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錫葫蘆:比你爹媽更難對付的 是他們的朋友圈

作者:
社交網絡確實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把我們和我們的長輩都放置在了同一個空間裏,上一條是老母親的雞湯視頻,下一條就是北上廣的妖魔鬼怪。一個群里你發你的砍價連結,我發我的影評看法。大家都假裝互相看不見,各自發送自己愛看的內容,沉浸在自我表達的喜悅中。

過年回家,故鄉總是好的,故鄉的人總是棘手的。

近百年前魯迅就在《故鄉》表達了和故鄉人民格格不入的無奈,近代史都結束了,這份無奈還沒變樣。甚至還出現了新的問題。打聽工資、逼婚、逼買房子、逼回老家、逼着生孩子等等等。不僅在你面前要逼你,網絡情緣一線牽,在微信上也要逼你。

日常生活中,比如你覺得剩菜不健康想點炸雞那簡直是想造反;比如說你日常九點起床十點出門,還是公司里最早打卡的那個,但是在家清晨6點不疊好被你就是天打雷劈的混蛋;再比如你打遊戲到後半夜就是想猝死,你爹媽通宵打麻將就是正常娛樂活動。甚至有極端的老母親要求洗衣服必須手搓,理由是洗衣機洗洗不乾淨。

過年的戰場不止於餐桌和沙發,也在朋友圈和對話框裏。面對戰鬥,大家在返鄉之前紛紛做好準備,有細心網友總結了一大堆反逼婚連結,摩拳擦掌準備隨時跟父母來一段battle,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然而,這套連結看起來很解氣的樣子,實際效果並不好。誰用誰知道,那根本就是一點用沒有。常年旅居朝陽區的小王,在過年前幾天,往家庭群里發了幾個‌‌「逼婚沒有好下場‌‌」類型的連結,滿心指望能喚醒親人們的良知,卻成功收穫了群里死水一樣的平靜。直到年三十那天才因為互發紅包而活躍起來。

還有細心網友準備了一些表情包,也是擲地有聲的樣子:

常年在海淀合租的小張看到上圖,如獲至寶,馬上出於預防目的往群里發了這張圖片,也迅速收穫群內一片死水的平靜。三個小時後之後老母親終於出面打破僵局,說‌‌「發些什麼東西亂七八糟的字那么小都看不清‌‌」,大家才活躍起來,把話題引到了去廟會上。

小張從手機中抬起來,二姨從天而降,又開始了十年如一日的親切問詢:找對象沒呢?你92年的吧?虛歲都28了?

社交網絡確實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把我們和我們的長輩都放置在了同一個空間裏,上一條是老母親的雞湯視頻,下一條就是北上廣的妖魔鬼怪。一個群里你發你的砍價連結,我發我的影評看法。大家都假裝互相看不見,各自發送自己愛看的內容,沉浸在自我表達的喜悅中。

當然,也有很多人沒法視而不見,就選擇屏蔽自己的父母,或者對父母屏蔽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在發朋友圈之前深思熟慮,接連屏蔽好幾個小組。

這不是大家不孝,畢竟爸媽們在網上的舉動確實難以理解。他們有時候用力煽情,說些什麼沒人理媽媽,有時候給你發一首親自唱的歌,有時候轉發中老年爆款《最大的孝道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然後劈頭蓋臉發來一堆砍價連結,不砍就是不孝。

那面對他們這些舉動,假裝沒看見肯定是不行的,分分鐘打來電話問責。一味迎合又太心累。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其實年紀稍大點的年輕人早就知道,面對親人的攻勢,與其互相對峙,不如妥協周旋。其實他們也是隨口問問,並沒有真的關心你的生活,認真你就輸了。

在這場和長輩們的攻防戰里,最重要的是態度。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最有效的應對方式不是和她們掰扯婚姻制度的合理性,而是說嗯嗯嗯好好好知道了沒問題您說的對過完年馬上找我也着急呢阿姨吃菜。

面對朋友圈和微信里的連結,也可以運用此法。不必轉評贊一條龍,只要對大部分忽略,適當發表肯定態度,就能收穫父母的平靜如水。

當然拖延只是權宜之計,最重要的還是互相理解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父母也是人。他們的社交行為表面上與我們南轅北轍,但是他們的社交動機,本質上和我們並沒有區別。

比如說催婚這件事情,他們有着自己動機。在傳統社會中,男女分工相對明確,必須要結婚才能維持得了日常生活,不然女的沒錢吃飯男的無處吃飯,女的缺錢養娃男的無後為大。而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一個人生活完全可以過得非常好。但是大家都只相信自己的經驗,誰也不能說服誰。

而現在,我們轉發北上廣,他們轉發本市見聞;我們轉發工作焦慮,他們轉發疾病焦慮;你深夜發乎情止於禮朋友圈分享了一首歐美傷感情感,你爹晚上八點憶往昔崢嶸歲月分享了一曲《軍中綠花》。我們互相發外賣紅包,他們互發拼多多上砍價。

爹媽的羊毛,和你的羊毛△

而其背後的邏輯和禮儀,也是一樣的。你會忍不住轉發刷屏文章,你爹媽也會,只不過你不知道這篇文章在她們的圈子裏已經刷了屏;你不會特意跑去跟不熟的人一對一互發外賣紅包,你爹媽也不會。

北上廣深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故鄉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對於大部分來自小地方的中國人來說,拼多多相比於一般高高在上的科技產品,對故鄉的人而言,更富於人情味。因為拼多多更像一個大賣場、菜市場。我們的父母輩習慣了在市場裏講價、批發來省錢,在拼多多里,則可以通過砍單、拼團來實現。科技的目的終究是服務於人的習慣與追求,在購物體驗上也是一樣。

雖然我們經常在科學性、審美層次上腹誹父母的舉動,但只要細細往下想,就會發現很難從人性上否定他們的動機。就像我們年輕人有着自己的一套互聯網社交的邏輯一樣,拼多多其實也是長輩群體中社交的一個標誌。我們不會給不熟的人發拼單、砍單信息,長輩也是一樣。‌‌「拼單我只和你拼,我不和他拼。‌‌」父母輩的人經常會一起在拼多多上購物,在拼團和砍價的過程中增強彼此的聯繫,順便省了錢。

對於包括父母、你我之間的所有人一樣。朋友是需要的時候都在,但不是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不是你一有事他們就得把你當神一樣供奉起來,沒什麼事兒了就把他們晾一邊。

而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卻超越了這些,甚至於他們發類似的砍價連結,實則上是對你的一種關心和信任。這就是所謂社交的力量。

畢竟,對於很多遠走他鄉的年輕人來說,與父母之間的對話逐漸趨於貧乏。而與其發發合影秀孝心,不如在這些日常瑣事中加強和父母的聯繫。只有陪伴才是最好的親情溫暖,不管是線下的陪伴還是線上的陪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吃瓜星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18/124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