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場同學聚會,我頓悟了中年人消失在朋友圈的真相

苦和累,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上個月,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同學來我們城市出差,許久未見的老同學們便組織了一場同學聚會。

年輕時的我們,雖然聚得少,但大家能通過朋友圈了解彼此的生活。

中年以後,越來越多的同學淡出了朋友圈。

這次短暫的相聚後,我終於看清了那麼多中年人消失在朋友圈的真相。

原來,歲月靜好多是理想,一地雞毛才是真實的生活。

鄭倩,曾是我們眼中的「大公主」,可現在她是同學中最操勞的一個。

鄭倩原生家庭條件好,父母都在國企上班,畢業後她也進了國企,嫁了個家境富裕的老公,生下一個女兒。

婚後多年,她過得舒服自在。不承想,兩年前丈夫投資失敗,血本無歸。

去年丈夫又不幸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由於不能正常上班,只能靠單位發的基本補貼,維持個人開銷。

為了讓一家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鄭倩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盤下小區門口的一家超市,並把父母接過來幫忙。

當她的日子在父母的幫襯下,稍有好轉時,母親卻不慎摔斷了腿,手術治療後需臥床休息兩個多月。

因為要照顧母親,鄭倩隔三岔五地向單位請假。後來,企業裁員,她的名字排在第一個。

接二連三的打擊,一度讓鄭倩寢食難安,差點抑鬱。

好在,小區剛來的物業經理是她的遠親,讓她去物業上班,雖然每個月的薪水不多,但方便照顧家裏。

盧思浩說:

成長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折,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

年輕時的心高氣傲,早已抵不過命運的刁難,你只能坦然接受,逆流而上。

當鄭倩騎着電動車風風火火地趕來時,我才恍然驚覺,她早已不是綺羅粉黛,而是一個為生活奔波的中年婦人了。

曾經多少男同學眼中的女神,也要在生活的風刀霜劍面前,學會忍耐,學會妥協。

璀璨煙火,只是年輕時曬在朋友圈裏的生活;漫漫長夜踽踽獨行,才是中年人的現實生活。

這位來出差的同學叫唐劍,是我們班最有前途的一位。

他擔任一家大公司總裁的消息,幾年前就在朋友圈裏傳開了,可在這次見面之前,他已經有三四年沒在同學群里出現了。

這次見面,他穿着精緻,身材不減當年,但從他的臉上,我還是看到了滄桑和疲憊感。

現在的我們,已逐漸褪去年輕時的虛假面紗,席間,他當着一桌人的面坦言,雖年薪不菲,沒有經濟負擔,但生活一片狼藉,讓他苦不堪言。

上高中的女兒,跟班上的男同學談戀愛了,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已經找了好幾次家長;

上小學的兒子,有了厭學情緒,整天只想玩遊戲,妻子埋怨他管得太少;

父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現在除了他,誰都不認識,常常一個人出去後,就找不到家了。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和母親跑遍大街小巷去找父親,一不小心,母親和他都摔倒在地,娘倆在雨中失聲痛哭,最後報了警,警方幫忙才找到。

他說父親的病,已經完全沒有好轉的可能性了,只能通過親人的陪伴,讓病情惡化得慢一些。

說到這裏,他猛喝了一口酒,長嘆一聲:「生我的人我要管,我生的人也要管,難啊!」

他的這聲嘆息里,不知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淚水與辛酸。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在職場呼風喚雨的體面人,也要在生活面前俯首躬身。

或許每個人都是一把鋒利的劍,可生活是一塊堅硬的磨刀石。

旁人面前若無其事,內心酸楚只能獨自承擔,這大概就是人到中年的默契吧。

比起年輕時的熱鬧,中年以後,更願意把自己的生活調成靜音模式,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

淑敏是在服務員上菜之後,才匆匆趕來的。

當年,淑敏大學畢業後,在武漢沉浮了半年,沒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最後回到我們本地,在一家出版社當編輯。

二十二年的光陰,她經歷了升職、跳槽,寫了數百萬的文字,今年才從普通編輯,熬到雜誌社的主編。

淑敏坐在我旁邊,當她取下帽子的那一刻,我們每個人都特別驚訝,她的頭髮幾乎白了一半,而且頂部的頭髮,已稀疏到遮不住頭皮了。

她說,這份工作太難了,要負責策劃、約稿、採訪、寫作、編輯;還要處理讀者訂閱、溝通及反饋。

去年很長一段時間裏,她因為升職的事焦慮到嚴重失眠,依靠藥物才能入睡,整日疲乏無力。

而她老公,不僅不關心她的心理狀態,反而指責她把名利看得太重,兩口子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

沒想到,年輕時活躍在同學圈裏的「美女編輯」,也承受着旁人所不知的痛苦與煎熬。

成功的背後,必有辛酸;光鮮的背後,必是苦熬。

人到中年,鮮花着錦的生活多是假象,無人問津的落寞才是真相。

年輕的時候,或許會發朋友圈找找安慰,到了中年,卻發現獨自療傷才最體面。

這次的聚會是程韜安排的,他說,如果不是因為唐劍遠道而來,他也不會約大家見面。

程韜兩口子,年輕時都在鎮上的醫院上班,後來效益特別差,兩口子去了深圳的某家私立醫院。

三年前兩人回到本地,開了一家大型美容院,幾年下來,美容院經營得風生水起。

推杯換盞間,大家都敞開心扉聊起來,本以為程韜的日子過得如魚得水,誰能想到,他跟唐劍說起孩子時,堂堂七尺男兒硬是紅了眼眶。

那些年兩口子忙着在外面掙錢,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時機,如今,孩子出現了很多問題。

孩子已經不上學了,要麼關在房間玩電腦,要麼出去跟社會青年混。

只要他們試圖找兒子談心,兒子就找他們要錢,並且怒吼:「小時候你們不管我,現在管我有什麼用?」

後來,兒子的報復性消費愈演愈烈,程韜氣急敗壞,差點動手打人。

為了孩子的事,兩口子沒少吵架,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現在,他們四處打聽心理諮詢專家,看能不能調整孩子目前的狀態。

亦舒曾說:「城市中人,看似光鮮,其實個個暗藏漏洞。」

很多時候,我們羨慕別人的功成名就,卻忽略了一個現實:大多數人成功的背後,都要付出代價。

那些看似完美無缺的生活,或許暗藏着難以言說的苦楚。

中年人的生活,千瘡百孔是常態,盡善盡美只是個例。

年輕時愛在朋友圈吐個槽,到了這個年齡,你會發現,沒有人會與你感同身受,又何必徒添難堪呢?

聚會散場,已是萬家燈火,看着他們的背影逐個消失在夜色中,我不禁悲從中來。

腦子裏突然閃現季羨林在《悲喜自渡》中的那句話:

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撞起伏,除了自己,他人愛莫能助。

或許這座城市的每個中年人,都馬不停蹄地奔忙着,也都歇斯底里地崩潰過。

這也讓我猛然意識到,苦和累,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曾經再深的友情,也要在現實的裹挾下,退出彼此的生活,各自承受生活的窮追猛打。

坦然接受離別和生活的考驗,才是我們成熟的開始。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3/196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