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豆豉的傳說

豉一直被廣泛使用於中國烹調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與豆腐、茄子、芋頭、蘿蔔等烹製菜餚別有風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鍋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調料。廣東人更喜歡用豆豉作調料烹調粵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鯪魚」和燜雞、鴨、豬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時用豆豉作調料,風味更佳。我國較為有名的豆豉有:廣東陽江豆豉、開封西瓜豆豉、廣西黃姚豆豉、山東八寶豆豉、四川潼川豆豉、湖南瀏陽豆豉和永川豆豉等。豆豉不僅能調味,而且可以入藥。

唐上元二年間,洪州(現南昌)都督閻某,於重陽節為重修滕王閣落成而大宴賓客。這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恰好路過南昌,也被邀請而來。席間,閻都督展宣紙備筆墨,請文人學士為滕王閣作序。年少氣盛的王勃欣然命筆,一氣呵成,閻都督不由為其拍案稱絕。翌日,他又為王勃專門設宴。連日宴請,閻都督貪杯又感外邪,只覺得渾身發冷,汗不得出,骨節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煩悶,夜不得寐。急得家人、幕僚四處尋醫問藥,請來了當時十多位名醫診治。眾醫雖然意見不一,但都主張以麻黃為君藥。

誰知,這個閻都督最忌麻黃,他說:「麻黃峻利之藥,豈能亂用,況且我已年邁,汗出津少,用發汗之藥,就同釜底添薪,不可,不可!」醫生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籌莫展:不用麻黃,症候難解,藥效不佳,這可怎麼辦呢?

正在這時,王勃前來告辭,他聽說此事後,不覺想起幾天前自己在河旁遇見的情景:
「你曬這大豆乾啥?」在沙灘上,王勃見一位老翁正在翻曬大豆,便問。
「做菜。」老人頭也不抬。
王勃望着一大片豆豆,抓了一把細細觀看,奇怪地問:「這麼多,如何做菜?」

老人指了指茅屋前的兩口大缸。王勃邁前幾步,見一口缸里浸泡着藥汁。他在長安跟名醫學過草藥,能認出是辣蓼、青蒿、藿香、佩蘭、蘇葉、荷葉。老人見他識藥,指着另一缸說:「這是麻黃濃煎取汁,兩缸藥汁相混,用以泡浸大豆,再煮熟發酵,做成豆豉,便可以做小菜。」老人告訴他:「當地老表可愛吃啦,放點蔥頭、辣椒、大蒜一炒,又辣又咸,香中帶甜,下飯好極了。王勃抓了幾粒豆豉,放在口中咀嚼,一股清香直衝鼻竅,他趕緊掏出銀錢,買了一大包。

今天,王勃見眾醫束手無策,心想:「都督久霸一方,無法勉強。然而,麻黃是方中要藥,不用則無可治療,古人用大黃豆卷代之稱為過橋麻黃,我何不用豆豉呢?」於是,他把想法說了出來。別說眾名醫訕笑,連閻都督都直搖頭:「當地土民小菜,焉能為藥。」「不妨一試,況且豆豉不過食物,無妨身體。」王勃相勸。閻都督連服三天,果真見效:汗出喘止,胸悶頓減,能安然入睡,幾天後痊癒。不日,閻都督又上滕王閣為王勃餞行,取重金相謝。王勃固辭不受:「河旁老翁獨家經營豆豉,深受百姓喜愛。都督若要謝我,何不擴大作坊,使其不至失傳。」閻都督含笑點頭。
從此,豆豉不僅洪州,而且行銷大江南北,至今不衰

【豆豉的營養】
中醫學認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發汗解表、清熱透疹、寬中除煩、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頭痛、胸悶煩嘔、傷寒寒熱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的營養價值較高,與常見的高營養價值的食品相比毫不遜色。它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E的含量甚至高於其他食物。

【豆豉山蘇】
材料: 山蘇約300g、 蒜頭5顆
調味料: 金豆豉1大匙、 油1.5大匙、 米酒1大匙
作法:
1.山蘇切好,蒜頭拍碎備用。
2.起油鍋將蒜頭爆香後加入豆豉炒香,加入切好山蘇、米酒,約拌炒1分鐘即可。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628/17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