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從海外華人反美遊行看中共打天下的第二條戰線

—溫故知新

凡是了解中共奪權歷史的人,看到今天的中共血腥旗幟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發動華人反美遊行,都會想到中共當年在國民黨統治區建立的「第二條戰線」。當年,中共建立這「第二條戰線」,配合中共「第一戰線」的槍炮刺刀,佔領了全中國。今天,中共全力追趕美國的陸海空和空間軍事力量,潛艇數量甚至已經超過美國,其與美國爭奪天下的綿里藏刀技倆,路人皆知。面對今天中共的這第一條戰線,人們很自然地會思考中共在西方世界的「第二條戰線」。

以下是中共網站刊載的「第二條戰線」部分史料。
    
    
    一,
    
    反蔣第二條戰線的形成和發展
    
    
      (一)第二條戰線形成的社會原因
    
      第二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後,中國境內出現了兩條戰線:第一條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反對國民黨軍隊的軍事鬥爭戰線;第二條戰線是1946年到1947年5月間,在國民黨統治區形成了學生運動、工農運動和各階層人民的鬥爭匯合在一起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民主運動。
    
      全面內戰爆發以後,蔣介石原以為依靠優勢兵力和美國的支援,用「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消滅共產黨,但事與願違。由於軍事上的慘敗,在經濟、政治上也陷入嚴重的危機。蔣介石為克服經濟危機,為維持發動全面內戰的巨額戰爭費用,一是不惜出賣國家主權,以換取美國的大量物資和貸款;二是對國統區人民實行橫徵暴斂、強取豪奪;三是濫發鈔票。到1947年,國民黨政府的財政赤字占財政預算的83%。為彌補赤字,財政部在上海的五家印鈔廠全部開動,仍不能滿足需要,只好到美國、英國去印製,由飛機空運回國。1947年的法幣發行量為1946年的5倍。這種濫印鈔票的愚蠢之舉,又引發了物價的飛漲和貨幣的急劇貶值。100元法幣在1933年尚可買到兩頭牛,到1946年只能買到一隻雞蛋,到1947年只夠買三分之一盒火柴。「信封貼在郵票上」,就是當時這種情況的生動寫照。金融危機不僅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下降,也使民族工商業受到極大摧殘,造成大批人員失業,廣大農民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蔣介石就是這樣地將全國各階層人民推向了飢餓和死亡的深淵,「迫使全國各階層人民團結起來,同蔣介石反動政府作你死我活的鬥爭」,「除此以外,再無出路。」
    
      政治上,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在抗戰勝利後,加緊了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侵略和壓迫;蔣介石出於反共、獨裁的需要,不藉以賣國來換取美國的支持與歡心。從1946年11月起,美國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美國攫取了從陸地到海上、從空中到地下,從政治到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權,國民黨統治區進一步殖民地化,美軍在中國的橫行胡為,更激起了一切有愛國心的中國人的公憤,使廣大人民更看清了蔣介石獨裁、內戰、賣國三位一體的反動政策,使蔣介石「在政治上變得毫無威信,毫無力量」。
    
      (二)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與發展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中央根據軍事、政治、經濟的變化,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一個新的全國範圍內的大革命高潮即將到來。為了加強對國統區工作的領導和組織,以適應鬥爭形勢的需要,中央指示各地黨組織,選派一批適宜的幹部到大城市去開展職工、學生、青年及婦女運動並進行統戰工作;同時,於1946年底;中共中央改組了中央城工部,由周恩來兼任城工部部長,李維漢任副部長,下設黨務、統戰、農村、文教、頑軍五個組。規定其任務是:「在中央規定的方針下,研討與經管蔣管區的一切工作、(包括工、農、青、婦),並訓練這一工作的幹部。」隨後,各中央局和有關區黨委按照中央的要求也相繼成立了城工部,為開闢第二條戰線進行了組織準備。上述舉措,為第二條戰線的形成、發展,起了強有力的推動、指導作用。
    
      1.學生反美抗暴運動。1946年12月24日傍晚,發生了美軍強姦北大女學生沈祟的嚴重事件。12月26日,北平三家報紙報道了事實真相。國民黨當局不僅不保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尊嚴,反而通過中央社為美軍辯解,說什麼「酒後失檢,各國在所難免」,甚至還誣衊受害者「似非良家婦女」。頓時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憤怒。北大愛國學生義憤填膺,高呼:「涼血的才不憤怒,奴性的才不反抗」,「美軍必須滾蛋」。12月30日,北大、清華、燕京等高校5000多學生聯合舉行抗議美軍暴行的大遊行。學生們貼標語、散傳單,高呼:「美軍退出中國」、「維護主權獨立」並在美軍肇事地點東單操場,召開群眾大會,控訴美軍暴行。運動迅速擴展到全國。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廣州、台北等地的學生紛紛舉行集會、罷課或示威遊行。全國參加罷課、示威遊行和各種抗議活動達50萬人。其聲勢之浩大,規模之壯觀,影響之廣遠,遠遠超過了「一二·九」運動。這次抗暴鬥爭得到全國各界的大力支持。北平、上海、天津等地的許多教授、學者、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各黨派、團體紛紛起來支持學生反美愛國鬥爭。這是全面內戰爆發後,在國民黨統治區學生進行反美反蔣的第一炮,標誌着國統區人民鬥爭新高潮的到來。
    
      2.「五二○」運動。1947年2月9日,上海第三百貨業工會邀請上海各界代表在勸工大樓召開「愛用國貨、抵制美貨」運動籌備大會。國民黨特務進行破壞行兇,當場打死該工會的梁仁達,打傷100餘人,製造了「二九」慘案。2月中旬,國民黨又在北平進行全市大搜捕,非法搜捕了各界人士和學生2000多人。5月,在中共中央領導下,特別是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靈活運用鬥爭策略,愛國學生又掀起了一場比抗暴鬥爭聲勢更加浩大的反飢餓、反內戰運動。國民黨政府下令禁止10人以上的請願和一切罷工、罷課、示威遊行。蔣介石發表談話,聲稱將對學生「採取緊急處置,作有效之制裁」。但是愛國學生沒有屈服。
    
      5月20日,在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5000餘名學生衝破憲警阻攔,高舉「京滬蘇杭十六所專科以上學校學生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的旗幟走上街頭,呼喊「反飢餓」、「反內戰」等口號,向國民黨政府和國民參政會請願。遊行隊伍走到珠江路時,遭到了手持鐵棒、木棍、皮鞭的憲警特務的毒打,造成重傷20人,20多人被捕。在國府路口,遊行學生高唱《團結就是力量》的歌曲冒雨和軍警對峙達六小時之久。這就是震諒中外的「五二○」慘案。同一天,北平學生1萬5千人高舉着「華北學生北平區反飢餓反內戰大遊行」的橫幅,示威遊行五小時,結束後返回北大紅樓廣場舉行大會,決定6月2日為反內戰日,號召全國學生屆時遊行示威。在天津,南開、北洋兩校學生也舉行了遊行,途中遭到特務毆打,多人受傷。「五二○」大示威遊行之後,反飢餓、反內戰的群眾運動迅速擴展到全國六十多個大中城市,持續一個多月,有近百萬名學生參加了罷課、遊行等各種形式的鬥爭,形成了反對美蔣鬥爭的新高潮。
    
      「五二○」運動在政治上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國民黨反動派。「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口號的提出,把經濟鬥爭、生活鬥爭上升到政治鬥爭,規模也從分散的小型鬥爭集中為全國性的反美反蔣鬥爭。無論從性質或規模上看,都已有了質的變化,從而標誌着「五二○」以後的學生運動已成為反對國民黨政府鬥爭的一條戰線。在國統區形成的以學生運動為先鋒、各階層人民參加的反蔣愛國運動,到1947年上半年匯聚成強大的愛國民主運動,構成了反蔣的第二條戰線。迫使蔣介石必須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統區人民兩條戰線上作戰,使蔣介石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圍之中。
    
    (轉自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網站)
    
    
    
    二,
    
    
    鞏固黨在大後方及敵占區的秘密組織
    
     
     (一九四○年十月一日)


     自從中央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五發出鞏固黨的決定(注【這裏所說的鞏固黨的時期,指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鞏固黨的決定》以後的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自抗戰以後,特別是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五日中央發出《關於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以後,黨的組織在短期內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不少黨的組織很不鞏固。為此,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鞏固黨的決定,指出:在鞏固黨的時期內,黨的發展一般應該停止;詳細審查黨員成分,清刷混入黨內的異己分子(地主、富農、商人)、投機。分子,以及敵探奸細,加強黨的保衛工作和秘密工作;加強黨內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階級教育和黨的教育,特別要加強對黨的各級幹部的教育;加強黨的紀律性,嚴密黨的隊伍,把黨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以反對國內投降分裂的危險,引導抗戰到最後的徹底的勝利。--第157、203頁。】)一年多來,我們黨在大後方及敵占區的組織的鞏固工作,應該說是有成績的。各地及時撤退了一些已經暴露的幹部,黨員開始深入到社會內部去,初步地整理了組織(編支部、淘汰不良分子),加強了黨的教育工作。但是,這些秘密黨組織能否說已經鞏固了呢?還遠不能這樣說。中央檢查了幾個省委的工作以後,認為大後方和敵占區黨的秘密組織一般說來還極不鞏固。在鞏固黨的方面,很多地方還沒有把握住最重要的工作。那末,什麼工作是鞏固黨的最重要的工作,做到了哪幾件事才能使黨鞏固起來呢?
    
      肅清內奸和防止內奸
    
      目前鞏固黨的秘密組織的最重要的工作,是肅清內奸和防止內奸。因為無論日本帝國主義、漢奸,或者反共的國民黨頑固派,它們用來反對共產黨的主要方法,都是派遣或收買內奸,使他們隱藏於我們黨內,只要時機一到,就會立刻進行破壞,並且企圖把我們一網打盡。他們的這種陰謀,是一直在進行着的。今天許多地方黨內肯定還潛伏着內奸、而且為數不少。對此,我們黨的許多同志還沒有警惕,還沒有把肅清內奸和防止內奸作為鞏固秘密黨組織的最重要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談不上把秘密黨組織鞏固起來。這是因為,不管你秘密工作做得如何好,不管你如何得到了社會的掩護,不管你統一戰線工作和群眾工作做得如何好,不管你馬列主義學得好多,只要黨內藏着內奸,只要機關里坐着內奸,他們一動手,我們的所有成績都會喪失,黨的組織就會被打垮。內戰時期,上海及各省秘密黨被破壞的痛苦經驗,不正是如此嗎?因此,不僅是目前而且是將來,鞏固秘密黨組織的第一位工作,就是肅清內奸和防止內奸。
    
      保證領導機關的安全
    
      保證領導機關的安全,是鞏固黨的秘密組織的重要工作之一。這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從黨的組織來說,我們秘密黨的組織是由兩部分人組成的:一部分是直接深入社會,在群眾中活動着的黨員;一部分是專做黨的工作的幹部,就是各級領導機關。這兩部分人是不能缺一的。但是,幹部和領導機關工作的好壞,以及他們是否安全,具有決定意義。在許多場合,領導機關因被破壞而不存在時,雖然有黨員,也常常會減低作用,或者沒有作用,甚至黨的組織完全垮台。這種事實很多,例如十年內戰後期,在白區(注【白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對國民黨統治區域的稱呼。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域內建立的組織,當時稱白區黨。黨的組織及其所領導的群眾組織稱為白區組織。由於嚴重的白色恐怖,這些組織不得不主要從事秘密工作。--第16、25、37、188、205、233、362頁。】)許多省份和上海企業中都是如此。在相反的情形之下,即使黨員很少,甚至沒有黨員,只要當地還有領導機關或個別領導幹部,在客觀形勢順利時,領導方法正確,就不難建立黨、擴大黨。這種事實也有過,例如一二九運動(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愛國示威遊行,提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遭到國民黨政府的鎮壓。次日,北平各校學生宣佈總罷課。十六日,學生和市民一萬餘人,再度舉行示威遊行,全國人民紛紛響應,形成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這個運動,歷史上統稱為一二九運動。--第180、205頁。】)以前的平津,只有二三十名黨員,農村黨員與組織失掉了聯繫,但是作為北方黨的領導機關的河北省委還保存着,所以客觀形勢一改變,就能把一二九運動領導起來,黨的組織很快地擴大了,後來創造了抗戰以前國民黨區域最大的黨。因此,從黨的組織上來說,要保證黨的安全,首先就要保證黨的領導機關的安全。
      從階級敵人破壞我們黨的陰謀來說,他們企圖殘殺破壞的,首先就是共產黨的幹部和各地黨的領導機關。他們派遣和收買內奸的目的,主要也是為了偵察黨的領導幹部,混進黨的領導機關,以便他們一聲令下,將當地黨的組織自上而下地一網打盡。因此,要防備階級敵人的襲擊,領導機關必須首先而且特別提高警惕。
      那末,如何保證領導機關的安全呢?
      首先,必須審查和肅清隱藏在領導機關的內奸,並且經常防止內奸混入。對於領導機關的每個人,自領導者直到煮飯的工作人員,都要經過徹底的慎重的審查,保證黨的領導機關內沒有一個未經審查或來歷不明的不可靠分子。每個工作人員都要了解這種審查的意義,而樂於接受黨的審查。
      其次,既須把秘密工作做好,又須真正取得社會上可靠的掩護。做好秘密工作,就要嚴格遵守中央及省委規定的秘密工作條例,去掉那些惟恐別人不知或者使人一望而知的「共產派頭」。取得社會上可靠的掩護,就要獲得社會職業,並力求持久。必須懂得,沒有真實可靠的公開合法的社會掩護,就不能保證秘密黨組織幹部的長期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獲得和保持社會職業並不比革命工作次要些。
      我們強調保證領導機關的安全,決不是說可以忽視下層組織的安全。下層組織被破壞,也會影響到領導機關的安全。
    
      黨員的質量重於數量
    
      為什麼要鄭重地提出黨員的質量重於數量這個問題?   第一,因為在敵占區、大後方的黨組織是秘密的。一方面,黨處在日本帝國主義和地主資產階級直接統治之下,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受到武力的壓迫、政治的誘惑、奸細的破壞,經常處於嚴重的被突然襲擊的狀態。另一方面,黨在與敵對勢力的鬥爭中,不像八路軍、新四軍所在地的黨,有武裝力量可以自衛,僅僅是依靠員革命意志的堅定,黨的織織的嚴密,黨與群眾的聯繫。在這種狀況下,如果黨員的政治質量不高,如果黨內混入了內奸,那就不能與敵對勢力作殘酷的鬥爭。我們在全黨範圍內提出黨員的質量應重於數量,那末,在敵占區及大後方,這個方針就更為重要,更應嚴肅對待。
      第二,現在大後方的黨員已經有了相當的數量,我們的方針,不再是以發展為主,而是以鞏固為主。
      第三,今天大後方的黨組織一般說來還是極不鞏固的,許多地方的黨員的質量還不高。在敵占區雖然有無數黨員具備着反抗日寇的英勇氣概和共產主義的堅定性,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黨員質量不高。大後方的黨員大多數是在抗戰初期入黨的,遇到政治局勢逆轉,或者受到某些誘惑,有些人就容易動搖。雖然這種情況在革命運動中是不可免的,而且其原因在於抗戰初期吸收黨員時有些地方的同志缺乏政治經驗,但是,應該說,我們領導機關缺乏應有的注意,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強調提高黨員的質量,並不是說大後方的黨不要發展了。現在大後方的黨組織,有的地方黨員太多,有的地方黨員還太少。黨員多的地方,一個「保」( 注【參見本書注(192)。--第207頁。】)或一個村莊有幾十甚至上百名黨員,其中不少人並不工作,也不開會。這樣的組織,實在既不精幹隱蔽,又不起大的作用,寧可縮小些。那些不願開會不願工作的人,不必強迫他們退黨,也不要開除他們的黨籍,實際上可以把他們當作黨的同情者。這樣整理的結果,雖然黨員數量減少,但是質量提高了,秘密工作會做得更好些,領導幹部的精力會更集中些。這是合乎精幹隱蔽的政策的。許多地方現在還沒有黨員或黨員很少,那就應該發展黨員。但是發展黨員時,要避免過去的缺點,而着重注意質量。不必要求大後方農村內每個「保」都有支部,但是每個「聯保」要有一兩個支部。支部人數不求多,五人左右至多十人。現在大後方發展黨員,主要看當地組織開展工作是否需要。如果當地組織已經太大了,那末,即使有條件入黨的農民,也不必急於吸收入黨,盡可使他們做黨外同情者。只要客觀環境一變,黨需要發展黨員時,這些同情者隨時可以吸收為黨員的。
      提高質量不僅僅是洗刷落後分子,還必須加強黨內的教育。每個幹部,每個黨員,都要經常閱讀黨出版的書報或其他進步的書報,增加知識,自修深造,在政治上不斷提高自己。不識字的黨員,要把識字讀書提高文化作為對革命的責任。如果大後方、敵占區的黨員人人都照這樣做,定下一個長期學習的計劃,則幾年之後會造就成千成萬政治上相當高明的幹部。這雖然不是黨員數量上的發展,但這種質量上的提高,遠勝於數量上的發展。培養這樣成千成萬的幹部,並且能夠保存下來;使用到革命決戰關頭,實在是無敵的力量。
    
      把嚴密黨的內部與開展黨外群眾工作聯繫起來
    
      嚴密黨的內部還只是鞏固黨的一個方面,開展黨外群眾工作,也是鞏固黨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決不能說,與群眾毫無聯繫而孤立於社會的黨組織可以稱之為鞏固的黨組織。沒有黨外上層和下層的群眾工作,決不能保證秘密黨的安全。十年內戰時期白區黨的重要教訓之一,就是因為沒有正確了解秘密工作與公開工作的聯繫及其區別,因此黨外的群眾工作沒有儘量地開展,已經建立了的黨外群眾工作又不能正確地發揮作用,而使許多地方的群眾工作完全垮台。黨外工作垮台的結果,不能不使黨的秘密組織因缺乏外層的掩護而暴露,最後必然使秘密組織遭受打擊。這個痛苦的經驗,應該成為現在秘密黨的借鑑。正因為如此,所以中央一再指出:嚴密黨的內部和擴大黨與群眾的聯繫,是鞏固黨的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秘密黨的組織要埋頭苦幹,既須埋頭,又須苦幹,並不是埋頭不干。
      加強黨外的群眾工作,是否又要像內戰時期白區黨那樣,天天在工廠內、學校內、農村內找「鬥爭」呢?不是的。過去多次發動的那種既非群眾迫切需要又無勝利把握的鬥爭,非但今天不應該這樣做,過去也不應該這樣做。那種辦法已經證明是不能真正與群眾建立起聯繫的。黨與群眾的聯繫,不在於發動多少次鬥爭。在秘密黨的條件下,也不在於組織多少群眾團體和吸收多少會員(幾乎所有大的群眾團體現在都已遭受封閉),而在於黨員去做許多有益於群眾的社會公益事業。各種經濟的、文化的以及政治的公益事業,到處可以做,到處可以取得社會的援助。共產黨員是人群中最好的人,而去進行這種社會公益事業,也正是名副其實地成了社會上公認的好人。只要做幾次公益事業,就不僅能夠在社會上被勞動大眾所擁護,而且可以獲得中上層正派人士的同情,也使反共分子難於反對我們。這樣與勞動大眾和社會人士聯繫着,經過幾年的苦幹,難道還怕不能在群眾中產生好的影響,生下根來嗎?
      那末,在貪污勒索、民不聊生的情況下,當着某個地方的民眾起來反抗時,我們是否袖手旁觀?當然不是。共產黨員任何時候都應該站在民眾方面,反對黑暗勢力。但是,同時又必須注意任何一次民眾的鬥爭。我們應該幫助民眾來估計鬥爭雙方力量的對比,估計社會同情的程度,估計鬥爭前途的成敗,不僅不要去製造「鬥爭」,而且如果不能取得社會大多數人士贊助,孤軍獨戰,沒有勝利把握,就不應去輕試。
      應該承認,過去我們所了解的「鬥爭」,範圍實在太小了,今天應該把自己的認識從狹隘的範圍內解放出來。要認識到。一切社會公益事業如果做起來了,得到群眾的擁護,實際上就是一種鬥爭。因為爭取了群眾,爭取了中間人士,就是一種孤立頑固分子的鬥爭。
      最後,要想把黨外工作做得好,還必須懂得一個道理:群眾工作離不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離不開群眾工作。例如,某處鄉間,我們黨員聯絡地方上的正派紳士,排除萬難,辦了一個學校。這件事既是統一戰線(聯絡正派紳士),又是群眾工作(開辦了有益於民眾的學校,取得了民眾的信仰),而且又是一個斗爭(因為在排除萬難中孤立了破壞分子)。如果不聯絡正派紳士,就不容易辦成學校;如果沒有辦學校這個題目,就不便與正派紳士講統一戰線。所以統一戰線與群眾工作雖然有區別,同時又是互相聯繫的。簡單地說,黨外活動就是要把社會的上層工作和下層工作都做好,這兩者不能分開,而且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有了上層的推動,沒有不便利於下層工作的。
      如果秘密黨把黨的組織嚴密了,精幹了,隱蔽了,黨員的質量提高了,黨員的獨立工作能力養成了,那末,領導幹部就不必忙於應付機關的破壞,不必天天跑來跑去在黨內開會,而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和指導黨外活動。如果黨內是鞏固的,每個黨員又在社會上獲得地位而被公認為好人,這樣的地方黨組織才說得上是鞏固的。這樣的黨組織,才能完成中央所給的任務: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注【本文原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黨內刊物《共產黨人》第十一期,題為《鞏固秘密黨的幾個問題》。】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421/8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