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人體三大通道最怕堵

    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總有人出現反覆感冒、腰酸背疼、疲勞乏力、便秘等症狀,同時,得心臟病、腦血栓、癌症的人也逐漸多了。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一個「堵」字有關。

 日前,多位中西醫學專家一致向《生命時報》記者表示,在我們的身體裏有三條主要的大通道:血管、經絡和腸道,其中任何一條發生「堵塞」,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三大通道"堵"不得

    「血管對於人體,就像交通運輸對於一個國家一樣重要。」全國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教授洪昭光對《生命時報》記者說,生命活動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新陳代謝,吸收氧氣、營養物質,排出二氧化碳等廢物,從而保證全身器官的連續工作,這個過程一秒鐘都不能停頓。導致這個過程停頓的殺手最重要的就是血栓。

    「血栓是血管里的罪犯,堵到哪裏,就會造成哪裏的器官損傷。」洪昭光教授認為,血栓若堵在腦血管中,可使腦細胞壞死,輕者發生腔隙性腦梗,重者出現偏癱、失語、昏迷,甚至猝死;堵在冠狀動脈,可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嚴重者可發生心跳驟停;堵在周圍動脈血管中,患者會出現下肢間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壞疽而截肢。血栓若堵在小腸、腎臟等部位,還可引發腸壞死、腎栓塞等。

    人體有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竅,這些都靠經絡連接。經絡實際上是以神經、循環系統為主體,同時包括淋巴、結締組織及細胞間隙等多種組織的核心網絡系統。

    經絡的一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運行血氣。國家第四批帶徒名老中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前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院長谷世喆教授表示,如果經絡閉阻,那麼血氣自然運行不暢。中醫里講,有12條經脈通過人體的重要臟器,比如手少陰心經通過心臟,足少陽膽經通過肝膽。一旦這些經絡被「堵」,相應的臟器就會受損。「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指的就是這個道理。」堵了,輕則腰酸背痛、渾身乏力,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痛經;重則導致嘴歪眼斜、半身不遂等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還會引發惡性腫瘤。

    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院士、北京世紀壇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羅成華稱:「腸道這個通道,可以理解成人體的'加油站'和'下水道',我們所吃進去的各種食物的營養在這裏分解、吸收,剩下的殘渣也從這裏被排出體外。」

    如果腸道發生堵塞,大便長期滯留在腸道內,毒素會被再次吸收,人會沒有精神、臉上長痘、膚色暗沉,同時毒素刺激腸壁,還會直接導致腫瘤發病率的增高。便秘甚至可能要人命。醫學界有一個詞叫做"衛生間事件",上廁所時長時間屏氣、用勁過猛,會使血壓急劇上升,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甚至猝死。近兩年的研究還發現,便秘會對免疫代謝造成影響,比如女性月經失調、內分泌紊亂。另外,還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總便秘的人會表現出急躁、焦慮的情緒,長此以往會導致抑鬱。

    不良習慣給你添「堵」

    採訪中專家們表示,導致這三大通道"堵塞"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遺傳、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以下三個不良習慣大大提高了"堵塞"的風險。

    抽煙喝酒、胡吃海塞、晝夜顛倒、從不鍛煉,這是許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洪昭光教授認為,多數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都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緩慢發展的病理過程,起源於少年,植根在青年,發展在中年,發病在老年。而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增高的風險會明顯加快這個過程。斑塊破裂則會使血栓在數十分鐘、數小時內使血管完全堵塞。

    經絡閉阻也與不良生活方式直接相關。谷世喆教授稱,長期處於無規律的生活之中,血氣無法得到滋養,就會出現運行問題,快了、慢了或者離開軌道了,都會導致疾病發生。

    不良情緒也是直接導致通道"堵塞"的重要原因。有數據顯示,北京200個猝死的病人中,50%的人24小時內生氣、着急、情緒低落,25%的人死前半小時內曾着急、生氣。中醫更是認為,情致變化會直接影響血氣運行,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就是典型代表。

    「定時排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卻總是被大家忽視的習慣。」羅成華說。在引發便秘的原因中,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佔了很大比例。很多人忙起來,經常會錯過這寶貴的便意。便意一旦錯過,定時排便就會被打亂。

  如何疏通「堵塞」

    什麼人最易「堵」呢?拿血管來說,三類人是動脈血栓的高危患者:既往發生過血管事件、高血壓、血脂異常的人,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具有遺傳因素的人群,包括年齡、性別等因素。經絡不通則容易出現在老人、孩子及長期加班者中。便秘的人群集中在女性和老人中,與男性相比,女性患便秘的人數多出了2倍。

    採訪最後,谷世喆教授表示,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其實很簡單:起居有時、勞逸結合,三餐定時,適量運動,只要從現在開始調整,一切都來得及。

    要學會管理情緒。如果改變不了事情本身,就改變對待事情的態度;積極、樂觀地發現事物美好的方面;只看自己擁有的,不看自己沒有的。

    此外,以上疾病在症狀較輕時都能控制,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這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624/13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