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跟着老兵乞討 紅二代揭抗戰史實 顛覆中共史觀

方軍為了出版這些老兵生活困苦的內容,與出版社「較量了好幾回」,包括老兵生活的困頓、政府漠視老兵、以及描述長官的情節,與提到蔣委員長部分,幾乎都要刪除,就連書封面的老兵住家破爛的照片,也規定不能放,「大概有30%、40%都被刪了」,20年來,他共出版了18本「最後…」的系列書。

他訪了五百名抗戰老兵,每訪一次就哭一回。

留下老兵們的回憶、悲傷、眼淚和警世恆言,歷史才更真切。

他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共產黨員,父親八路軍出身、中共高幹,他放棄體制內的崗位與前程,走入深山、走進偏鄉,只為採訪那些孤苦無依、貧病交迫的抗戰老兵。

方軍,應該是大陸目前報導老兵最深刻、採訪老兵最多的抗戰文學作家,20年來,他採訪了400多個國軍老兵,還有40多個八路軍、10多個俄羅斯、30多個日本老兵,以及7名慰安婦。

方軍當過6年的鐵道兵,修過南疆鐵路,也曾以補充兵的身分到越南前線參加「懲越戰爭」,後來進入外交部成為日本翻譯,外交部還送他進入第2外國語大學念書,方軍後來留學日本,在那邊完成他的第一本書「我認識的鬼子兵」。

採訪日本老兵顛覆中共史觀

1991年到1997年方軍在日本期間接觸了很多日本人與史料,他訪了30名日本老兵,每個人都說,他們的作戰對象都是國軍,很少遇到共產黨軍隊(八路軍)。

對從小接受共產黨教育(抗戰是共產黨打的,蔣介石的國軍只是下山摘桃子)的他來說,完全顛覆了史觀。

他在書中如實的描述日本兵如何作戰,也描述日本軍官如何玩弄朝鮮來的慰安婦,小兵沒有慰安婦就到佔領的農村抓婦女輪流洩慾。

這本書在日本用日文出版,1998年在大陸出版時,書名還是由中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的題詞,開國上將呂正操寫的序。

方軍的第一本書,是訪卅名日本老兵,書名「我認識的鬼子兵」還是由當年的中共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字。圖/方軍提供

上將背書出版過程有驚無險

方軍說,書中肯定國軍的抗戰事跡,在當年是很危險的,但有了兩位上將的「背書」,證明這不是「反動書籍」,才能順利出版,這本書大賣獲得當年的十大暢銷書,以及文化部的中國圖書獎,相當改變一部分人的觀點。

1999年這20多名日本老兵經由方軍的聯繫,到北京的盧溝橋和南京向這塊土地和人民下跪道歉。

八路軍父親告訴他國軍打了很多硬仗

事實上,方軍的父親當年的一番話讓他從此轉變了一生的思想。方軍的父親官至中央電視大學副校長、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副總編輯。

1968年(方軍14歲),他父親說,國民黨軍(國軍)打過很多大戰、惡戰,這話讓他嚇出一身冷汗。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鬧得最凶的時候,只要有任何肯定國民黨的言論都是反動言論,輕則關押、批鬥,重則判刑坐牢,但他父親的這句話讓他一頭栽進對歷史的探索、對老兵探訪。

方軍的書照。圖/方軍提供

採訪期間訪一人就哭一次

方軍採訪的400多個國軍老兵,每訪一個就哭一次,寫作時,哭了無數回,發表時又哭了幾次,他把情境融入文筆之間,試着把老兵的遭遇投射到自己身上,為了採訪這些老兵,方軍與老兵們同吃住。

29軍大刀隊的楊雲峰,他把殺鬼子的片刀捐給了北京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但因國軍老兵的身分始終得不到中共的認可,楊雲峰每天就在盧溝橋附近乞討要飯。

方軍為了採訪他,也跟着一起要飯,把自己身上、臉上塗抹泥巴,破毛巾搭在身上,跟楊雲峰吃着硬得跟石頭一樣,與快餿掉的饅頭。

抗戰館施捨楊雲峰一碗麵,楊雲峰珍惜得連掉在桌上一根麵條都撿起來吃。方軍與楊雲峰行乞時,聽到捐五毛錢的媽媽對兒子說:「不好好學習就是這下場」。

與老兵同吃住一下就瘦了10斤

還有一次,方軍去訪問浙江天台縣的42名老兵,他跟和尚住在寺院裏1個月,吃住都不好,一下瘦了10斤。

方軍說,每次訪問時,老兵們一直哭,他看着他們哭着把話說完,把歷史情節說清楚,「我只能像鐵漢一樣,把他們記錄下來」,但回到家,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掉淚。

他說,這些親歷戰爭的老兵,他們的回憶和口述歷史是最寶貴的,不論戰爭史、戰爭博物館都需要他們,但他採訪過的500多名老兵,98%都不在了,這幾年老兵更是會加快走進歷史了。

了出版這些書,方軍與出版社彼此間鬥智鬥勇。圖/方軍提供

不能寫的太多書被刪了6成

從許多老兵身上訪談,他們都很後悔,早知獲得這樣的待遇(整肅關押迫害),爬也要爬到台灣去。

方軍為了出版這些老兵生活困苦的內容,與出版社「較量了好幾回」,包括老兵生活的困頓、政府漠視老兵、以及描述長官的情節,與提到蔣委員長部分,幾乎都要刪除,就連書封面的老兵住家破爛的照片,也規定不能放,「大概有30%、40%都被刪了」,20年來,他共出版了18本「最後…」的系列書。

不要多嘴才能生存下去

方軍這次來台採訪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方軍是大陸第一個採訪郝柏村的記者兼作家。對他來說,兩岸的上將他都接觸了。他接着還要出版淞滬抗戰80年、來謝罪的鬼子兵、最後的飛虎老兵等3本書。

為老兵寫書儘管辛苦,總比過去在抗戰紀念館的日子來得自在又快樂。他回憶那幾年在抗戰館工作時,不要多嘴才能生存,看到領導接受日本人的饋贈納入自己口袋,難以苟同,離開尋求另一片天,也看到了真實的歷史與悲苦的老兵。

方軍的書記錄了老兵口中最真實的歷史。圖/方軍提供

聯合報/陳言喬報導

聯合報/陳言喬、吳佩玲、葛讓、劉郁瑋製作

主圖/陳言喬攝影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017/82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