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強文三篇】汪兆騫:嚴肅作家王朔往事

作者:
這之前,他不認識王朔,他是通過王朔的一系列作品與王朔相識的。這位也是侃爺的"猴哥"說:"王朔的作品像個暖水瓶,以外在的冷峭盛着一壺滾燙的水,您可以沏茶,也能泡咖啡,甚至沖一包方便麵,抑或用來燙酒。""他是以'溫補'的方式調劑着人們的胃口,當然時不時也會紮上一針……"侯耀華真正讀懂了王朔。

形象、貼切地論道,"王朔的小說像個暖水瓶,以外在的冷峭盛着一壺滾燙的水","他是以'溫補'的方式調劑着人們的胃口,當然時不時地也會紮上一針"。

我從不懷疑評論家的見識和眼力,但把王朔的小說,看得如此透徹者,怕並無幾人。

是的,我注意到,王朔的中篇小說《過把癮就死》、大中篇《劉慧芳》,比較突出地顯示了王朔新的審美追求。與《過把癮就死》小說的名字相反,其內容頗為嚴肅。小說中的"我"與女主人公杜梅相互吸引,又相互猜忌,然後拌嘴、使性子,如此這般,洋洋灑灑地寫了近十萬字,但看似並無情節可言。

王朔的小說,功力在語言上,他那賦予了新特性的"京片子"語言,就足以讓讀者在妙趣橫生中,享受着永不乏味的快感。請注意,小說就是在"我"和杜梅的相互吸引和爭吵中,把20世紀90年代青年男女在戀愛中的心態"陌生化"、典型化了,從而呈現了龐大都市裏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和心靈狀態。調侃中爆發着幽默,戲謔中羼雜着眼淚。

其篇幅幾近長篇的《劉慧芳》,是王朔小說中並不出彩的一篇,但它所包蘊的人性的光彩,讓世人為之矚目。後來,王朔將之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渴望》,便有了世人爭看《渴望》的盛況,使之成為那個年代獨特的景觀。

而讓全國家喻戶曉、深深喜愛的善良、賢惠的劉慧芳形象,成為新的英雄形象,一個社會主義新人。有這樣的"痞子作家"嗎?那些不懷好意的批評家都傻了眼,只剩下咽唾沫的份兒了。

4

因王朔,我結識了姜文

冬季的一天夜晚,北京城已沉睡,我家四合院的大門被人敲響。當時我正為編校尤鳳偉的中篇小說《生命通道》而熬夜。我拉開門閂,見到比我高出小半頭的姜文,微笑着,搓着手,站在我面前,有些驚愕。姜文笑曰,是王朔讓我來拜訪你的。

因拍《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王朔成朋友。我忙請姜文到書房裏坐。姜文說,我想把《當代》發的《古老的謀殺》改編成電影,王朔讓我來找你幫忙。姜文聲音洪亮,我的讀中學的一雙兒女,聞聲分別從自己的房間跑過來,要見見大明星。於是認識了姜文。

後來,姜文參演的《北京人在紐約》播放時,好朋友、導演鄭曉龍讓我參加在假日酒店召開的座談會,並叮囑要重點發言。我的長篇發言使座談會活躍起來。會上又認識了剛剛成名的歌者和作曲家劉歡

姜文

那之後,姜文又改編了我責編的、在《當代》發表的尤鳳偉的《生存》。一開始,他們合作得比較愉快,後來鬧了矛盾,希望我來調解。最後,因未獲公演權,紛爭停息。

一次,在王蒙小說研討會,我又與應王蒙之邀參會的王朔謀面。此時已距我社在港澳中心酒店召開的香港作家梁鳳儀作品研討會兩三年了。正是在那次會上,王朔希望我寫一篇長文,評價一下他的作品,並為如今已聲名大噪的金麗紅編的《王朔文集》助助威。

王朔從未求過我,我用了幾天,寫了一篇長文《侃爺王朔》,在《北京晚報》連載。不少文壇朋友為這篇文章唱了讚歌,我的師哥、評論家張同吾還為《北京晚報》寫了一篇評《侃爺王朔》的文章,着實地誇我一番。

當然,也有一位獲茅盾文學獎的朋友,因不屑王朔,而打電話取笑我:"你是堂堂大編輯家,怎麼以爺稱王朔?"一直到多年以後,有些作家朋友還為我這篇文章而耿耿於懷。

20世紀末,雲南邀請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唐達成、老作家李准、將軍詩人李瑛等一批作家訪問昭通,我也忝列其中。我們把所獲報酬,悉數捐給貧困山民。後來當地作協,請我們給雲南作家講講文學現狀,唐達成點名讓我主講。我剛剛講到王朔,一位很有成就的北京作家,竟然拍案而起,云:"兆騫兄,你休談王朔,我們恥於與王朔為伍!"

也是因為王朔,我結識了馮小剛

初見馮小剛,是在1986年。那時鄭曉龍告訴我,我責編的《麥客》要由北京電視台拍成電視劇,希望我和《當代》給予支持。

1985年,在南京召開了第七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頒獎會,是我想辦法,把鄭曉龍和李曉明帶到南京並參加頒獎活動的。會上,我已將《麥客》的作者即邵振國等獲獎作家引薦給鄭曉龍、李曉明。

拍《麥客》時,馮小剛是美工,我經常跑片場,與小剛有了點頭之交。而正式相交,是一家雜誌讓我寫王朔,於是一起去見王朔和馮小剛。馮小剛很希望我多寫王朔和他們合作的電視劇。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六根醉醒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30/179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