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千萬不要對婚姻有幻想

最近有一個詞特別火,叫「性緣腦」。

它是指一個人「將戀愛關係看作最重要的社會關係,甘願為此放棄親緣、友緣等關係,同時喜歡將任何關係都曲解為性緣關係。」

具體來說,有「性緣腦」思維方式的人看到一個異性,第一反應是考量對方能否和自己發生戀愛和性關係。

Ta們習慣從性的角度去看所有關係,好像世界上只剩下愛情這一種感情。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動畫電影《我的婚內情事》(My Love Affair with Marriage),女主角澤爾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性緣腦」。

▲圖片來源:豆瓣

從8歲開始,澤爾瑪就在尋找人生的真命天子。

在新班級看到一個長着綠眼睛的男孩時,澤爾瑪第一次感覺自己不是完整的,她需要一個男孩填補她的空缺。

但綠眼睛男孩對澤爾瑪不理不睬,這讓澤爾瑪非常傷心,她在心裏說:

我願意付出我所有的一切來換取你愛我。

為了獲得男孩的愛,澤爾瑪努力地當一個「女孩」;

她不再打架,即使被冒犯也壓抑憤怒,變得漂亮、安靜和順從。

對愛情的渴望佔據了澤爾瑪內心的全部,她不交朋友,覺得友誼是浪費時間,只要有了愛情人生就會變得幸福。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等到了青春期,初潮來臨,第二性徵開始發育,澤爾瑪變得更像一個「女人」,這讓她得到了不少男性的讚美。

男人的饑渴讓澤爾瑪感覺自己很有魅力,她更加確定自己的渴求——「我想要被(男性)渴望。」

她也決定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初夜,將它留給未來的靈魂伴侶。

隨後,澤爾瑪和在美術館遇到的中年男人發生了第一次性關係,男人向她求了婚,但分別後卻再也沒有聯繫她。

澤爾瑪足足等了六個月才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因為在澤爾瑪看來,等待男人是女人的美德。

上了大學,澤爾瑪仍習慣性地把視線投到男生中,渴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20歲時,她遇到了謝爾蓋,迅速和他墜入愛河。

在為謝爾蓋做了17次飯,洗了3次襪子後,謝爾蓋向澤爾瑪求婚,澤爾瑪說了「好」。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婚後澤爾瑪包攬了全部家務,謝爾蓋一直不出門工作,澤爾瑪在家務之餘還得接零工填補家用。

謝爾蓋出門花天酒地後,拿走了澤爾瑪打零工賺的所有錢。

澤爾瑪憤然離開了家,然而當謝爾蓋一個電話打過來,她就又原諒了沒出息的丈夫,因為維護婚姻是最重要的。

儘管謝爾蓋只索取不付出,澤爾瑪仍對這場婚姻充滿感激——

她認為謝爾蓋包容她失去童貞,在謝爾蓋面前她感到自卑;

她不假思索地接受謝爾蓋說的每一句話,遠離了自己的女性朋友,為外貌焦慮;

她不停地否定自己,並仰慕謝爾蓋的才華……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然而事實證明,真正有才華的人是澤爾瑪。

她的畫被畫廊看中,她得以用自己喜歡的藝術謀生。

在謝爾蓋因為澤爾瑪想去畫廊工作而對她家暴時,從被掐脖子的瀕死中掙扎過來的澤爾瑪終於醒悟,她選擇與謝爾蓋離婚。

但很快,澤爾瑪又在畫展上遇到了一個瑞典男人,波。

在波的強烈要求下ta們很快結婚,波拿到了加拿大的工作簽證,澤爾瑪辭掉了原本畫廊的工作,跟着波到加拿大生活。

因為外國人的身份,她無法在加拿大找到工作,澤爾瑪又變回了那個全職主婦。

她沒時間畫畫,她和波的婚姻生活也並不開心。

在波提議用生一個孩子解決問題時,澤爾瑪終於意識到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她拒絕了建議,並再次選擇離婚。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在20多歲前的人生中,澤爾瑪花了太多時間去感受自卑、憤怒、困惑和憧憬愛情。

她本應用來施展藝術才華的時間和精力,卻用在了迎合男人和被對方傷害上,讓人惋惜。

但這部電影並不是在批判澤爾瑪,「澤爾瑪」是很長時間以來社會主流認可的女性的樣子。

可以說我們很多女性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澤爾瑪的影子,而這部影片想告訴我們的是:

為什麼澤爾瑪會變成這樣?

是什麼改變了女性的認知?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澤爾瑪並不是從出生起就是這樣的。

童年的澤爾瑪住在一個偏遠的島上,她活潑好動,整天在村子裏跑來跑去,爬上樹和流浪貓分食物吃。

那時候的她也和貓一樣,兇猛自信,憤怒時會毫不猶豫伸出爪子。

但這些天然的性格在開始有社會性別後遭遇了規訓。

01何以成為「女孩」?

當被鄰座男生揪辮子,澤爾瑪的天然反應是生氣和反擊,因為自己遭到了攻擊。

但她馬上被同學指責:

「她不是女孩,她打架!」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這對於心理還未成熟健全的孩子來說是嚴重的指控,足以讓澤爾瑪產生自我懷疑。

而被同學排擠和得不到心儀男生的反饋又加深了這種懷疑,澤爾瑪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行為,變得像一個「女孩」。

這時,周圍的環境會教她如何做一個「女孩」。

符合社會性別要求的好女孩,首先必須外表上像女孩,留長髮,穿粉色裙子,追逐時髦;

好女孩不用表現得太聰明,這樣會搶了男孩的風頭,必要時可以裝傻;

要把異性的捉弄當成關注,接受並順從;

女孩不必強壯,不必奔跑,美麗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這些規則我們不可謂不熟悉。

小時候男生的欺負明明是暴力,卻被大人說成喜歡,班上聰明又大膽的女孩總被排擠。

社會性別的區分將女孩和男孩從小就訓練成白兔和狼,讓兩性潛意識裏都認為女孩無需學習自我強大的方法,只需要等待被狩獵。

02愛情神話

從出生起,澤爾瑪就置身於鼓吹愛情至上的環境中。

澤爾瑪聽的是宗教故事,如今我們面對的則是電視、電影和書籍,所有的內容都圍繞異性戀愛情展開。

電影中說,上帝創造了兩個腦袋、四手四腳的生物,又忌憚它的強大,於是從中把它劈開。

人由此變得弱小和不完整,必須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我們從小就接觸一見鍾情、王子拯救公主的故事,它們傳達給我們一種觀念:

愛情是必須要發生的,男人和女人註定要結合,相愛與婚姻神聖不可侵犯。

有了愛情,我們的靈魂就不再空虛,人生將到達彼岸。

於是,澤爾瑪在還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之前,就焦慮地追逐着愛情和婚姻,她以為這會是她人生問題的解。

但當她第一次被求婚,她說出那個神聖的詞——「我願意」的時候,卻什麼都沒有發生。

現實不是童話,不是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後就能永遠過上幸福的生活。

愛情神話讓女性用犧牲和委屈自己的方式來配合愛。

婚姻生活一團亂麻,澤爾瑪承擔了所有責任,同時還要受丈夫的打壓。

但愛情神話告訴她,即便沒有了愛,也絕對不能離婚,維護婚姻是女性最重要的職責,離了婚的女人是殘次品。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讓女性學會忍耐,最終延長了婚姻的生命,也延長了女性的痛苦。

澤爾瑪曾經渴求的愛情,最後給她帶來的卻是憤怒、怨恨和暴力。

03童貞謊言

13歲,澤爾瑪第一次來月經。

母親感到欣慰,因為這是澤爾瑪變成女人的跡象。

她告訴澤爾瑪:女人為婚姻而流血,直到你結婚前都要保留貞操。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為了讓女性為男性守貞,女性的第一次性經歷被塑造得無比神聖。

明明共同經歷了同樣的過程,對女性來說仿佛如宗教活動一般意義重大,對男性來說卻只是家常便飯。

對男性而言,性是獲得,對女性而言卻是失去。

許多女孩從小就以為初夜是聖潔而幸福的。

但當澤爾瑪和在美術館偶遇的藝術家度過了初夜,她感受到的卻不是浪漫和美好;

沒有任何精神和身體的統一,那感受很普通,甚至有點不愉快和痛苦。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澤爾瑪並沒有失去什麼。

她的身體依然完整,她的品格也是,她的生活沒有因這場偶然的性事發生任何改變。

童貞只是一個謊言。

04男性優於女性

為了讓女性甘願委屈自己迎合男性,社會文化一直向人們灌輸男性優於女性的錯誤觀念。

澤爾瑪的好朋友達莉亞懷孕後仍然酗酒和吸毒,最終癲癇發作,孩子被醫院保住,達莉亞失去了生命。

在女性的悲劇、沉重的死亡面前,澤爾瑪的丈夫謝爾蓋冷冷地說:

「男人不會這樣死,男人在戰爭中英勇戰死,女人的死是如此平庸,誰會死於分娩?」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男性的一切都被置於重要的、宏大的地位,相反女性的一切則是平庸的、不重要的。

男性理性,女性感性;

男性徵服,女性附庸;

男性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負責貌美如花。

類似這樣的話我們不知道無形之中接收過很多。

它塑造了我們的性別觀念,讓我們以為女性生來就是更弱的,直到我們發現自己和男性一樣強大。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除了從文化規訓的視角體現女性的認知是如何被改變的,導演還從生理的角度進行了補充。

讓我們看見在女性面對人生的選擇時,她的激素是如何促使她做出行動的。

看似都是自由選擇,其實卻並非完全出自女性的天然意願。

澤爾瑪是落入了陷阱的人,她走的每一步都困在男權社會的局中,怎麼走都感覺逼仄。

在電影的最後,澤爾瑪終於從這個看似銅牆鐵壁,實則不堪一擊的、由謊言組成的環境中走了出來。

她意識到真正的自我一直在被規訓和壓抑,她一直在因自己本來的樣子遭到指責、感到抱歉。

▲圖片來源:《我的婚內情事》

她不再尋求改變,而是接納「不像女孩」的自己,澤爾瑪終於感到了完整和平靜。

澤爾瑪不再聽信環境的規訓,而是反過來向環境表達自己的想法。

她勸告自己,也是勸告我們:

要對婚姻保持理性和謹慎,不要被愛情神話沖昏頭腦;

要接納自己,女孩可以是自信的、強大的、有力的;

或者說她們生而如此,不要讓卑劣的聲音磨損了女孩展翅的羽翼。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第十一診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20/200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