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十大中醫之祖排行

1、針灸之祖——黃帝

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

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黃帝,《史記》中的五帝之首。傳黃帝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居姬水,後改為姬姓。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是中國宗族文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為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與五帝中脫穎而出,成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

2、脈學倡導者——扁鵲

姓泰,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天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司馬遷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歷史學家范文瀾也說:扁鵲「是切脈治病的創始人」。張仲景讚賞不絕地說:「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扁鵲善於運用多種方法去治療各種病症。他自說:「越人之為方,不等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可以說,扁鵲奠定了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

司馬遷稱讚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因此,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中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稱他是「總結經驗的第一人」。

3、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毫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

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

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

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藥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五禽之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動作是模仿虎撲動前肢、鹿伸轉頭頸、熊伏倒站起、猿腳尖縱跳、鳥展翅飛翔等。

4、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

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他自小好學深思,「博通群書,潛樂道術。」後來,張仲景成為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張仲景目擊心傷。「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

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相傳張仲景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他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

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里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那醫生就叫「坐堂醫生」。

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

選自:365知識網

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

5、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撲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

著有《肘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候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焉;心雖勤而無獲矣」。這是晉代科學家葛洪在治學上的一句名言。

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採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

他在醫學和製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

[轉自365知識網 http://www.zhishi365.com/]

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後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綜合性的著作。內篇屬於道教的著作。但其中有部分是總結我國古代煉丹術的名篇;外篇說的是人間得失,世道好壞等事。其中《鈞世》、《尚博》、《辭義》等篇,是著名的文論著作。《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收錄的方藥大部分行之有效,採藥容易,價錢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掛在肘後隨行,即使在缺醫少藥的山村、旅途,也可隨時用來救急。  

選自:365知識網

葛洪治學嚴謹,幾十年如一日,自經史百家到短雜文章,共讀了近萬卷。他對苦讀常常流露出得意之情。

他說:「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命盡日中而不釋,饑寒危困而不廢,豈以有求於世哉,誠樂之自然也」。

6、藥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輝縣)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

因治癒唐太宗唐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采「長生不老藥」獻皇上,偷跑了。

[轉自365知識網 http://www.zhishi365.com/]

監視他的人謊報採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他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內容極為豐富。

特別是書中首創「複方」。《傷寒論》的體例是一病一方,而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發展為一病多方,還靈活變通了張仲景的「經方」。有時兩三個經方合成一個「複方」,以增強治療效果;有時一個經方分成幾個單方,以分別治療某種疾病。

《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此書共三十卷,其中收錄了唐代以前本草書中所未有的藥物,補充了很多方劑和治療方法。這兩部書,合稱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醫藥資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類書。

孫思邈特別重視婦幼保健,是創建婦科的先驅。

《歷代名醫圖贊》稱道:「唐孫真人,方藥絕倫,扶危拯弱,應效如神」。

7、兒科之祖——錢乙

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有《小兒藥證直訣》共三卷。

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論治的範例。

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錢乙在實踐中認識到小兒生理特點:「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其病理特徵:「易虛易產,易寒易熱」。在診斷上,他主張從面部和眼部診察小兒的五臟疾病。在處方用藥方面,力戒妄攻、誤下與峻補,主張「柔潤」的原則。

錢乙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但皆散失不傳。現存《小兒藥證直訣》,或叫《小兒藥證真訣》。《四庫全書目錄提要》稱錢乙的書為「幼科之鼻祖,後人得其緒論,往往有回生之功」。

8、法醫之祖一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陽(今福建南平)人,宋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

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西方普遍認為正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

9、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人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李時珍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

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

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10、《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吳謙,字文吉,清朝安徽翕欠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

《醫宗金鑒》是清代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中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吳謙是清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曾任太醫院右院判。作為御醫,吳謙經常隨侍於皇帝身邊。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吳謙、陳止敬等御醫「敬謹調理,甚屬勤勞,……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癒了。

吳謙等因而受到了嘉獎。在為宮廷服務期間,吳謙多次受到這樣的恩賞。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詔令編纂醫書,命吳謙、劉裕鐸為總修官。

作為總修官,吳謙為《醫宗金鑒》的成書做出了重要貢獻。吳謙認為,醫經典籍以及歷代各家醫書,存在着「詞奧難明、傳寫錯誤、或博而不精、或雜而不一」等問題,應予以「改正注釋,分別諸家是非」。

吳謙崇尚仲景學說。在撰著《醫宗金鑒》時,他參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傷寒論》、《金匱要略》的20餘位醫家的著述,對這二部經典著作的原文逐條加以注釋,匯集諸注家之闡發,撰成《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17卷、《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8卷,列為《醫宗金鑒》全書之首。

《醫宗金鑒》是清乾隆帝敕命編纂的大型綜合性醫學叢書。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發展,國力鼎盛,宮廷醫學也達到頂峰階段。乾隆皇帝務求標榜文治,於乾隆四年(1739)下諭太醫院編纂醫書:「爾等衙門該修醫書,以正醫學」。由大學士鄂爾泰和親王弘晝督辦,任命御醫吳謙、劉裕鐸擔任總修官(相當於主編),陳止敬擔任該書的經理提調官。

為保證醫書的質量,選派有真知灼見、精通醫學、兼通文理的學者共同編纂,設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維藩等作為纂修官參加了編寫。此外,還有審效官、謄錄官等人員,共70餘人參加了編寫工作。

編撰中,不僅選用了宮內所藏醫書,還廣泛徵集天下新舊醫籍、家藏秘籍和世傳良方。

1742年,《醫宗金鑒》纂修完成,乾隆帝賜名為《醫宗金鑒》,並御賜編纂者每人一部書、一具小型針灸銅人作為獎品。自1749年起,清太醫院將《醫宗金鑒》定為醫學生教科書;這部書還廣泛流傳於民間,深受讀者的歡迎。

《醫宗金鑒》是作者們對18世紀以前的歷代醫學著作加以校訂、刪補,並節錄編輯而成書的,是宮廷醫家集體智慧的結晶。《醫宗金鑒》一書,從醫學文獻校訂整理的角度體現了宮廷醫學的學術水準和成就。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5知識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27/36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