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記者來鴻:真有中國人愛吃奶酪!

炒奶酪

炒奶酪,這道菜可能只有在中國才吃得到。

中國人堪稱世界上最富創造力的美食家,但是,一提奶酪,仍然足以讓很多中國人掩面。在雲南,還真有一些人特別愛吃奶酪。他們不是典型的中國人,但是,奶酪的吃法卻非常中國。

千奇百怪、神態萬千的岩石從赤棕色的土地突兀而起,說明我們離雲南著名的風景區之一石林噎不遠了。

我和朋友、來自雲南省會昆明的廚師畢偉(音譯)到石林來,是要看看這裏很特殊的一個家庭手工業:製作當地人所說的「乳餅」。其實,也就是西方人的奶酪

沒多久,我們就到了路南縣一個安靜的小村。畢偉的朋友羅文芝(音譯)在她的農家小院門前等着我們。

很快,我就和羅文芝一起去了山羊棚。我蹲在地上,今生第一次嘗試擠羊奶。山羊哆哆嗦嗦,羅文芝按住腿,我抓住一個鼓起的乳頭,快速往下拽。

拽了幾下不見成效。之後,羊奶如水流,噴射到金屬杯子中。不久,杯子中就盛滿了溫熱、奶油色的羊奶。

我擠完了這頭羊,羅文芝飛快地給其他九隻山羊擠奶。然後,我們回到廚房中開始做奶酪。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會到中國來學做奶酪!

羅文芝

羅文芝是彝族人

奶酪與豆腐

縱觀歷史,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中,奶製品很少,奶酪幾乎從來沒有聽說過。

1990年代在中國留學期間,我所在的一個外省的大城市,根本找不到奶酪,我的中國朋友誰也沒有吃過這玩意兒。

最近,中國東部的一些廚師被請去品嘗奶酪。他們認為,奶酪臭烘烘、油乎乎,還有羊膻氣。

雖然一些時尚的城裏人噎開始喜歡吃奶酪了,但在中國大多數地區,奶酪仍被看作不可思議的外國貨。可是,在雲南這個地區,所謂的「乳餅」可是很有名的地方特產。

在廚房中,羅文芝把羊奶過濾、煮沸,然後點上醋,羊奶分離:白雲般的乳凝,飄浮在一池乳漿中。

她撈起幾塊乳凝,放在碗中,遞給我品嘗。乳凝還熱乎乎的。吃上去,口感柔軟、略有彈性,味道醇厚、清香。

乳凝非常像豆腐,這讓我很吃驚。豆腐的製作工藝幾乎完全相同,食用方法也可以大同小異:在豆漿中淋上糖漿或是辣椒油。

羅文芝把剩下的乳凝倒出來,拿一塊濕布包好,擠出殘留的乳漿,用一塊大石頭壓住,隔夜定型。

路南出產的只有這一種普通的、不加鹽的奶酪。

在雲南西北部,人們會把乳凝拉成皮,裹在棍上晾乾,做成「乳扇」。乳扇可以用明火燒烤,抹上玫瑰蜜,裹在筷子頭上吃,如同棒棒糖一樣。

乳餅製作工藝和豆腐類似

乳餅製作工藝和豆腐類似

中國特色炒奶酪

但是,這些都是獨特的地方小吃。在中國大多數地區,即使當地人養牛、養羊,他們也不會去作奶酪。

幾乎從所有方面來看,中國人可能都算得上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美食家。但是,他們從來沒有下大功夫研究牛奶的創新吃法。

也許,大豆、豆腐給他們帶來了其它地方的人從奶製品中獲得的營養。

但是,普遍認為,古代中國人儘量不吃奶製品,是希望和邊疆地區大草原上遊牧的蠻夷劃清界限。

即使是在乳餅被看作地方風味的雲南,我們也無法躲開這個地區是特例的事實。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人口由多民族構成,他們的飲食習慣和中國的漢人有很大差別。

雖然羅文芝的中國鄰居也作奶酪,羅文芝本人卻是彝族,凸顯奶製品從來沒有進入中國主流的事實。

但是,如果說吃奶酪仍然帶有外國味兒,怎麼吃,卻有明顯的中國味兒。

忙完了,我和畢偉與羅文芝一家一起吃午飯。

桌上擺了幾個菜、一盆兒米飯,我們用的是筷子。菜包括:豆腐乳蘿蔔臘肉蒜苗、干椒土豆絲,當然了,還有奶酪。

一道菜是,奶酪切成薄片兒,兩面煎成金黃;另一道菜,奶酪切成丁,與碧綠的鮮蠶豆一起炒成「蠶豆燴乳餅」。

我心想,炒奶酪!這道菜,可能只有在中國才吃得到。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傅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609/24961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