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中年以後,婚姻最舒服的狀態,離不開7件小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越是用心經營夫妻關係,越能明白美好姻緣的不易和可貴。

有個研究機構,想預測剛結婚的夫妻是否婚姻美滿,白頭偕老。

為此花5年的時間,訪問一千多對婚齡至少在10年以上,自認為關係很好的夫妻。

結果顯示:

所謂幸福婚姻,根本不是電影裏講的「王子公主就過着快樂幸福的生活」。

相反,那些過得歡喜、幸福的夫妻,不是沒有矛盾和壓力,而是他們都懂得用心經營。

兩口子過日子,無非和一日三餐、柴米油鹽、家長里短打交道。

不一定有大起大落,貴在平凡歲月中,彼此有心攜手編織美好、和諧未來的畫面。

人生過半,越是做對了這7件事,就算是中年夫妻也能過着蜜一樣的生活。

《金牌調解》來過一對求助夫妻。

妻子看到家裏經濟壓力大,毅然辭職創業做餐飲,可丈夫總覺得她個性、脾氣不適合,還總是在長輩和孩子面前奚落她,打壓她。

有次孩子學習比較吃力,丈夫暗示說「不行就放棄,別像你媽那樣硬着頭皮上」。

這些不認可、不支持,讓妻子感到沉重和壓力,甚至想啥都不干,免得吃力不討好。

現場專家聽完他們的講述,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癥結:

丈夫人前不懂得「護短」,很傷妻子的自尊心。

夫妻本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人前不給另一半留面子,對方做什麼都落井下石,那倆人總有走不下去的時候。

既然有緣成為同林鳥,就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另一半再不好,缺點多多,也不當眾指出批評,而是保護TA的尊嚴,不給外人看笑話的機會。

懂得護短,才能堵住婚姻的破口,不讓矛盾有機可乘,守護婚姻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多少結了婚5年、10年的老夫老妻們,一講到儀式感,就是一臉的不屑。

認為那不過是小年輕的專屬,早就和當了父母的自己無關。

可真正懂得過日子的夫妻,不願向在家裏逢頭垢面、邋裏邋遢的自己低頭,更不想天天過着白開水一般的生活。

哪怕周一到周五照常打卡上班,夜以繼日重複着一樣的行程,也迫切渴望找一個出口,留點時間做些那些不一樣的體驗。

想起辦公室的梅姐,每個月總要打扮得精緻動人和老公吃一頓西餐,每年結婚紀念日攢好年假去省外的旅遊勝地過一下「二人世界」。

大家羨慕結婚12年的她活得跟初戀似的,只是她堅持:

哪怕夫妻倆像是左手摸右手沒感覺,也要想方設法留住指尖的溫暖。

婚姻里的儀式感,是提醒每一對中年夫妻,在為生活奔波、對付日子裏的一地雞毛時,別忘了保留一份浪漫和詩意。

在那些不起眼的細節做做文章,有時候反而比說一萬句「我愛你」還撩人心脾。

有人在網上提問:最好的婚姻狀態是什麼樣的?

其中一個回答深入人心:

會吵架,但不會隔夜,即使白天吵架,夜晚也要相擁而眠。

許多頻繁吵架的夫妻,各有各的立場、想法,一有衝突,誰也不讓誰,就讓問題僵着。

拉不下臉求和,心裏的埋怨越積越多,到最後爆發的問題更大更極端,差點沒法收拾,鬧成仇人一樣。

心理學有個「蔡格尼克效應」,指的是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問題,會比已經處理完的印象更加深刻。

那些過得幸福,關係美滿的夫妻,深諳這一道理,所以他們堅決拒絕將矛盾留過夜,等彼此冷靜下來,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讓關係重修舊好。

鞋子裏有沙子,他們二話不說脫下來倒掉;關係出現點裂痕,他們果斷修補,不讓激烈的爭吵扎痛彼此柔軟的心。

有什麼事睡前解決,才能讓愛火不斷延續下去。

活着總有坎坷、難關,兩個人一起走到中年,難免會遇到風浪暗涌。

那些始終如一,不改初心的恩愛夫妻,不是沒有跌倒掉坑,而是越面臨困境,越能握緊彼此的手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

電視劇《父母愛情》裏,歐陽懿和安欣這對夫妻讓無數人欽佩。

原本他倆家境優渥、門當戶對,是所有人眼裏天造地設的一對,卻因為歐陽懿口無遮攔,給全家惹來禍端。

歐陽懿被下放到偏遠、環境惡劣的黑山島,從知識分子一下子淪為碼頭工人。

深諳丈夫孤傲的秉性很難在島上生存,安欣毅然決然放棄留在城裏過好日子,帶着孩子前往當漁民,整整十多年。

正是安欣的「捨棄」,歐陽懿的「看開」,這對苦命夫妻堅強走到最後,關係一天勝一天。

茫茫人海中,兩個陌生人能走到一起成為夫妻,這本就不易。

真正支撐大家長久不分離的,不是愛情,而是信念。

哪怕最初再相愛,大難臨頭都有可能各自飛。

只有不分你我,同心協力面對問題,才能同甘苦,共進退,享受真正美滿的幸福。

和老公一起參加過婚姻研討會,現場有對50多歲的中年夫妻很引人注意。

主持人好奇地遞過麥克風問:「是什麼原因讓你倆來參加這樣的課程?」

原以為他們會有點不好意思扭捏,不料丈夫滿臉驕傲地站起來,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們結婚快30年,一直吵吵鬧鬧,關係不大好。

去年孩子上大學,想着乾脆離婚算了,免得整天大眼瞪小眼,活得不痛快。

結果剛有這個念頭,就被別人硬拉去參加了一場婚姻經營的講座,整場聽下來,才明白我和愛人這些年的婚姻,白過了。

後來我倆決定重新學習怎麼經營家庭,給孩子們做榜樣。」

當時被這段分享深深打動,多難得的覺悟,難怪從他們身上看到愛的光芒。

沒有人是天生都懂得為人妻、為人父,不知道該說什麼走心的話,做什麼暖心的舉動。

不倒空自己虛心學習,有可能把日子過得更糟更差。

唯有夫妻同修,一起用心學習經營,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紛爭,家才有溫度和格局。

仔細想想,你是否很久沒做這些事情了:

另一半正在熬夜通宵趕資料,你心疼TA,給TA倒一杯咖啡或熱茶?

TA剛下班回家,鞋子包包來不及放下衝到廚房,你幫TA收拾好?

看到TA衣袖褲腳破了個洞,你不嫌棄TA邋遢,而是默默拿出針線幫TA縫補漂亮?

很多時候,與其怪罪另一半對自己沒有溫存和愛,不如換位思考,是不是自己平日吝於表達,尤其是行動上。

有句話這麼說:行動上的關心,比任何掛在嘴邊上的承諾更有意義。

愛的傳遞,是夫妻之間能主動給予彼此支持、鼓勵、讚美、關心,和舉手投足中的體貼。

那是說再甜蜜的話,都代替不了的。

每一對愛久彌新的夫妻,無不從小小的家務活、簡單的服務開始。

縱然愛的火焰會燃盡,但每一個行動留下的痕跡,會印刻在心窩上,一直延續下去。

作家李愛玲說:「多少中國式婚姻,是一張床上睡了六個人。」

家庭的排位,一旦孩子、父母總是排在夫妻之前,順序亂了,一定會平添很多事端。

教育專家蔣佩蓉老師在《佩蓉的媽媽經》裏,講到一段和母親「鬧掰」的經歷。

那時自己已經結婚了,可母親總很想見她,並讓她先安排好回娘家的時間再告訴丈夫。

可她堅決不同意,說一定要先跟丈夫商量。

好幾次被這麼對待,母親特別不高興,情緒一上來就罵人。

不過蔣佩蓉始終堅持,「如果你不尊重我先生,我只好掛斷電話了。」

後來真掛了電話,母親慢慢也意識到,要改變自己的做法,不能破壞孩子的婚姻。

蔣佩蓉夫婦和母親的關係,一直相處得特別融洽。

家事,一直都是最難打理的帳,想要大家都順心順意,和睦共處,最重要是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

父母、子女、金錢,都不能成為打亂排序的藉口。

家庭關係的順序對了,生活就順了。

作家畢淑敏說過:

婚姻並不僅僅是快樂,是節日,是兩情相悅,是生死與共。

它還是考驗,是煎熬,是一種對熟悉生活的破壞和一種嶄新模式的建立,是包含了智慧、勇氣、人格、意志的雙方雙重組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越是用心經營夫妻關係,越能明白美好姻緣的不易和可貴。

多一些包容和尊重,常常給生活注入新鮮感,不把矛盾留過夜,患難中緊牽住彼此的手,追求共同成長和進步,用行動表達愛和關懷,擺對夫妻的位置。

記住這7件事,給幸福做加法,日子才能越過越舒心,兩個人才有能量繼續奔走下半生。

願你餘生,能和愛的人肩並肩,手挽手,守護着婚姻的勃勃生機,收穫滿滿的愛的滋潤。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03/196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