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異域美食:法國鵝肝大如椰

法國鵝肝,入口即化,好比來自情人溫柔的吻,細膩、柔和、甜美,在舌尖化開,沁入你的心肺,滑進你的五臟,頭腦中還會生出與奢華、昂貴、浪漫相關的美好情感。感受這浪漫的「吻」,無需前往法國,在東莞,你也可以品嘗到正宗的鵝肝佳肴。

         名菜志

         不嘗鵝肝不算吃過法國菜

         稱鵝肝為貴族食品一點也不誇張。在法語中鵝肝為「FoieGras」,「Gras」這個字代表的意思就是「頂級」的意思。鵝肝的珍貴程度等同於中餐的魚翅、海參,沒嘗鵝肝就不能算是真正吃過法國菜。

         吃鵝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埃及,那時人們已經發現野鵝在遷徙之前會吃大量的食物,而在這段時間捕獲的野鵝味道最為鮮美。人們馬上想到了強行餵食,把飼料灌入到鵝體內,以催肥它的內臟。這種辦法從埃及傳到了羅馬,繼而又傳到法國。

         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進貢至宮廷獻給國王品嘗,深受國王的喜愛,從此鵝肝聲名大噪,一舉奠定了高貴珍饈的不凡地位。

         搜食記

         被「填鴨法」催大的鵝肝

         東莞不少西餐廳都有供應鵝肝的菜式。位於厚街大道的香扒屋西餐廳,就能提供高品質的法國美食,鵝肝自是「鎮店之寶」。在這裏不僅能吃到地道的香煎鵝肝,還有餐廳別具匠心炮製而出的鵝肝醬。

         餐廳老闆張先生介紹,最著名的鵝肝出自法國西南部和斯特拉斯堡。法國鵝肝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體積比一般的鵝肝要大。根據法國著名的美食百科全書的定義,鵝肝是「用特殊辦法餵肥的鵝或鴨的肝臟。」所謂的特殊辦法,是用混合了麥、玉米、脂肪和鹽為主的飼料進行「填鴨式」餵養,每天填塞至少1公斤的飼料,時間長達至少4周,直到鵝的肝被撐大為止,這些鵝肝一般重達700克至900克。目前法國鵝肝不一定需從法國進口,山東、雲南等地已能製作出優良的鵝肝,價格也比從法國進口的便宜。

         張先生介紹,選擇好的鵝肝,首先看其顏色。優質的鵝肝顏色是呈現象牙色或淡淡的黃色,透着一絲絲的鮮紅色的筋。很硬很結實,但摸上去感覺很光滑。保存鵝肝也是重要的環節。常溫底下,新鮮鵝肝只能保持24小時,因而鵝肝被摘取出來後,要儘快讓它急凍,保存溫度在0℃到2℃之間。

         廚房秀

         外脆內軟是最高境界

         超哥是香扒屋的大廚,烹煮法國餐已有十多年的經驗。超哥介紹,鵝肝一般分熱吃和冷吃兩種,熱食一般取整塊肥鵝肝,經過白蘭地酒等多種調料的醃製後,或煎或烤或蒸。冷吃一般是將肥鵝肝去血筋後攪碎製成泥狀,稱之為鵝肝醬,它並不是糊醬類的調味料,而是類似「糕」或「凍」的形態。

         超哥展示了他煎鵝肝的秘技,先用猛火將平底鍋那用來煎食物的一面烘熱,然後才放進片狀的鵝肝,這樣可讓鵝肝更快速地被煎熟。瞬時間,鵝肝就散發出一種特別誘人的獨特香味,那是鵝肝富含的一種油脂甘味的「穀氨酸」散發出的,在加熱至35℃的時候,其脂肪即開始融化。煎鵝肝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鵝肝煎得外皮爽脆而內里柔軟;其間,火候掌握則是最大考驗。

         鵝肝醬的做法相對複雜。先用白蘭地、波特酒、松露以及黑胡椒,把鵝肝浸泡一天的時間。然後把鵝肝搗碎成泥狀,用錫紙包裹着蒸熟。待冷卻後放入冰箱冷凍,食用時切片即成。

         舌體驗

         十分綿軟 些許腥膻

         當一個經冷藏、完整的鵝肝呈現在眼前時,其大小真讓我吃驚,足足有一個椰子般大小,重達2斤,帶有淺淺粉紅的象牙色,嬌嫩欲滴的樣子。僅僅一個肝內臟就如此巨大,可想而知,鵝的體型是如何的龐大了。

         龐然大物,現於盤上時已是袖珍之物。薄薄的鵝肝,被煎成咖啡色的顏色,外皮有點焦脆之感。蘸上特備的提子紅酒汁,咬一口,外皮爽脆,但內里綿軟,而且無需咀嚼,瞬時融化於口,如軟泥般柔嫩細緻、唇齒留香。

         鵝肝醬需搭配着法式麵包吃用,與煎鵝肝的口感很不一樣,蛋黃色的鵝肝醬,像牛油一般柔軟細滑,啖一口,濃郁的白蘭地酒味滲透着唇齒間的每一個細胞,又夾雜着獨特的些許腥膻之味,餘味無窮的感覺勾起味蕾的無限欲望。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122/11773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