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隱性飢餓」人口達3億

201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超過6億噸,糧荒問題早已不存在。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日前在一場專題報告中示警,肚子飽不算飽,大陸仍有3億人處於"隱性飢餓",長期面臨營養素缺乏與失衡;尤其偏遠山區貧困家庭,特別是兒童,營養不良導致各種疾病纏身。

"隱性飢餓發生原因,關鍵在沒有解決『質』的問題。"萬建民表示,5月到貴州銅仁和湘西兩地扶貧時發現,當地兒童營養狀況與10年前相比,改善幅度微乎其微,蔬菜、水果、蛋白質缺乏等營養不良問題並未根除。他強調,糧食生產除"重量",更需要從營養角度"重質"。

增加兒童孕婦死亡率

據大陸國家衛計委2015年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病狀況報告》顯示,民眾膳食結構不合理,鈣、鐵、維生素A、D等礦物質和維生素並遍沒有達到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膳食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稱為"隱性飢餓"。多項研究發現,"隱性飢餓"會導致出生缺陷及發育性殘疾,增加兒童和孕婦死亡率,嚴重影響國家人口品質和經濟發展。

培育營養強化作物

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是目前業界公認的解決隱性飢餓方法。所謂"生物營養強化",就是利用育種或栽培技術提升農作物中,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含量,聚焦在植物的基因強化,而不是靠合成加工添加營養素。

萬建民透露,目前大陸已培育出玉米、甘薯、小麥、水稻等10多種營養強化作物品種,並在5個省市示範裁種。他呼籲並建議,國家推動精準扶貧時,應將"生物營養強化"列入,針對特定貧困區,播種當地缺乏的營養元素相應農作物,落實營養扶貧目標。

隱性飢餓

隱性飢餓指營養不平衡或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礦物質,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取情況。發生原因與膳食結構不合理、烹調失當,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造成隱性營養需求不足,但營養素缺乏並不會產生飢餓感,世界衛生組織稱此失衡現象為"隱性飢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旺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906/79899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