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到20元都是很保守的

摘要:今後,無論國企還是民企,只要不涉及敏感領域和地區,10億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資將不再需要送發改委各級部門核准,而只需要提交表格備案即可。侯雲春: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我對此的理解是「市場和政府的異位」。 網評:任何觸及集團利益改革措施都很難通過,唯有放開境外投資放開資產外流通道會最先通過。剩下來就是全力支撐匯率,炒高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套現出走。這就是真相,經濟真相和未來政策的真相。

發改委:十億美元以下境外投資將無須政府核准

2013-12-16

今後,無論國企還是民企,只要不涉及敏感領域和地區,10億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資將不再需要送發改委各級部門核准,而只需要提交表格備案即可。這是日前由國務院公佈的《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中的最新規定。國家發改委外貿司司長孔令龍14日表示,這一規定順應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的要求。

  孔令龍是在當日舉行的「2013外交官經濟論壇」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據他介紹,這一目錄正式實施以後,只要在數額內的境外投資,只需要填寫一個表格留作備案,變得「非常簡便」。

  此前,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管理主要是「核准制」,即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匯管理局三個部門核准為主。據稱,一些民企的重大投資項目逐級審批要耗時4個月以上,程序繁瑣,有些合作項目甚至會因時間過長而「流產」。

  隨着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深入,對外投資的核准標準在不斷變化。據介紹,21世紀初,非能源、資源領域的對外投資若1000萬美元以上須經過中央核准,以下由地方核准;能源、資源領域則以3000萬美元為劃分線。2011年,非能源、資源領域的投資權限上升至1億美元,之上須提交中央核准,之下由地方核准,能源領域為3億美元。

  在2011年這一數額基礎上,此次最新的規定為「中方投資10億美元及以上項目,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准」。孔令龍表示,這意味着,對10億美元以下的一般類項目取消核准,這一新規同等適用於國企與民企。

  現場

  不可小看的「酋長」與「市民聽證會」

  中國企業「走出去」常因忽視當地文化而受挫,大使支招「先做當地調研」

  「一些企業已經得到了非洲當地政府的採礦允許,可是項目就是沒做起來,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一個,不了解非洲當地的政治體系。」在以「『市場決定性』下的企業國際拓展與合作」為主題的「2013外交官經濟論壇」上,有多年「走出去」經驗的「華永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勇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儘管改革開放之初就已有「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聲音,但中國企業真正有一定規模地走出國門則要推至21世紀初。經過超過十年的摸爬滾打,一些在海外安營紮寨,一些企業則鎩羽而歸。

  談及在非洲投資的經驗,李勇說,一些企業家認為得到非洲當地政府的允許就可以順利開展項目,但工作常常無法推動下去,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忽視了「酋長」這一政治力量的作用。

  「礦往往在較偏僻的地方,這些地方最有權力的是部落的酋長,一些酋長連總統都要讓他三分。」據李勇介紹,他曾幾次邀請非洲一些國家的酋長組團赴中國考察,以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

  在歐洲的投資,李勇則特別提及了「市民聽證會」的重要性。據他介紹,目前他在比利時所參與投資的孵化器項目是中國在海外仍存在的首個孵化器項目,此前在俄羅斯、英國的孵化器項目都沒了下文。

  論及類似項目在歐洲容易受挫的原因,李勇表示,要重視「市民聽證會」的作用。由於「環保」問題在歐洲是個大問題,因此當地市民要對相關項目進行嚴格的聽證和投票。「要對聽證會上的提問做充足的準備。」李勇說。

  談及此,前駐也門、利比亞等國大使時延春坐不住了,他拿起話筒走近主席台接上了話茬。

  「我感覺我們在中亞北非地區都大有可為。」但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中國企業要學會尊重對方的文化與宗教習慣。時延春回憶起在阿爾及利亞的往事,一次中國工人在當地施工,由於天氣太熱,工人們在晚上結束工作後喝些冰啤酒降暑,但由於當地穆斯林禁酒,就有當地居民朝中國工人潑水以驅趕。

  據他介紹,目前,當地使領館已經就這些情況對剛剛抵達的中國企業專門開設了學習班,教授當地的文化宗教習慣,當地的法律制度,以避免類似的情況再發生。此外,時延春還建議赴外投資的企業要與當地民眾以及警方等公職部門搞好關係。

  李勇將自己的經驗總結為準備階段「三步走」:第一關,出國前聯繫該國駐華大使館,了解當地經濟政策、地理環境及風土人情,聽取外交官的建議;第二步,赴該國考察,並聯繫中國大使館、當地商會和華人組織,了解情況。第三步,也要聽取此前駐過該國老外交官們的意見。

  「總之要充分利用兩邊使領館的資源和力量。」李勇說。

  專訪

  「政府放市場接」要搞好無震盪銜接

  國研所原副主任表示,最好的政策是要讓大家都感覺不到變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後,南都記者就此次會議的內容在論壇期間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原副主任侯雲春。

  南都:怎麼理解中央經濟會議中提出的「穩中求進」?

  侯雲春:今年我們提出的是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是經濟、就業、物價都是穩定的;「進」是指結構調整。我們說「穩經濟,守底線」,這個底線看來是守住了,過去我們並沒有採取放寬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措施,而是通過改革,避免了所謂的「硬着陸」,以及經濟增速的過快下滑。

  「穩中有進」確實有很多困難,下行壓力比較大。此外,還有產能過剩怎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怎麼解決、以及如何解決房地產泡沫等等,風險很多。

  提出了「穩中求進」絕不是一個消極的態度,恰恰相反,它能夠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最好的政策是要讓大家都感覺不到變化。我們現在等於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猛地加油、踩油門都要儘量避免。

  南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多依賴市場」這該怎麼理解?

  侯雲春: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我對此的理解是「市場和政府的異位」。

  目前的情況,就商品和服務來說,絕大多數是靠市場來調節、配置資源,商品是97%以上,服務是95%以上。同時我們還有很多資源不是主要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比如土地、礦產資源、資金、利率、匯率。

  既然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就不能說這一部分資源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那一部分資源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要把所有的資源統籌起來,交給市場。政府要尊重市場,首先從市場參與者的身份中退出,不能再當「運動員」。

  南都:這個過程中挑戰在哪裏?

  侯雲春:挑戰肯定有很多,因為涉及到部門利益,大家都希望自己手裏有把米,都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但是這個權力非割不可。

  更重要的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異位是逐步進行的,它取決於市場能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需要這方面的條件、規制、市場環境,執法力量,市場主體的行為都能夠承接政府轉移的資本。政府放,市場接盤,雖然說完全無縫銜接不太可能,但還是要搞好銜接,使經濟不至於出現管理上的真空,出現震盪,把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的限度。

  南都記者娜迪婭劉佳發自北京

來源:南都


 

牛刀:盛宴之後杯盤狼藉

一網友留言:牛老師,您可否對美元流出中國疑問解答後相對應的市場上的人民幣結局解釋一下,始終沒有類似的疑問與解答,其實很困惑。謝謝您了,如果進來能造成通脹,那麼美元走以後給我們留下什麼?

這些事情,我早已做出分析,尤其是在寫作《中國通脹世界通縮》這本書時,就了解了東南亞、日本當年泡沫破滅後類似的情形,與中國當下十分相似。由於這一章節在出版時被刪去,那麼,我來回憶一下當時分析的情景。

第一,美國製造業撤回後,中國相關企業消化庫存的過剩產能大約需要五年。首先要說明的是,這不僅僅只是美國製造業撤回的問題,而是全球的主要製造業都會逃離中國,以及家樂福等大型賣場及其相關產業,換一句話來說,製造業撤回只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是是所有原來進來的技術、資金和人才都會逃離中國。製造業撤回之前,不斷會推高庫存,加大過剩的產能,也就是說留給中國的是過剩的產能,而逃離中國的是人才、技術和資金。由於,外資企業在中國掌管的一直是相關產業的高端技術和企業的核心資產,直接影響到相關產業的中低端產業的產能過剩,是全局性的。日本當年花了五年來消化這些產能,亞洲國家在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有的國家七年才消化完。就憑這一點,中國經濟不想進入大蕭條都不可能。推高庫存,實際上是外資把未來五年的錢都賺走了。中國這些年,利用房地產和金融殘酷的盤剝企業,導致中國企業無力進行新技術的開發,西方發達國家技術逃走後,中國重建科研體系至少也需要十年。而未來十年,人類的科技又會出現一輪新的飛躍,中國又將與全球文明失之交臂。

第二,由於中國無限的擴大過剩的產能,導致污染的嚴重程度超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治理起來需要十年以上。中國的發展,嚴重的依賴廉價的勞動力和廉價的資源,到目前為止,中國全員勞動力生產率水平只有美國的十八分之一,也就是說是十八人的生產率水平只當美國一個人,人多有什麼用?現在勞動力已經能夠不再廉價,而資源透支殆盡,只剩下污染。治理污染絕非一兩年,北京和全國的大中城市的霧霾治理起來可能十年都不夠。在霧霾還沒有治理的時候,高溫在大中城市已經出現,上海2013年發生持續性的高溫超過40度的天氣百年未遇,是什麼原因應該很清楚,建築量太大,空置房太多,這些過剩的建築造成碳排量足以毀滅大氣層和臭氧層,這是中國發展地產業種下的最大惡果,沒有五十年無法治理,除非把多餘的建築全部拆掉。

第三,對中國經濟的致命打擊是資金加劇外流,在未來三年不僅僅只是導致泡沫破滅,甚至拷問中國的現行體制。經濟決策一錯再錯,為了經濟增長對國際金融風險毫不防範,一任外資投行在中國買空和賣空,將中國的真實財富洗劫一空,而將泡沫留給全民承擔。我的分析是,中國的泡沫資產至少在30萬億以上,在黃金泡沫上,中國民間資產要蒸發五萬億人民幣,在房地產泡沫中至少要蒸發25萬億。這種資本的力量是任何體制也阻擋不住的。2013年,央行明知外資要出逃開始,便在2012年年末宣佈,保證人民幣升值2.5%,這個宣佈無疑的是要留住外資,保護虛假繁榮。目前美元套利是這樣的,外資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借給中國的影子銀行大約是6分利息,年終換回美元可獲利息錢6%加上人民幣升值2.5%,總共是8.5%,這是無風險套利。這筆錢在巴西,政府是要收稅的,而在中國不僅不會收稅,反而鼓勵套利,以維護虛假繁榮。然而,2013年結束後,美元還會回來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美國經濟強勁的復甦勢頭已經告訴市場,美元資產在未來十年是全球最有價值的資產,持有美元資產無疑會分享未來美元升值的盛宴。這就意味着,在美國製造業撤完的時候,美元將隨之出逃。

中國泡沫是由兩部分資金推動的,一是央行印鈔,二是美聯儲的QE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在整個中國央行的M2中,大約有40%是由中國內需創造出來的,而大約有60%是由外需即美元創造出來的。美元出逃,中國豈止是泡沫破滅的問題?更大的危機將隨着經濟危機一起爆發。

美元流進中國,導致中國流動性泛濫,泡沫大面積衍生;美元出逃中國,將導致中國經濟的大衰退和大崩盤。這種邏輯不用說,大家也清楚。這場遊戲的結束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到20元是很保守的。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南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217/35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