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破解寶寶補鈣9大流言

16bsp0546rf

個子小、長牙晚、出汗多、有枕禿,這些真的都是寶寶缺鈣導致的嗎?營養專家沈文認為,這些完全是流言。寶寶補鈣常見的9個流言,您信了幾個?

流言1:寶寶個子矮是因為沒補鈣

孩子個子高矮和缺鈣沒有直接的關係,和遺傳等因素關係更大,如果在寶寶成長期補充上充足的鈣質,會給寶寶一個強健的骨骼系統和牙齒系統,更利於寶寶長高。一般0~6個月的寶寶,母乳餵養的一天需要補充300毫克鈣,配方奶粉的需要補充400毫克鈣。6~12個月的需要600毫克。1~7歲的,需要800毫克的鈣。

流言2:寶寶出牙晚是因為缺鈣

如果寶寶過了1歲,牙齒還沒有萌出,這叫出牙延遲,和鈣的不足有關係,但不一定是必然的關係。可以補充鈣片,一天300毫克左右即可。但同時,建議去看看醫生更好。

流言3:吃鈣片容易上火

補鈣和上火是兩個概念,補鈣不會引起孩子上火的。通常認為補鈣上火,主要是孩子吃了鈣劑之後,出現了便秘等情況。其實,很可能同時吃了多種食物,造成的寶寶便秘,而不是單純補充鈣劑造成的,把上火的責任歸之為鈣劑有點牽強。而其他食物,比如肉類食物更容易引起寶寶上火。上火則是個中醫概念,有多種表現,比如口臭、便秘、煩躁等多種症狀。

流言4.孩子不愛喝奶一定會缺鈣

奶及奶製品是補鈣最好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深綠色的蔬菜也是非常有益的補充,既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放湯里,煮在粥里,做在餡里,形式多樣,這些寶寶都是愛吃的。深綠色的蔬菜包括菠菜、莧菜、空心菜、小油菜、小白菜、綠菜花等等。

流言5:補鈣首選骨頭湯

咱們用通俗的話說,骨頭即使是熬上一個禮拜,還是骨頭吧。那麼就說明沉積到骨頭裏的鈣質是不容易釋放出來的,雖然加點醋可能會多點溶解,但骨頭終歸還是骨頭,因此骨頭裏的鈣質依舊在骨頭裏。所以,骨頭不是補鈣的好方法。補鈣的好方法就是喝奶及吃奶製品。這是最簡單效果最好的方法。

流言6:常曬太陽,就不用吃維生素D

夏天帶孩子出去玩,是非常能補充維生素D的,但請注意一點,如果寶寶被太陽曬黑了,那麼曬太陽就起不到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了,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

流言7:天熱出汗多是缺鈣的表現

天氣熱,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家都出汗,寶寶也不例外。這和缺鈣沒有關係。但缺鈣的寶寶的確會容易出汗,即使是冬天,也會汗出,睡覺的時候汗出的更多。

流言8:寶寶肋骨長得不好是嚴重缺鈣

肋骨突出和肋骨外翻是兩個概念。你說的孩子肋骨突出,有可能是孩子的肚子比較大(所有孩子都是這樣的),肋骨比較軟,顯得有點突出了。肋骨外翻是孩子平臥時,最下緣的肋骨超出身體的外緣,有可能是發育的原因,有可能與缺鈣有關,這需要醫生的診斷。

流言9:頭上少一圈頭髮是缺鈣了

枕禿,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頭髮與枕頭接觸的部分稀少或缺少了。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枕頭比較硬,比如枕頭透氣不好,寶寶容易汗出,磨來磨去,這樣頭髮也會稀少或缺少。當然缺鈣也會表現出一圈頭髮稀少,就是所謂的「鈣圈」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親寶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1116/34964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