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顏寶剛

顏寶剛:習近平力挺普京恐加大對華制裁,香港將殃及池魚?
2022-09-20

如果最終中國真的因支援俄羅斯被「二級制裁」,屆時會否有特定措施針對香港?一旦美方行動升級至實際制裁,即視香港為中國一部分,禁止高科技、敏感科技進口香港,或針對在香港的中資機構和財團,作出懲罰性措施,屆時我們香港的官員們,又是否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及政策作出應對?

顏寶剛:香港大佬受不了了 群起施壓港府
2022-09-13

當《國安法》令香港紅線處處,資訊及言論自由被重重箝制,包括被迫停運的《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高層亦被控「煽動刊物罪」,案件將陸續開審。正如本欄多次強調,金融中心失去資訊自由,會令外資擔心增加投資風險,不是單靠放寬隔離措施就可以彌補,最終這個金融中心的「金漆招牌」,恐怕都會被除名。

顏寶剛:香港高等學院成內地「潤學」三甲
2022-08-30

不少內地留學生本身都有背景,可能是高官子女,又或是國企高管的下一代,他們在內地已經被視為特權階層,一旦這些留學生畢業後留港發展,令人擔心的是很可能形成新特權階層,對香港本地學生來說,就會形成一個不對等的競爭環境(Unlevel Playing Field),日後在職場上會面對不公平競爭,這對近年已經備受打壓的年輕一代,將會帶來更艱難的向上流機會。

顏寶剛:「金融政變」的幕後黑手——被「送中」的神秘富豪
2022-08-23

由被國安「綁走」,最後判詞就以「自首」來形容,即可免卻了國安跨境執法、踐踏「一國兩制」的指控。不過整件事卻突顯,中央無法「名正言順」在港執法,這些被習近平視為的頭號敵人,居然可以置身「境外」,享受富貴生活,恐怕這才是最終引發2019年要推行「反送中條例」的隱藏理由。那為何習近平要不惜代價,都要將肖建華拉回內地受審?

顏寶剛:狂妄自大的中證監副主席重要關頭向美方示弱 風向明顯
2022-08-16

多年內美國因為中概股熱潮,大量中資公司到美國上市而且成績可觀,令監管機構「隻眼開、隻眼閉」。不過自從中美政經關係轉趨緊張,美國監管機構開始嚴格執法,官員甚至「企硬」,不交出底稿就要除牌。中美雙方曾經以積極態度化解分歧:在2016年進行的試點中,中國曾經交出了審計底稿,不過好快被發現是經過大量「編輯」,並非原始數據,中方並禁止美方官員查閱在美上市中國巨頭的記錄,包括阿里巴巴。而美國官員到中國檢查期間,也有中國官員一直在場,甚至質疑中方人員有可能干擾了檢查過程。最終談判破裂。

顏寶剛:政治表忠與反制行動
2022-08-09

今次是有史以來,香港官員首次集體就中國外交事件作出個別譴責,亦反映出新一屆政府全體官員,要事事緊跟中央、不落後的「表忠」心態。但如何支持?又如何配合?《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的外交事務和國防將由中央人民政府機構負責。換言之,特區政府根本無資格制定任何具體反制措施。事隔一日,中央政府終於就反制行動制定了具體措施,但內容好可能令一眾「戰狼」上身的特區官員抹一把汗:外交部對美國採取八項反制措施中,特區完全無「用武之地」。

顏寶剛:清算時刻——由肖亞慶下馬到二十大權鬥
2022-08-02

必需強調,由國資委歷任到工信部,可見今年63歲的肖亞慶掌管均是國內最重要經濟產業,權力之大、級別之高,更突顯他今次下馬的非比尋常,更是近年在位時出現問題的最高級別官員。更值得注視是肖曾長期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在李克強身邊工作,因此外界也懷疑,他「出事」與中共高層權鬥有關。

顏寶剛:點止跳舞咁簡單! TikTok自由資訊的敵人
2022-07-26

雖然TikTok堅稱沒有作出干預。但是,正如《經濟學人》說「在中國這樣一個痴迷於媒體操縱的專制政府下管理企業,顯然就是一種風險。如果沒有新的安全機制,西方國家可能有一天不得不關閉TikTok。彭博報道,近數期字節跳動在非公開交易中的企業估值,已經跌至遠低於3000億美元的水平,較去年大幅縮水最少25%。隨着其上市計劃擱置,部分投資者尋求套現。

顏寶剛:今是而昨非?談暫緩「熔斷機制」
2022-07-12

香港由國際航空地圖上「消失」,這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狠批香港防疫政策,最一針見血的形容。一直被航空業及旅客批評的航線「熔斷機制」,據統計,今年以來約有100個航班被「熔斷」,其中這些被「熔斷」的航班有五分之一為國泰航空運營。2019年,香港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而機場數據顯示,去年的數字比這一水平低了98%,由於仍有貨機往來,航班數量才能維持2019年的三分之一。

顏寶剛:噤聲的香港——「跌出口袋」的新聞自由
2022-07-05

我相信海外媒體人將有一個優勢,就是過去三年有二、三十萬人離開香港,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信念,就是我們是「世界的香港人」,這份信念不會因為融入當地社區就會消失。最近我出席一個香港人市集,大家都是熟悉的面孔、共同的語言,那種「安心是吾家」的感覺很是強烈,如果能夠善用這個群體做成的力量,對媒體人來說是可行的出路。

顏寶剛:尋找30萬「港漂」的故事
2022-06-28

30萬至35萬人口,其實是一個相當龐大數目,比較一下由2020年7月實施《國安法》後至今年三月,香港機場淨移出的人口達32萬,當中包括今年首季已高達14萬。如果按統計處人口普查,由2019年中反修例運動開始計算,到去年底淨移出人數累計亦有25萬人。

顏寶剛:李班子與競爭力排名
2022-06-21

近年所謂的利港政策,例如互聯互通、理財通、債券通,這些政策其實更多是向內地傾斜,反而是吸收資金填補內地缺口。至於融入大灣區建設,在疫情之下,不知何年何月才重啟,一條港珠澳大橋加一個高鐵站,早已廢棄多時,恐變成浪費納稅人金錢的大白象工程。

顏寶剛:上海真的回來了嗎?外資逃離中國掀起失業潮
2022-06-14

最新消息是,上海有關部門在上周四(9日),下令至少七個區的居民從周六(11日)開始接受大規模核酸檢測,這些區的總人口為1,400萬,是上海總人口的一半,期間所有居民都將接受封閉管理,直到採樣工作全部完成。正如《經濟學人》指出,中國或許已經戰勝了Omicron浪潮,但病毒仍有可能捲土重來。到時只要「動態清零」政策仍然存在,這個毀滅性的影響,只會不斷循環。

顏寶剛:香港打工仔的強積金會否被暗渡陳倉,用作「報國」?
2022-06-07

要留意是香港政府去年以不承認英國BNO5+1簽證為理由,不容許已移英的十二萬名港人提取強積金離境,這些人留在香港境內的強積金資本,恐怕在當局一些人眼中,會是一塊肥肉,日後如何設限甚至會否變相轉走資金,會是一個非常需要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