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苦菜花》背後顛倒黑白的殺人真相

—還原《苦菜花》電影背後的真相

作者:

《苦菜花》不論是書、電影、電視對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但對真實的歷史,很少有人知道。即使是觀上馮家村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在當時即使有人知道,也只能是了解被抹黑了的馮柬芝,並非《苦菜花》裏說的那樣。

《苦菜花》電影中的王柬芝,我聽說最早《苦菜花》書中寫的叫馮柬芝,真名馮鑒之(這應該是他的筆名或者其他的名),大意是:經常檢查自己,用一種標準經常對照自己。書中說到的王官莊,那是三個自然村的合名,即〝王家庵、觀上馮家、莊子夼,觀改成(官)。馮鑒之在後來的電影、電視中就變成王柬芝了。在這之前,我沒看過《苦菜花》的書,電影、電視劇。今天為了了解電影、電視中的人名用的是哪個字,我才上網點開一個不知是電影,還是電視的視頻看了一小會兒,覺得真是太離譜了,把自己的流氓嘴臉,轉嫁到好人身上,把自己裝扮成善良、正派。

馮鑒之,是現在的山東省乳山市馮家鎮觀上馮家村人。對我們村的人來說,很少有人知道我們村為什叫〝觀上〞馮家,小時候,我父親告訴我們說,是因為據我們村大約五里地的萬家村,村北面往我們村走的一個地方有一個〝道觀〞,觀上有個馮家,所以我們村就叫觀上馮家。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約六~七歲,我父親在我面前至少有兩次說:馮鑒之是被害死的。大約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我跟我姑走在深山裏,我姑那時大約五十左右歲,突然轉身對我說:娟子,鑽山溝,搞破鞋。我當時只是一驚,並不懂我姑在說什麼。在我大約十三~四歲時,聽我姐說:《苦菜花》在我們村拍完後,先放給我們村的人看,我們村的老人們都說〝這演些什麼〞,都很氣憤。

大概是二零一四年,有一次,我碰到一個熟人問我說:你是馮家鎮的,你了不了解《苦菜花》?我問怎麼了。他說聽他廠子裏海陽所鎮一個人說,《苦菜花》完全是顛倒黑白的。我說你真問着了。除了我,應該現在沒有第三人知道了。我就把事情原委說給他聽。他說:你為什麼不把這段真實的歷史寫出來。

我知道馮鑒之被誣陷為〝漢奸〞這段歷史,是在二零零七年,我見到了一個人,說起馮鑒之的事,那人告訴我說:我也只告訴你一個人,你不要告訴任何人。

他說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時間是一九四零年(馮鑒之遇害的時間),姜永全被當時的馮家鎮黨組織派到觀上馮家村當駐村幹部,姜永全在觀上馮家村跟電影裏的娟子亂搞男女關係,姜永全當時已結婚,並有兩個兒子(姜永全與前妻離婚,導致前妻精神失常,後改嫁到馮家鎮臥龍村,老死在那裏)。這事被當時任村幹部的馮岳西(真名應該是叫馮玉華)知道。以當時的社會道德水準來衡量,那是傷風敗俗。馮岳西就到鎮上去找,被姜永全知道。姜永全想報復馮岳西,但是想到馮岳西和馮鑒之是叔伯弟兄,而且倆人很要好,考慮到馮鑒之在乳山也算是很有名望,雖然不從政,但很多政府官員都很敬重馮鑒之,就不敢肆意妄為。因為馮鑒之不想從政,只想把自己的學問奉獻給自己的鄉親,所以一心鋪在辦學上。

馮鑒之辦的學校里有個老師叫王玉梅,此人是中共地下黨員。後來師生都反映王玉梅教學質量差,馮鑒之和當時在學校教體育的馮欽夫(馮岳西的五弟)等人商量着,等學校放假再開學時,就辭退王玉梅。這事不知怎麼就讓王玉梅知道了。

後來,還沒等辭退王玉梅,日本鬼子大掃蕩,就到了我們村,馮鑒之等人就跑到了現在大孤山鎮的石灰劉家(上石灰劉家還是下石灰劉家,有點記不請了)躲避大掃蕩。現在牟平的水道鎮住紮着偽政府,偽政府的鄉長知道這個村裏有個馮鑒之(因為馮鑒之在水道一帶也很有名氣),就到馮鑒之家裏去看,一看馮鑒之寫的文章,很是欣賞,就沒讓動馮鑒之家的東西。偽鄉長回到水道後,就給馮鑒之寫信,讓他去水道偽政府幹。馮鑒之看到信後氣憤的把信撕了,留下信封還在桌子上。這個信皮就被王玉梅看見了,在馮鑒之不在的時候被王玉梅拿走到姜永全那裏告發。王玉梅和姜永全一拍即合,姜永全本來就想整馮岳西,因顧及馮鑒之而沒能得逞,這下可逮着機會了,馬上把馮鑒之抓起來,逼着馮鑒之承認自己是漢奸,馮鑒之自不會承認。姜永全等人滿以為能把馮鑒之屈打成招。殊不知馮鑒之雖是文人,卻有着錚錚鐵骨,死活不招。這事很快傳出去了,縣上逼着姜永全等人放了馮鑒之。姜永全等人怕放了馮鑒之真相敗露,就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來個先斬後湊,就把馮鑒之打死了。這樣就給馮鑒之扣了個漢奸的罪名。

馮鑒之被抓起來時,在學校任教的馮鑒之的學生孔少尼(音)聽說後,拍着桌子說:這不是胡鬧嗎?當時就被姜永全的人一槍打死了(據說是後來電視劇本里的宮少尼的那個角色)。

接着,馮岳西也被弄去挨整,馮岳西經不住折磨,就不敢堅持了。後來馮岳西一生都不得志,窩囊了一輩子。馮岳西對此事守口如瓶,再也不敢提及此事,差一點把這段真相帶進土裏。在馮岳西近八十歲的時候,在告訴我真相那個人的追問下,才與此人說出了這段歷史,而且說的時候那種擔心可想而知。可能是覺得對不起馮鑒之,算是最後的補償吧。

前些年,我從現在已故的馮曰振那裏了解到,馮鑒之從小聰明好學,他父親為他從馮家請來先生教他,過了一、兩年,那個馮先生對馮鑒之的父親說:爺,你再給小叔請個先生吧,我教不了他了,超過我了。提起馮鑒之,馮曰振不無感嘆地說:長袍禮帽,人長得好,見人不施禮不說話,沒有不說好的。

馮鑒之念了多少書,在哪教學,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歷史是,他休假回家,看到家鄉的小孩沒有人教,就把當時的馮秀峰(音),真名叫馮曰堔、鄰村孔家村的孔少尼(音),王家庵的王克邦(音),組織起來一起教他們,後來馮秀峰、孔少尼以第一、第二的成績考入文登師範。據說王克邦因家裏窮,經常被留在家裏割草幹活而耽誤沒考上(後來王克邦在上海很大的某大學當校長)。馮鑒之知道家鄉太需要教育了,就回家鄉辦學。這是馮鑒之辦學的起因。馮鑒之對任何黨派都不感興趣,但對打日本很是積極、支持。

馮曰振還談到這麼一件事,馮德英家恩將仇報,那時馮德英家與現在大孤山鎮萬戶村(還是仕子於家村)一家人打官司,眼看馮德英家要輸了,有人給他們支招,讓他們去找馮鑒之,馮鑒之給馮德英家寫了訴狀,後來官司贏了,到頭來馮德英又害馮鑒之一把。

我小的時候,在街上玩耍,一堆老頭在那裏聊天,有個叫馮德梅的老頭說:《苦菜花》裏都是胡謅,我給馮唯一(馮鑒之的親哥哥,而不是他們說的叔伯哥)家幹活,馮唯一手裏沒有錢給我,給了我兩個大豆粑粑,哪像電影裏說的那樣。

馮鑒之一家是很紳士很守本分的一家人,我聽說的是,馮鑒之娶的是當時文登縣北黃鎮蘆頭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此人家在煙臺有碼頭,不但人長得好,而且很賢惠,知書達理又不張揚,那真是大家閨秀。後來馮鑒之遇害,其妻子很守婦道,為避免是非,深居簡出,一直未改嫁,直到五十年代鬥地主時,將其掃地出門,不得已,領着孩子改嫁到馮家鎮呂格莊村(這裏不提及嫁了誰,是因為馮鑒之的兒孫不願提及這段歷史,不敢觸碰這個痛)。那些人還將馮鑒之的哥哥馮唯一拉出去槍斃了,逼着馮唯一的妻子改嫁給本村的一單身男人。

這篇文章里牽扯的人名,可能有誤,一般不會有誤,如有一點誤差請不要計較,我能知道這些,也都是平時大人們說,我就記住了。也是天意,也是很少人知道的,事情的經過是沒有錯的。

馮德英,沒念幾天書,很多人懷疑《苦菜花》不是他寫的。我並不懷疑書是馮德英寫的,我懷疑的是馮德英的人品。馮德英至少有過三次婚姻,這是七十年代我知道的。看看其姐和馮德英的婚姻,抹黑別人而裝扮自己就知道其人的人品了。

馮德英在書中寫到自己當過兒童團長,是在馮鑒之活着這段歷史中的事,有人說馮德英一九三五年出生,馮鑒之死的時候是一九四零年,那時他才五歲,當的什麼兒童團長啊。

馮德英的母親品行也很差,閨女娟子和姜永泉亂搞,非但不制止,還幫助支持,鎖上門騰地方給他們亂搞。

我把我知道的歷史寫出來,是為了好人不被冤枉,是為了人們能夠正確了解歷史,我想這是一個好人應該做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212/88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