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阿登戰役」——美軍二戰時最偉大戰役

1944年12月16日,「二戰」結束前西線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役「阿登戰役」爆發。這次發動攻擊的是一直節節敗退的德國人。「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致」,一名德國奧寧堡部隊的士兵後來回憶說。

阿登戰役發起初期,在德軍繁榮突然襲擊下,美軍淬不及防,遭受了重大損失。圖為戰役初期,勢如破竹的德國精銳部隊。

1944年12月16日,“二戰”結束前西線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役“阿登戰役”爆發。這次發動攻擊的是一直節節敗退的德國人。“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致”,一名德國奧寧堡部隊的士兵後來回憶說。他們以為能夠重現4年前席捲英法軍隊的情景,然而最終結果,卻是西線盟軍踏上了直搗柏林之路

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劃從1944年9月 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秘密地策劃。這個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的作戰計劃(主要內容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然後再轉頭來對付蘇聯),由希特拉親自設計,他試圖通過歐洲西線戰場的最後一次攻勢,迫使盟軍從德國本土撤出,重新奪回西線主動權。

這幾乎就是4年前曼斯坦因計劃的小型翻版。1940年,被盟軍公認為德軍最偉大將領之一的曼斯坦因元帥(當時他只是一位少將)制定了全然不同於德軍傳統的西線作戰方式(那是自毛奇和斯蒂芬計劃以來德軍對法國作戰的傳統思維,即通過內線調動兵力上的優勢擊敗對手,再將獲勝後的兵力調動之另一條戰線再次獲得兵力優勢)。

丘吉爾後來評價德軍的戰略意圖時分析道:“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計劃穿過阿登山脈進行大規模的突擊,在肩胛處切斷盟軍北方集團軍的彎曲的左臂。這一行動除規模較大和速度與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突襲普拉贊高原,切斷和破壞奧俄聯軍的迂迴運動,並突破其中央陣地。”

遺憾的是,這些分析都是馬後炮了。在丘吉爾的偉大著作《二戰回憶錄》中,他表示,當時他對德軍的判斷是一場“我們明知危險而又甘冒這種危險”。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德軍的進攻還是缺乏關注:“德軍第6黨衛裝甲軍是一支大家公認的勁旅……12月初那條戰線的戰鬥沉寂下去時,他暫時逃脫了我方情報部門的監視。”而此時統領英國軍隊的蒙哥馬利則更樂觀:“目前敵軍在所有戰線上都在打防禦戰;他們的處境已不可能使他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蒙哥馬利雖然沒有猜對前半部分,卻猜對了後半部分。“萊茵河衛兵”計劃是一種天才。然而現實卻很殘酷。德軍的當前實力遠不能和4年前相比。參與阿登戰役特種作戰的德軍特種作戰頭目斯科爾茲內回憶起希特拉接見他時說道:“我記得他說我們將在阿登部署6000門火炮,此外,德國空軍將派出約2000架飛機,其中包括許多新型噴氣機。”事實卻是,德軍選擇了在最惡劣的天氣發動進攻,因為那時盟軍的飛機不能起飛。

經驗豐富的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司令莫德爾元帥對希特拉的計劃深表憂慮,然而當11月3日兩人從希特拉的特使約德爾上將手中接過“萊茵河衛兵”詳細作戰計劃時,上面有希特拉的親筆字跡:“不得更改。”

命運已經決定了。

阿登戰役初期中大批美軍淪為德軍的戰俘。

希特拉此時已經罷免了與他意見不合的曼斯坦因。他試圖從東線抽掉部隊形成西線的部分局部優勢,突破阿登山區美軍霍奇斯將軍美軍第一集團軍和巴頓指揮的美國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之間85英里寬的薄弱防區。「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為此德國發佈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徵年齡從16~60歲,訓練時間只有短短不到兩個月。

12月16日拂曉進攻發起後,德軍迅速突破美軍防線。「德軍突破我軍防線達80公里,他們湧向突破口,就像洪水衝進被炸開的堤壩一樣。而美國人則沿所有道路向西拼命逃跑。」美國記者英格索爾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德國第5裝甲集團軍在第二天就成功地用一個鉗形攻勢包圍了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迫使美軍7000多人投降。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一切似乎預示着希特拉的計劃將要成功。

然而當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第47裝甲軍抵達公路交通樞紐巴斯托涅時,卻只留下戰鬥力不強的第26人民擲彈兵師攻打該城,主力第二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繞城繼續前進。至12月20日,德軍的進攻部隊已形成一支寬約100公里、縱深30~50公里的凸出部,並繼續向前推進。沒人能想到,巴斯托涅這個小城,會成為巴登戰役中的馬耳他。

對德軍的進攻,艾森豪威爾火速將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調往德軍尚未攻克但已經越過的巴斯托涅—聖維特一線增援。此後他迅速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一個最重要的命令,就是巴頓的美國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凸出部。「這隻烏龜已經把頭伸得太長了。」丘吉爾在給陸軍元帥史末茲的信中寫道。當德軍攻勢發動一周後,天氣好轉了。美國第8航空隊的戰鬥機重新遮蔽了西歐的天空。猛烈的轟炸迫使德軍裝甲部隊無法在白天活動。在巴頓第3集團軍和霍奇斯的第一集團軍的夾攻下,德軍在1月28日,被徹底趕回到原來的陣地。此時,那個在德軍共計潮流中孤立的礁石巴斯托涅仍然沒有被攻克。

儘管丘吉爾為英軍在此役中無所作為進行辯解,但他無法不盛讚美軍在巴登戰役中的英勇。「毫無疑問,這是美國人在戰爭中最偉大的一役,並且我相信,這將被認為是美國人永垂不朽的勝利。」◎蔡偉

大量的美軍裝備落入德軍手中,增強了德軍的作戰實力。

阿登戰役中被擊毀的德軍坦克

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北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802/5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