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奇現象 一定要看

科學無法解釋的五個神奇現象

誰都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特別是難倒眾多研究人員,一直沒有得出解釋的事情。人們總喜歡說「這個現象還沒有得到科學解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最鍾情的五種未被科學解釋的現象:

1.人為什麼會打哈欠?

你會打哈欠,我會打哈欠,大家都會打哈欠。特別是在閱讀和思考的時候我們會打更多的哈欠(在閱讀上面這段文字的你是不是也在打哈欠?)。有時打哈欠還會「傳染」,你看到身邊的人甚至是狗打哈欠時,你可能也會情不自禁的打上一個。那到底我們為什麼會打哈欠呢?

類似的解釋有很多,但是沒有幾個能經受嚴格的科學論證。有一種說法是:打哈欠可以增加流向咽部,頸部和鼻竇的血液,讓血液帶走頭部更多的熱量,從而起到給大腦降溫的作用。與我們直覺相反的是,在天熱的時候人們打哈欠的頻率反而會更低。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它掉鏈子了」 Adrian Guggisberg博士說。還有一個目前未被拋棄的假設是:打哈欠作為一個信號讓我們身體活躍起來,保持警惕。Maria Konnikova在《紐約客》上寫道:打哈欠後一般會伴有活動的增加和生理活動的活躍,這也許提示存在一種「喚醒」。

那為什麼打哈欠具有「傳染」性呢?根據最近發表在PLoS ONE上的文章,這也許和移情作用有關。不過又有更加新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我們就讓它隨風去吧。

2.鬼魂

「好吧」,你也許會說,「我明白了打哈欠的事情了,那鬼魂呢?我不相信鬼魂的存在。」Well,根據美國CBS新聞在2005年的民意調查,其實48%的美國民眾都相信鬼魂的存在。而過半數的女性(56%)相信鬼魂的存在。此外,還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受訪民眾表示曾經看或者感受過鬼魂的存在。

現代科學對這個話題並沒有深入的研究。不過也有一些讓人大開眼界的解釋。有一種說法是:與次聲波,或者超出人類聽覺範圍的低頻聲音有關。次聲波可以由風暴產生,也可以由家用電器產生。次聲波可以使人類的器官發生振動而讓人產生不安感。次聲波還可以干擾人的視覺,讓人誤認為看到了什麼。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氣流可能會造成一個「冷點」,讓人誤以為是鬼魂的存在。最後一個理論是,有一部分聲稱看到鬼魂的人,實質上是由於一氧化碳中毒而造成的幻覺。

3.似曾相識感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感覺:有些場景好像在以前已經經歷過,現在有重現了,讓你感覺你是回到了過去。到底是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似曾相識感?簡單回答你吧:目前還沒有明確解釋,但是有些觀點也許有幫助。

有一個研究,把收拾對象置入到虛擬的電腦世界,研究人員發現,當研究對象遇到一個新場景,但是這個場景佈局和他之前接觸過的熟悉場景的佈局比較接近,而且他又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就很容易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Anne Cleary告訴《科學美國人》:伴隨似曾相識感的那種不安感可能是由於新舊場景的對比導致的,一個不熟悉的場景不應該同時又是熟悉的。還有一個研究發現,一位健康的男性在服用了兩顆預防流感的藥物後產生了強烈的似曾相識感。此外,這種感覺也可能是由於大腦在建立新記憶或者在產生熟悉感的過程中出錯導致的。

4.大腳怪

大腳怪是一種很多名稱的生物:在太平洋西北地區,它稱為「薩斯科奇人(Sasquatch)」,在喜馬拉雅地區,它稱為「雪人(Yeti)」;在亞洲中部,它稱為「野人(wild man)」,而在澳大利亞,則被稱為「幽微(yowie)」。而科學家們則是稱之為神秘生物:一種為被證實存在的生物。關於大腳怪存在的證據尚未找到,但是「缺乏證明存在的證據並不能作為不存在的證據」,有很多推測認為:在發生大腳怪的目擊中,通常會涉及到大型的生物,例如熊,這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大腳怪。最近有研究機構獲得了一份據稱是來自於大型人形野獸的毛髮樣品。研究人員對樣品的DNA進行分析,結果是「可能來源於浣熊、羊、熊、狗、人類或其他生物」,《紐約時報》報道(大腳怪並沒有列入)。

5.安慰劑效應

你肯定已經聽說過安慰劑效應:如果你真心相信某樣東西能產生特定的生理作用(例如說減輕疼痛),那它也許就真的能起作用,即使那樣東西僅僅是一個小糖丸,而且完全沒有藥理學活性。因此,在所有的合法醫學研究中,研究人員都說提供安慰劑,來證明藥物的效果不是來源於心理作用。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安慰劑的效果要遠比我們想像的大,例如說,你即使已經告訴受試者,他所服用的藥物為安慰劑,依然能產生效應。這也同樣適用於睡眠這一領域。如果你確信自己和其他跟你睡了相同時間的人相比,睡得更好,那麼你很可能在某些測試中表現得更加好。

有一些實驗也許能解釋安慰劑效益,例如說,有研究人員發現,當受試者被給予假的疼痛緩解乳膏(安慰劑)時,受試者大腦的疼痛感覺中樞的活躍程度會下降。此外,一個類似的實驗也發現,假的疼痛緩解軟膏會激活脊髓細胞(如上圖)。但是安慰劑到底是如何做到抗感染、讓受試者在測試中有更好的表現、睡眠質量更好等,這個具體的過程步驟和原理,我們還是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07/86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