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傳統茶里沒茶葉!韓國茶道真奇怪

 韓國的傳統茶和中國茶不同,韓國傳統茶里不放茶葉,但可以放幾百種材料。

  中國人一般不會在茶水裏加糖,但是韓國的傳統茶不是加糖就是加蜂蜜,沒有不甜的茶。「傳統茶」不用開水沖泡,而是將原料長時間浸泡、發酵或熬製而成。

  韓國傳統茶種類多,已經達到無物不能入茶的程度。比較常見的是五穀茶,像大麥茶、玉米茶等。藥草茶有五味子茶、百合茶、艾草茶、葛根茶、麥冬茶、當歸茶、桂皮茶等。水果幾乎無一例外都可以製成水果茶,包括大棗茶、核桃茶、蓮藕茶、青梅茶、柚子茶、柿子茶、橘皮茶、石榴茶等。

  拿近年比較流行的蔬菜茶來說,蔬菜茶的原料是茄子、辣椒、蘿蔔等,走的是純天然之路。這裏有兩種比較特殊的茶:

 

  一種是辣椒茶,選用中等辣度的青、紅椒絲作原料,適合體虛的人飲用;

 

  另一種是百年草茶,百年草是生長於韓國濟州島的一種仙人掌的果實,果實本身為粉紅色,因此茶的顏色也頗為鮮艷,且無色素,用這種仙人掌的果實製成的茶,能治療消化不良。

 

  辣椒茶和百年草茶都是熬煮後,再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發酵而成。茶端上來,一紅一綠,漂着玫瑰花瓣和松籽,煞是好看。

韓國人的飲茶史

  韓國人的飲茶史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時,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並流行於廣大民間,因而韓國的茶文化也就成為韓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在歷史上,韓國的茶文化也曾興盛一時,源遠流長。

  在中國的宋朝、元朝時期,全面學習中國茶文化的韓國茶文化,以韓國茶禮為中心,普遍流傳中國宋元時期的點茶。約在中國元代中葉後,中華茶文化進一步為韓國理解並接受,而眾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為時興、普及。www

 現在,每年5月25日為茶日,年年舉行茶文化祝祭。其主要內容有韓國茶道協會的傳統茶禮表演,韓國茶人聯合會的成人茶禮和高麗五行茶禮以及國仙流行新羅茶禮,陸羽品茶湯法等。

傳統茶禮講究多

  韓國茶禮源於中國古代的飲茶習俗,但並不是簡單的照搬、移植,而是把禪宗文化、儒家與道教的倫理道德以及韓國傳統禮節融會於一體所形成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新羅時期,韓國皇家的宗廟祭禮和佛教儀式中就運用了茶禮。

  在高麗時期,朝鮮半島已把茶禮貫徹於朝廷、官府、僧俗等階層。最初盛行點茶法,就是把膏茶磨成茶末兒後把湯罐里燒開的水倒進茶碗,用茶匙或茶筅攪拌成乳化狀後飲用的辦法。

  到高麗末期,有把茶葉泡在盛開水的茶罐里再飲的泡茶法。當時,高麗朝廷舉辦的茶禮大約有9種:

  (1)燃燈會,每年陰曆2月15日,在宮中康安殿的浮階里開的燃燈會舉行以下茶禮:如近侍官上茶,執禮官面向殿閣鞠躬,上酒飯時,執禮官都面向殿閣鞠躬勸酒飯,後人都隨這種禮。此後給太子以下的寺臣送茶,茶到,執禮官先贊拜,太子以下再拜,執禮官先贊飲,太子以下隨飲畢,揖讓。

  (2)八關會,即每年陰曆11月14日,在宮中儀鳳門階梯底下的浮階中開的八關會舉行如下茶禮:左側執禮官引太子和上公到洗手間洗手,如近侍官上茶,執禮官就面向殿閣鞠躬勸茶,如近侍官擺茶和飲食。也擺太子公侯伯及樞密兩階侍臣的茶飯,中階的侍臣站着就餐,然後近侍官上茶。此後,太子以下樞密侍臣都再拜,接茶飲畢後揖讓。

  (3)還有在11月15日舉行的茶禮:如近侍官上茶和飯菜,執禮官就面向殿閣鞠躬勸茶和飯菜,此後擺太子以下侍臣茶和飯菜差不多。

  (4)王問時,從側門入茶,面拜勸茶後放茶杯。迎北朝詔使儀式,在乾德殿舉行茶禮;

  (5)在祝賀太子誕生的儀式中,茶禮是在宮中廳幕里簡單舉行,賓主揖讓就座上茶;

  (6)在給太子分封的儀式中,茶禮在東宮門竹蓆上舉行;

  (7)分封王子、王姬的儀式中,在大觀殿舉行茶禮;

  (8)在公主出嫁時的儀式中,在宮中廳幕舉行茶禮;

  (9)宴請群臣的酒席的儀式中,在大觀殿舉行茶禮。

責任編輯: 李冬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916/5627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