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神秘高人,泄露給有緣人的天機!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成佛得道?

1

認識「天人合一律」:

「天」是指上界、整體,乃至宇宙。「天人合一律」是指人與宇宙是一體的,都是從同一本性里變現出來的。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間有什麼,人體也有什麼,完全是對應的。宇宙是由陰陽兩大物質組合而成的,人體也是如此;宇宙是由五行相互生克的,

人體也是如此;宇宙是在永不停息地變化,

人體也是如此;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不生不滅的,

人體也是不生不滅的;宇宙是按照八大規律運行的,

人體也是如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動調控的,

人體也是如此;宇宙是無限的,

人體也是無限的;

宇宙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過程的循環變化,

人體也要經過生、老、病、死四個過程的循環變化。

宇宙中有什麼,人體中也有什麼,

宇宙中有各大星系,人體中有各個臟腑;

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球,人體中有無數的細胞;

宇宙的信息無處不在,人體發出的信息也無處不在;

宇宙信息具有穿透性、儲存性、無限性、全息性、傳遞性、自動調諧性、陰陽互根性、相互作用性等等,人體也完全具備這一切。

因為宇宙是一個整體,所有的星球星系及萬事萬物都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人體是一個小宇宙,眾生如同人體裏的各個細胞,各大星系相當於人體裏的各個臟腑。當天體或地球小範圍發生某種變化的時候,人體也同樣會產生某種局部的變化和感應。

2

天人合一律的啟示和應用: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宇宙是一個整體,萬事萬物及我們人類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分子,我們只有在整體的生存下才能得到生存。那麼,可以得出這樣一些結論:

3

越是執着自我和自我見解的人:

其心就離這個整體越遠。越是背離這個整體,其生命層次越是趨於下旋,其生命層次也就越低,同時受到宇宙規律懲罰的比率也就越大。

4

越是忘我無我的人:

其心越靠近宇宙這個整體和本性,則容易把自己入這個宇宙的整體,其生命層次也就越趨於上旋,其生命層次也就越高,在順應規律的過程中,同時也得到規律最大限度的保護。

5

我們修行人要想成佛得道,其實就是回歸到這個宇宙整體的本性之中,當你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你就融入了本性。只要你能把自己融入本性,你必然成佛得道!

所以,「天人合一律」明示了我們成佛得道的天機和捷徑,就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了。

6

明白了這些道理後,我們自己應該如何來修心呢?修行就是改習氣,改不符合違背宇宙本性的習氣,使自己的心逐漸趨向整體化,淡漠個性化,最後達到「清靜無為」,「如如不動」。怎樣才能達到清靜無為,如如不動呢?首先要斷除「分別心」。因為宇宙本性里是沒有分別的,你只要還有是非對錯,好壞善惡的「分別心」,你就不能把自己融入宇宙這個整體中,就不可能達到天人合一。當你沒有了任何分別心時,你就自然融入了宇宙,融入了本性,自然而然地成佛得道了!

7

明白了這些道理後,我們應該如何來修煉呢?在打坐時,觀想自己的身體無限地向四外擴大,最後擴大到無我的境界,身體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宇宙,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進入了忘我無我的狀態。

在這種無為的狀態下,你可以像宇宙本性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神通神變,顯現出宇宙本性的無限妙用。

8

天機告訴我們:人體本來與宇宙就是同體的,只要你一切順其自然就能達到天人合一,人如果能達到忘我無我,就可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就可以自然回歸和成佛。

但人們非要顯示自我,非要分別是非對錯,非要雜念叢生,非要心不清靜,非要攀緣執着。

因此,才不能達到天人合一,才不能回歸本性和成佛得道。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改正這些不合道的習氣,使自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可自然成佛得道!

9

如何回歸自性、本性?修行人要想回歸本性,成佛得道,應該向內找那個無形無相的本性。

但是很多修行人,總是迷惑顛倒地心外求法。由於方向的錯誤,所以找了無量劫,到現在還沒有回歸本性。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

那麼回歸「本性」的秘決是什麼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然是道法自然,那麼,如果我們能真正達到清靜無為,一切順其自然,不要人為地去做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使自己放鬆下來,心平靜下來,把自己放空,使自己融入宇宙這個整體之中,宇宙是永恆的,那麼,你只要能時刻把自己融入宇宙整體之中,你也必然達到永恆。這就是回歸和進入「本性」的奧秘和天機!

俗話說:「說着容易做着難」。難在何處?難就難在人們總是「執着」自我和自我的見解。內心放不下自己的一切,總是執着「有我」有為」,「動而不靜」!

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無益的,不僅徒勞無益,越有為,反而使自己離本性越遠,能量越低,其生命層次越下降。如果,修行人能夠順其自然,清靜無為,心不動念,則不造業。不造業,則自然回歸了「本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佛塵禪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