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網文: 為資本主義正名

把資本主義制度稱為「資本主義」的人不是贊同這個制度的人,而是一個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壞的制度、人類最大的邪惡的人。然而這個稱謂,清楚地描述了資本主義造成的巨大社會進步的根源。

這些進步是資本積累的結果;它們得以發生是由於這樣一個事實:人們並不消費生產的一切,而是儲蓄並且將儲蓄的一部分投資。關於這個問題有個誤解,在這一系列講演中我將有機會論述人們關於資本積累、資本使用和資本使用帶來的巨大好處的最根本的誤解。我將重點在我關於對外投資和當今政治最關鍵的問題——通貨膨脹——的講演中論述資本主義。當然,你們知道,通貨膨脹不僅存在於你們國家。它是當今世界範圍的問題。

關於資本主義人們經常沒有認識到的一個事實是:儲蓄符合所有那些希望生產或者希望掙工資的人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攢了一筆錢——比方說1000塊——並且把這筆錢存入銀行或者保險公司而不是花掉,這筆錢就會到企業家生意人的手裏,使他得以實施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沒有資金就無法實施。

生意人用這筆新的資金做什麼呢?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對資金的最先使用,就是僱人、購買原材料,於是引起了對人工和原材料的進一步的需求,引發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在儲蓄者或者企業家獲得任何利潤之前很久,待業的工人、原材料生產者、農民和工薪者就已經享受這筆儲蓄帶來的利益了。

企業家什麼時候能夠從項目中取得收益取決於市場的未來狀況以及他正確預測市場未來狀況的能力。但是工人和原材料生產者卻立即得到利益。

三四十年前人們談論過亨利•福特的「工資政策」。福特先生的偉大成就之一是,他付給工人比其它工業家或者工廠更高的工資。他的政策被說成是「發明」,這裏只需說這個新的「發明」是福特先生的慷慨的結果就夠了。新的行業或者已有的行業的新的工廠必須從其它行業或者工廠、其它地區甚至外國吸收工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提供更高的工資。這就是資本主義早期的狀況,今天也是這樣。

▲中國企業招工難,但是特斯拉上海工廠除外

英國的生產商最早開始生產棉製品時,他們付給工人比從前更高的工資。當然,這些新工人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從未掙過錢,願意接受任何工資。但是不就之後——當越來越多的資本積累起來、越來越多的新企業開辦出來——工資就上漲了,結果就是我前面說過的英國人口的史無前例的增長。

人口增長需要資本同步增長,否則社會必然陷入貧困

一些人把資本主義污衊為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制度,這個說法從頭至尾都是錯誤的。

因為他的論斷建立在這樣的前提上:工人越來越窮,群眾越來越窮,最後國家的財富都集中到幾個人或者一個人手中。那時候一無所有的工人最終會奮起抗爭並剝奪有錢的剝奪者的財富。根據這一學說,工人的狀況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絕無任何改善的可能。

如果我們回顧1865年以來的世界史特別是英國史,我們就會明白這一論斷在所有方面都錯了。

在所有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群眾的狀況都有了史無前例的改善。過去八九十年的所有這些改善反駁了這一預言,因為激進主義者相信,工人的狀況絕不會改善。他們信仰一個錯誤的理論,著名的「工資鐵律」——這條定律說,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資不會超過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數量。

激進主義者是這麼敘述他們的理論的:如果工人的工資上漲,超過維持基本生存的水平,他們就會生養更多的孩子;這些孩子成為勞動力後就會增加工人的數量,導致工資下降,使工人又回到基本生存線——勞動人口勉強維持生存的最低限。但是激進主義者的這個觀念把工人當作生物學家研究的動物——比方說鼠。

如果你向動物或者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它們的數量就會增加。如果你限制食物,你也就限制了它們的數量。但是人有所不同。即使工人也有食物和繁育之外的人類需求——雖然很多人不承認這一點。真實工資的增長不僅導致人口的增長,它還首先導致平均生活水平的上升。這就是西歐和美國的生活水平高於——比方說——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的原因。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更高的生活水平依賴於資本的供應。這就說明了美國和印度的區別;預防治療傳染病的現代方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入印度,導致人口史無前例的增長,但是由於人口的增長並未伴以資本數量的增長,結果就是貧困加劇。一國人均資本數量與繁榮程度成正比。

▲貧窮的本質:資本增長遠遠落後於人口增長

我希望在其它講演中有機會更詳細地論述並澄清這些問題,因為一些術語——比方說「人均資本」需要詳細的說明。

但是你們一定要記住,在經濟政策中沒有奇蹟。

你們在許多報紙和講話中讀到所謂的德國經濟奇蹟——德國在二戰的失敗和破壞之後的恢復。但這不是奇蹟。這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原理、實行資本主義方法的結果,即使沒有在所有方面都徹底實行。

每個國家都能夠實現同樣的經濟復甦「奇蹟」,雖然我堅持說經濟復甦並非來自奇蹟,它是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的結果。

當下,提到資本主義的本質,很多人不再簡單歸為某種「剝削式的怪獸」。然而,無論將其視為一個「死而不僵的世界體系」,還是一種「不斷優化的可擴展秩序」都逃不脫「意識形態」的範疇

我們最看重歷史,卻被歷史遮蔽最深。對外開放四十年,無論經濟成就,還是個人自由的拓展,正是源於拋開了意識形態爭論,逐步為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鬆綁,而這一切,又源自對資本主義及其歷史的認識回歸常識。

為此,特別推薦2022年於國內首次出版的《劍橋資本主義史》。這是一部「革新與資本主義相關的幾乎所有傳統觀念的新觀念史、新全球通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12/192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