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被窮養的孩子,才是一個無底洞

長假期間,和朋友一起去景區遊玩,帶着她5歲的孩子。

路過一個賣特色雪糕的店鋪,誘人的香氣,可愛的造型,加上天氣比較熱,門前擠滿了駐足品嘗的小朋友。

剛才還興高采烈的小姑娘立馬「走不動」了,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別人手裏的雪糕,使勁咽了咽口水,遲疑了一會,怯怯地問朋友:「媽媽,我可以吃一支雪糕嗎?」

朋友想都沒想,拉着孩子的手就走。

小姑娘不樂意,杵在原地不動。朋友有些不耐煩:「外面是沒有雪糕賣嗎?非要在景區買,又貴又難吃!」

孩子瞬時滿臉委屈,雙眼噙滿了淚水,怯怯地低下了頭。

平時脾氣還算溫和的朋友,此時突然變臉:「這有什麼可委屈的?再這樣以後就不帶你出來玩了!」

我想去給孩子買一支,也被朋友攔了下來:「這孩子太不懂事,你別慣着她!」

那一天後來的行程,小姑娘興致都不太高,話也很少,遊玩結束回家的路上,朋友主動提出給她買一支雪糕作為補償,她也撅着嘴走開了。

實際上,朋友和老公都有着不錯的收入,完全可以滿足孩子買雪糕的需求,但她卻選擇拒絕,因為在她看來,這是一個低性價比的、不合理的需求,不該縱容孩子。

「在景區購物」可能確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點:「購買」孩子的心願,成全和豐富她的內心體驗,卻是有深刻意義的。

閹割需求,等於閹割自我

在一個「被窮養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的視頻里,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8歲時,女孩想買一瓶飲料,媽媽怒斥她不顧及家裏條件,讓她回家喝水。爸爸在旁邊打圓場「就是幾塊錢的事」,媽媽回懟「幾塊錢也不行,我這是在教她懂事」。

17歲時,同學約女孩看電影,媽媽不同意,說沒這閒錢,讓她學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女孩從此幾乎不再結交朋友。

23歲,女孩即將參加工作,可是她十分自卑,就連爸爸送她的新衣裳也不敢接受,「退了吧,這身衣服太貴,我配不上」。

需求是自我的延伸,而對於自我正在聚合的孩子來說,需求被如何對待,將影響人格的定型。

尤其是父母以經濟相關的原因直接拒絕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可能會接收到以下幾個信號:

①我不值得

孩子在欲望形成的當下,即向某個事物投注了力比多,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渴望,這個事物在他心裏是等同於美好的存在。

父母以經濟情況為由,打壓孩子的欲望,他會被迫放棄美好,而這其中恰好有一個等價物的存在——金錢。

當父母不願花錢,而又沒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價值感時,孩子很容易自動歸因於自己「不值錢」,配不上這份美好。

若這份「美好」只是一個雪糕、一瓶飲料,本身價值並不高,孩子便越發感覺自己「廉價」。

②我是累贅

反覆強調家庭條件不好而無法滿足孩子需求,就好像在表達,一個小小的需求都會輕易擊垮父母和家庭。

這時父母在孩子眼裏是脆弱的,他開始壓抑所有的需求,變得乖巧而懂事,但同時也對自己的存在充滿了質疑,活在罪疚和焦慮之中,視欲望為洪水猛獸。

③我很差勁

其他人的願望都得到了滿足,而自己卻屢遭拒絕時,孩子將在比較之中,經歷雙重壓力:我不如別人和爸媽不愛我。

這些壓力的結果是,自我意象變得十分糟糕,他會覺得自己是人群之中最差勁的那一個,無論變得多優秀、取得多大成就,都很難改變這種自我認知。

以上這些,便聚合成了一個匱乏且自卑的「窮養」孩子的模樣,強烈的不配得感將被深刻地植入人格之中。

被捆綁的父母

這也許並非父母所願,大部分人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受到了無意識的驅使,而在無意識里,他們同樣是匱乏的。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一個長大了的「窮養小孩」:

她出生在農村,還有兩個弟弟,父母都是農民,生活比較拮据,她的童年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多餘的需求幾乎從未被滿足過。

10歲那年,她和父母第一次去北京,特別饞火車上的盒飯,平時從不給家裏惹麻煩的她,那天特別執着,當場哭鬧了起來。

母親勸說無果,直接甩了她一耳光,厲聲道:「你再無理取鬧,我們不要你了!」

說完拉着父親頭也不回地走開了,消失在擠擠攘攘的車廂里。

朋友嚇壞了,被拋棄的恐懼瞬間代替了所有的欲望,她說從那之後,她再也沒有過任何好奇和渴望。

「『這種東西又貴又難吃,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句話是我媽當時罵我的,沒想到它一直盤踞在我的腦海里,又毫無覺知地傾倒給女兒。」朋友苦笑了一聲。

對朋友而言,欲望意味着被拋棄、被責罵,有欲望就會有痛苦,她緩解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對父母保持認同。

認同父母的觀念,認同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認同自己的需求不合理,而這個過程,就是對外在父母的「內化」。

內在父母此後將代替外在父母打壓自己的需求,成為自我的一部分,以至於朋友成年之後,哪怕早已成為收入不菲的白領,可依然對欲望和需求充滿了恐懼,極盡節儉,看到了喜歡的東西也捨不得買。

並且,她還將這份恐懼,投射給了女兒。

這就是匱乏的代際傳遞。

這類父母是不自由的,只要面對需求,內心就會不自覺陷入「吝嗇父母「與「委屈小孩」的戲碼,被恐懼和無助所充斥,而無力看見真實的自己和孩子。

可真實情況是,那個「委屈小孩」早已長大成人,擁有獨立且豐厚的收入,也有了適度滿足自己和孩子需求的能力,欲望不再可怕,她也不必再繼續壓抑和委屈了。

更合適的方式

很多家長可能一直都有個困惑:滿足孩子的需求,少了怕虧待,多了怕溺愛,究竟度在哪兒?

壓抑欲望就是壓抑生命力,所以我的建議是:能力範圍內的合理需求和願望,大大方方地滿足和成全。

這裏有兩個點,一個是合理需求,一個是能力範圍內。

先來說合理需求。所謂「合理」,它的判斷基準應該在孩子而不在父母,也就是說,凡是能夠豐富體驗,發展心智和人格的需求,都算「合理」。

比如景區的一支雪糕,父母的判斷可能基於物質價值本身,價格偏貴所以不合理,但對於孩子而言,在風景如畫、興致盎然的當下,從對其他孩子的艷羨,到自己親口品嘗特色的美食,這種體驗是獨特且有意義的。

這就是一個合理的需求。

「能力範圍內」則在於父母對於自身情況的把握,此時應當保持覺察,避免讓自己的匱乏感扭曲現實,結果明明可以滿足,卻不願滿足。

有些人可能會擔憂: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一味地滿足而不加節制,不會讓孩子越來越貪婪嗎?

欲望本身是中性的、可被滿足的,只有欲求不滿的黑洞,才會將健康的欲望變成貪婪無度的渴求。

認為孩子有「貪慾」,可能正是家長將強烈的匱乏感投射出去的表現。

而對於超出能力範圍的需求,更多要求父母修通自戀,能夠坦然地與孩子討論自己的局限,保護好他的自我價值感。

在上文提到的那個短片裡,女孩的父親最後說了一段話:「別受你媽影響,你很優秀,是我們能力不夠,沒能給你想要的生活,穿上這件新衣裳,去好好爭取自己的新生活,加油吧孩子。」

一來將無力感和挫敗感收回自身,二來肯定了女兒的價值與潛能,這是需要智慧和氣魄的。這些話雖然遲了一些,但也為女孩注入了極大的信心和力量,成為她蛻變的基礎。

最後,就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欲望的滿足常常與金錢密不可分,而金錢要靠勞動換取。

可以設計或陪同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項目,幫助他在勞動中體驗賺錢的辛苦與樂趣,既能增進對父母的理解,又能讓孩子體驗自我滿足的滋味,為將來獨立實現和享受欲望賦能。

如果說讓孩子「懂事」,或許這才是他們最應該懂得的事情,而並非懂得如何去配合父母,自我閹割需求。

物質窮養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窮養。

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欲望、有動力、野心勃勃且內心富足的人,是父母可以贈予的最佳禮物之一。

被「精神窮養」長大的父母們,也可以藉此機會,重新養育一遍自己,好好滋養內在的「委屈小孩」,讓生命更加舒展和充盈。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26/166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