外貿企業對前景悲觀,考慮將美國訂單轉至第三國。

​​​​​​​分析:多重因素下,

華爾街開始遠離中共

圖說:高盛

美中貿易戰之際,有消息指,與華爾街關係緊密的王岐山朱鎔基派系的金融官員失勢,王滬寧為代表的文宣官員在中南海大行其道。

對此,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認為,王滬寧應對貿易戰就是文革那一套,用重溫「長征」,用毛澤東思想來應對貿易戰。比較務實、懂金融、懂華爾街運作的王岐山、朱鎔基派系的官員被邊緣化,這將加速中共與華爾街脫離的進程。

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2008年出任主管金融和商貿的副總理,曾多次主導中共對外商貿談判;因多年擔任中美經濟談判的主要代表,王岐山與美國眾多財經要員有過面對面的接觸,在華爾街有深厚的人脈。王特別與美國前財長亨利‧鮑爾森相識多年。

鮑爾森是美國有名的親共代表人物之一,被多名中共高層稱為「老朋友」。鮑爾森從1992年就開始跟中共打交道,二十多年間,前後共百餘次前往中國,尤與王岐山交厚。

進入美國財政部之前,鮑爾森在高盛集團工作了32年,在高盛1999年上市後成為公司CEO。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鮑爾森在小布殊政府擔任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

鮑爾森在其《與中國打交道》一書中,披露了他與中共高官們交往的經歷。書中說,鮑爾森與王岐山有近15年的交情,兩人密切合作多次。

除了中共高層間出現的問題之外,華爾街與中共的密切關係也面臨來自美國內部的壓力。

班農:華爾街要挾川普與中共達成協議

美國的金融掌控在華爾街手中。華爾街過去20多年來一直在幫中共輸血,華爾街巨頭通過向美國人兜售中企股票等,讓巨額資金湧向中共。同時,華爾街向中國企業提供首次公開募股、收購美國企業及房地產的諮詢服務,賺取大量酬勞。

美中貿易戰升級後,5月下旬,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接受港媒專訪時表示,希望能把中國企業趕出美國資本市場,直到中共政府同意作出根本性改革為止。班農指控華爾街為中共的投資者關係部門,必須馬上停止協助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集資,亦要求美國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停止在中國投資。

班農更要求美國證監會調查明晟(MSCI)指數編纂公司和其它指數公司,是否協助中共訛騙美國投資者。

明晟(MSCI)指數編纂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又譯為「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它是美國金融領域中的全球指數提供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採用最多的基準指數。

班農曾多次在演講中披露,美國大企業是中共在美國的遊說力量,華爾街是中共在美國的投資人關係部門。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華爾街以讓美國股市崩盤和美國經濟來要挾川普總統與中共達成貿易協議。這些人是沒有註冊的外國代理人。

中共的三大貴人,貿易戰開打之際,一個就可能給北京帶來了800億美元。

2018年6月1日,中美貿易戰開打之際,MSCI指數按照2.5%的納入比例將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被外界稱為全球指數編制公司老二的倫敦交易所旗下富時羅素亦正式將中國A股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GEIS)。

川普政敵彭博的彭博指數隨之宣佈,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將被納入該綜合指數。

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的文章分析,上述這幾家公司的決定為中國帶來巨大的外資流入,緩解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困境,堪稱中共的「貴人」。

文章認為,這三大機構(MSCI、GEIS、彭博指數)的承認,等於為中國國內投資者視若畏途的A股,以及不被看好的中國國債進行信譽背書,直接影響全球資本流往中國。

2018年9月,MSCI將中國A股的納入比例提高到5%。

2019年2月,MSCI宣稱將把中國大型股在其指數中的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提高至20%。

路透社報導說,MSCI把中國A股在其全球指標指數中的納入因子提高至現在的4倍。此舉可能吸引超過800億美元的新外資流入中國。

內需低迷,中國5月進口大跌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10日)公佈,以美元計價5月進口同比下降8.5%,路透調查預估中值均為下降3.8%;進口同比降幅為2016年7月以來最大,當時降幅為12.5%。

中國進口下降的降幅超出了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期,雖然大豆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是一個原因,但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總體經濟動能在減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路透說,進口降幅超出預期,根本上還是因為終端需求不足,進口是「實打實地由國內需求驅動的」,說明國內需求仍然低迷、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東莞外貿企業將美國訂單轉至第三國

路透社報道,中國大型投行--中金公司的調研顯示,加征關稅對廣東東莞的外貿企業在銷售額、利潤率、員工人數等方面均顯示出一定的負面效果;目前加征關稅的狀態下,部分外貿企業保持觀望的態度,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考慮將美國訂單轉移至第三國生產,重點區域包括越南、泰國、印尼等。

報告說,進一步加征關稅的假設下,外貿企業更傾向於開拓新的市場、升級產品及轉入內銷:部分企業表示,長期上要積極開拓美國以外新的市場,用以彌補美國市場的下滑,如歐洲、東南亞等;同時,部分企業也在積極改善自身產品性能、增加產品多樣性,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最終價格來抵消關稅的影響;另外,轉入內銷市場或者與內資品牌合作代工也是普遍談及的一個路徑選擇。

但是,不可否認,三種方式都是相對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摸索,可能需要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611/130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