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這一生,如虛如幻,不論多有本事,都只為了這「兩個字」而活

01

有詩云:「曲終人散皆是夢,繁華落盡一場空。」

人這一生,終將會面臨曲終人散的結果,一切都是夢境;餘生繁華,璀璨奪目,到頭來也只能是一場空。

人,究竟會在什麼時候感覺到「人生如夢」呢?至少要到40歲以後。

40歲之前,我們依舊為了家庭以及生活而不斷努力,基本沒有心思來思考人生的價值。在那個時候的我們看來,賺到錢,有着名聲,那就是價值。

40歲之後,我們突然會發現,賺錢真的有意義嗎?名聲顯赫真的有價值嗎?一切的疑問,都在我們的頭腦中產生。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人此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位哲學家說過,這個世界最為奇妙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不存在完全相似的兩片葉子。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許多人都看不透,完全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名利」這件事上,那他們又怎麼會活得幸福呢?

幸福,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人生,也不是物質就能概括的。

02

人活一世,要有自己的追求。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年過40歲,就厭惡了自己所擁有的生活——工作薪水高,社會地位還行,家庭和諧美滿,一切都安安穩穩。

這樣的生活,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追求了。可是,他放棄了,選擇一個人背井離鄉去學習畫畫,重拾過往的夢想。

在追求夢想的旅途中,他雖然經歷了千辛萬苦,但他依舊特別知足,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心中的理想又是什麼。

多年後,漫遊世界多地,看過無數滄海桑田的他,終究在落魄不堪的環境中,實現了他的理想,雖然滿是泥濘,但卻沒有遺憾。

對於這位主人公,相信我們都會認為他特別傻,放着好好的生活不過,為什麼非要為了內心的追求而活呢?

毛姆曾寫道:「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直白一點來說,在滿地都是金錢名利的生活中,他看到了自己的追求,而且拼盡全力去把握這微乎其微的理想,讓此生不再有太多的遺憾。

現代人,往往忘了自己的追求是什麼,從而在奔波勞碌的日子裏面「悲傷嘆息」,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03

人老了,此生最重要的,是「自我」。

為了「自我」而活着,我們做到了嗎?相信99%的人都做不到,因為他們總是被喧鬧的生活逼着前進,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奔向何方。

年輕人讀書多年,目的就是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幫別人打工,然後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度過前半生。

過了幾年後,他們面臨着結婚生子的難題,也面臨着買車買房的巨大壓力。可是,他們還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而選擇束縛自己的一生。

哪怕到了中年,他們也活在了毫無目的生活中。原以為賺錢就能幸福,殊不知,越是用命換錢,越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他們,真的有為「自我」活過嗎?

同行的一位朋友,幾年前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子,每個月的房貸就接近三萬,壓力大到讓他睡不着覺,身體也不太好,而且正面臨着中年失業的困局。

我就問他:「這樣下去,你會崩潰的,為什麼不回到二線城市的老家發展呢?」

他只說了一句話:「講真,如果過兩年我撐不住,離開了,那我的妻兒就慘了。可是,我真的希望他們可以留在深圳發展。一切,聽天由命就好。」

慢慢地,我才發現,人們不是不能活出「自我」的模樣,而是在慾念面前,選擇了「毀滅自己」的人生。

04

上述的那一位同行,他的老家就在佛山,但他非要留在深圳,那他就只能自討苦吃了。試想,這樣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按照他的工資存款,本來可以在佛山過上奢華的小日子。但是,他就是為了成為一線城市的居民,所以放棄了本該幸福的人生。

一個人,為了某些外物,而束縛自己的一生,讓自己連未來的曙光都看不到。這,才是最為不理智的選擇。

真正幸福的人生,理應是為了「自我」而活,而不是為了那虛無縹緲的欲望而要死要活。身處於欲望當中,所有人都會成為欲望的奴隸。

金庸先生說得好,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為什麼要大鬧一場?因為我們要為了「自我」而活一場,不讓人生有太多的遺憾。

為什麼要悄然離去?因為「自我」的心願實現了,已然享受過這短暫的人生了,那我們就可以離開了,滿懷幸福。

錢財、名利、資產和虛名,不過是世俗為了束縛我們而設置的雜物罷了。只要錢財夠用了,知足常樂,不就可以了嗎?

往後餘生,為了「自我」而活,遵循自己的想法做人,沒必要把短暫的一生,都花在被人賦予意義的俗物上。

借用蘇軾的一句話:「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一切,僅此而已。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27/172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