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李濠仲:「面對敗選」這題 柯文哲遠不及蔡英文

作者:
以369萬票落敗的柯文哲,開票夜敗選感言,自我打氣無可厚非,倒是無一對選舉結果(對手的勝利)公開在支持者面前表達肯認。柯文哲之後更將敗選檢討指向「制度不公」(沒有不在籍投票)、「年輕人」(投票率太低)和「民調操作」(選前特定民調機構打壓)等等,他的太太也持續透過臉書,發表對國民黨充滿怨念的「檢討文」。既然主帥如此,會有類似愛莉莎莎等柯粉網紅頻頻散播「作票風向」,直接攻擊台灣民主機制,也就不足為奇。

柯文哲一日戀居政壇,蔡英文就永遠會是他最鮮明的對照。(合成照片/攝影:張哲瑋、陳愷巨)

2012年大選前,根據2011年7月《遠見雜誌》調查,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執政滿意度正向評價雖有32.3%,負向評價卻高達55.1%。加上選前半年,蔡英文的民調幾乎已和馬英九平分秋色,基於上述條件,讓民進黨選民相信蔡英文有很大機會可以扳倒馬英九,民進黨即將再次執政。

但隔年1月開票結果出爐,滿心期待的民進黨支持者等到的卻是蔡英文以609萬票比689萬票落敗,輸了80萬票,得票少了5%。開票夜,競選總部外支持者哭成一片。比起2008年民進黨士氣最低迷一刻,謝長廷、蘇貞昌最後得票544萬,得票率41.5%,蔡英文皆有顯著成長,結果還是輸,對亟欲谷底翻身的黨來說,二度打擊不可謂小。

不過,當時對民進黨有兩件事頗為關鍵。首先是蔡英文發表了被稱為「台灣有史以來最有風度的敗選感言」,它在撫平支持者情緒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中一段蔡英文提到:「我們承認敗選,也願意接受台灣人民在這次選舉里所做的決定。我知道,很多支持者聽我這樣講或許會覺得心碎,可是在這裏,我們還是要恭喜馬總統…」。

當年蔡英文第一時間在支持者面前公開承認敗選,其彰顯台灣民主,更勝她之後經常被提到的「這一次,我們已經接近山頂,我們還差一哩路。」

「候選人公開承認敗選」,早已被視為民主鞏固的重要一環,美國這一傳統甚至可追溯到19世紀末,那正是美國民主選舉能持續走到今天的原因。2016年美國大選,希拉里明明得到比川普更多選票,只因為特殊選舉人團設計而落敗,她仍很快公開接受事實,說到:「我仍然相信美國,而且永遠都會相信。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我們就必須接受這個結果,然後展望未來。」公開承認敗選,等同於「肯認」對手的勝利,儘管人性上會很掙扎,但一個國家唯有「願意承認失敗的候選人」,國家的政局才得以穩健過度,以此裨益所有不同立場的選民。

當年蔡英文承認敗選,還同時宣佈辭去黨主席,而一場因敗選導致的內部風暴也跟着開始。民進黨雖然很快地洋洋灑灑列出敗選原因,包括「選民對民進黨執政信賴度不足」、「馬陣營打兩岸經濟恐嚇牌奏效」、「大規模行政資源介入選舉」、「選前企業家出面力挺馬英九」、「棄宋保馬效應發酵」、「選舉日期與過年只差一周,返鄉投票者減少」等六大因素,但這六大檢討馬上遭多位黨內同志圍剿,例如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游盈隆就說:「這樣的檢討報告,像小學生考試不及格,回家怕父母責怪,而將原因歸諸於考題太難、考試日期提前、老師閱卷標準太嚴,甚至是同學作弊,而不是自己不用功讀書。」那時的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也公開批評民進黨的檢討看不出「科學化」和「專業化」思維,罵的最大聲,正是前副總統呂秀蓮,她且毫不客氣直接衝着蔡英文。

民進黨「初步檢討報告」於是也成了各方檢討對象,還被說成「這不是在檢討民進黨,是在檢討國民黨」。沸沸揚揚月余,縱然不乏有人在傷口上灑鹽,卻也讓檢討別人,拉回到檢討自己。2015年,蔡英文出版新書《英派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提到2012年落敗,她曾不斷回想自己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無法爭取到多數人的認同,尤其「為什麼會輸80萬票?」。公開承認敗選、誠實檢討選舉失敗,前者是為了讓國家政局持穩走下去,後者則是讓一個黨(政治人物)有機會進化。2012年蔡英文「惜敗」到2016年捲土重來贏得勝利,這堂民主課,對台灣當然是有意義的。

而今,以369萬票落敗的柯文哲,開票夜敗選感言,自我打氣無可厚非,倒是無一對選舉結果(對手的勝利)公開在支持者面前表達肯認。柯文哲之後更將敗選檢討指向「制度不公」(沒有不在籍投票)、「年輕人」(投票率太低)和「民調操作」(選前特定民調機構打壓)等等,他的太太也持續透過臉書,發表對國民黨充滿怨念的「檢討文」。既然主帥如此,會有類似愛莉莎莎等柯粉網紅頻頻散播「作票風向」,直接攻擊台灣民主機制,也就不足為奇。

蔡英文將於520卸任,柯文哲已誓言再戰2028,無論柯文哲接下來走向如何,他一日戀居政壇,蔡英文就永遠會是他最鮮明的對照。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22/200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