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9件事改善「怕冷體質」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蓋被子不暖和,穿厚鞋襪也解決不了問題;就算進入溫暖的地方,手腳也要很久才能暖和過來。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主任醫師彭玉清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綜合科主任王勝強

手腳冰涼,到底是怎麼了?

手腳冰涼是臨床常見的問題,女性及老年人群尤其多見,非常困擾日常生活。

手腳冰涼,可提示陽虛、體寒、肝鬱

▶中醫認為,身體暖和靠的是身體裏的陽氣,冬天本就「陽氣內守,不易達四末」,如果身體存在「陽氣不足」的情況,就容易手腳冰涼。

▶還有一種解釋是,血脈得溫則行,遇寒則凝。寒氣凝滯於經脈,會使氣血運行受阻,不能充盈四肢,也會出現手腳冰涼。

▶除了虛、寒之外,肝鬱也可以導致手腳冰涼,表現為手腳只是摸上去涼,但自己不覺得冷,甚至臉上還紅撲撲的。肝主疏泄,肝鬱則氣滯。這種手腳冰涼不是能量不足,而是傳輸障礙所致。

手腳冰涼,多是身體在「自保」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人體遇冷之後,機體會啟動自我保護,血液自然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流向四肢的血量就會減少,導致手腳發冷。這種情況通常是正常的。

但如果近期內突然明顯怕冷,就要引起注意,甲狀腺功能減退、快速減肥貧血、下肢動脈硬化狹窄、糖尿病導致的外周神經病變、下丘腦功能紊亂等,都會讓人感覺怕冷。

中醫推薦9件事改善手腳冰涼

緩解手腳冰涼,最好先排查,看看是否為病理性因素所致。

如果排除了疾病隱患,在寒冷的冬天,做好以下9件事可以改善手腳冰涼的情況。

1

適當吃溫補的食物

比如牛羊肉,辛溫的蔥、胡椒等調味品;少吃西瓜、梨等水果;喝溫水,少碰冷飲和涼拌菜

2

做柔和的運動

動則生陽。可以依據個人愛好、體力強弱選擇運動方式,比如快步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冬天運動微微出汗即可,不推薦大汗淋漓。

3

陽光浴頭

陽光好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讓陽光曬到頭頂的百會穴,能加快血液循環,提升臟腑活力。

還可以曬曬背,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佈於後背,曬背能藉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可以一邊運動一邊曬;也可以在溫暖無風時打開窗子,在窗前曬半小時,但如果不開窗效果會大打折扣。

4

暖水浴足

泡腳的水溫不要超過40℃,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下肢寒涼的人,可以在水中加艾草花椒等。泡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不宜出大汗。

5

多睡點覺

冬天萬物冬藏,人也應適當多睡點覺,早睡晚起。經常心情不暢、手腳冰涼的人,更不建議熬夜。《黃帝內經》記載:「人臥則血歸於肝」,凌晨1點至3點肝經當令,此時睡好覺有助養肝血。

6

穿寬鬆的衣物

打底褲襪等緊身衣物,容易讓肢體末端血液循環不暢,出現手腳冰涼,應選寬鬆、舒適的衣物。

7

揉搓手腳心

經常揉搓手腳心,直到有熱感,可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溫暖手腳。

8

好好吃飯

食物攝入人體後,部分能量會轉化為熱能,用於保持體溫和供人體散熱。吃得太少,身體能量跟不上,會使人體氣血虧欠,導致四肢寒涼。

9

適當艾灸

艾灸是改善體寒不錯的方法。可在醫師指導下艾灸豐隆(位於小腿外膝眼和外踝連線的中點)、足三里(位於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方四橫指處)等穴位。

堵住寒氣入口,暖身效果翻倍

人體有些部位是「寒氣入口」,護好這些部位,暖身效果更佳。

入口一:腳底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足三陰經都起於足下,循行到腹部,對女性來說,保暖更需護好足部。

建議:穿長襪,不要光腳在地板上走,選擇有一定厚度、最好包裹住腳踝的鞋,並墊上鞋墊。

入口二:肚臍

肚臍,又名神闕穴,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肚臍受涼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

建議:穿高腰內褲和長褲,外出可以穿個小馬甲,注意防風、防涼。

入口三:嘴巴

飲食不當,如吃過多生冷冰品,致寒氣從口入。

建議:貪吃生冷食物,相當於在體內開了個「大冷庫」,冬天要少吃寒涼、油膩、生冷的食物。

入口四:脖子

脖子後面的大椎穴,是人體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重要穴位,大椎受寒,容易引起鼻塞等症狀。

建議:冬天可以穿個寬鬆的高領上衣,或者出門戴上圍巾和帽子,護住脖子人就不容易受寒。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3/199445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