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顏寶剛

顏寶剛:入不敷支、耗光儲備、恆常借貸、市民開刀:香港終局?
2023-02-28

財政司對目前的結構性財赤「不作為」,三、五年後財政儲備跌穿警戒線水平,聯匯制度又因為支持不足受到衝擊,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即使在經濟下行周期仍然要大幅加息捍衛港元,屆時政府不得不向市民「開刀」:包括大幅上調利得稅及薪俸稅,到時做成惡性循環令資金加快流出本港,恐怕這就成了小說《追龍》中的終局:「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毀滅死亡。」

顏寶剛:留錢傍身「惡意儲蓄」對政府不信任?中港經濟恐難復常
2023-02-21

最近香港樓巿出現小陽春,主要是巿場憧憬會有大批內地人到香港買樓,以至不少本地人率先入巿,不過,據了解北水暫仍未見身影,況且北水要買香港樓,要付高達三成的辣稅,或許這正解釋了儘管二手樓市成交雖有改善,可是賣地情況卻是另一幅光景,接連有三幅地皮或項目流標,包括赤柱豪宅地皮、市建局觀塘重建項目,以及港鐵小蚝灣項目,這正是反映了敏感度更高的發展商如何看待後市以至經濟前景。

顏寶剛:香港助俄羅斯規避制裁,恐反成制裁目標,斷絕外資資金鍊
2023-02-14

美國最大金融機構包括黑石集團、KKR、紅杉資本、凱雷集團、貝恩資本、華平投資等美國投資公司,均在中國有俱規模的投資。有研究公司估計美國投資者每年在中國進行約3000宗交易,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和風險投資,當中價值超過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大概有500宗。其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以至小米,均有涉及人工智能及量子計算等先進技術。這些科技巨企中,有不少已是香港股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一旦最終被歐美制裁要斷絕外資的資金鍊,對相關企業以至整體港股均會帶來災難性影響。

顏寶剛:外來投資大跌,商業地皮流標,核心商業區恐爛尾收場
2023-02-07

選址啟德興建簡約公屋,居然引發了建制派內部爭議,甚至是中產與基層對立,差一些就成為三年來首次有公眾集會,當然最後是胡混鬧劇收場,不過背後反映的,實際是外來投資大跌,香港的商業需求顯著減少,令啟德發展核心商業區與其長期丟空「曬太陽」,不如「廢地利用」。現實是外資投資減少,在港設地區...

顏寶剛:「新香港人」離棄,香港樓市「小陽春」實為最後「逃生門」
2023-01-31

今天香港已經失去國際「超級聯繫人」角色,就連特區官員口口聲聲說的中港融合及粵港澳大灣區連繫,亦被內地居民離棄,兩地通關之後「反高潮」未見內地人湧入,過去香港所謂食「四方飯」,現在卻淪為兩面不討好。香港樓市近日出現的「小陽春」,實為賣家最後的「逃生門」。

顏寶剛:香港朋友圈? 新管治模式令香港難再與世界接軌
2023-01-24

這個權力超越任何機構甚至法院的國安委,原主任鄭雁雄更破格獲提升至中聯辦主任,打破有別於以往由中共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擔任的潛規則。鄭雁雄同時掌管中聯辦、國安委和中央駐港國安公署,反映國安機構在港權力已超越特區政府甚至特首本人,這種權力壟斷模式,幾乎與國內共產黨的領導如出一轍,由「黨領導」一切發展路線及大小事務均已經成真,相信日後港府的任何決策,均需經鄭雁雄拍板才能執行。

顏寶剛:爭奪虛擬資產樞紐的雙城奇謀
2023-01-17

今天,在虛擬貨幣市場,這個雙城記的故事正在走向兩個極端:新加坡限制零售投資者接觸數碼資產;香港或對零售投資活動更加開放。在守住抵禦洗錢、恐怖主義融資和技術風險的底線的同時,到底在亞洲數碼經濟的下一個增長周期中,那一個會真正跑出?情況令人想起一年前兩個城市對防疫政策的兩個極端,那一個能笑到最後,恐怕答案已經寫在牆上。

顏寶剛:地方官員發出絕望要求
2023-01-10

儘管共產黨善於改寫歷史,習近平對苦難的漠不關心令人不寒而慄,黨政機關正大肆宣揚正在迅速恢復的經濟增長,並以最殘忍的方式隱瞞真正的疫情,同時審查和妖魔化所有揭露其錯誤的人,以維持政權對合法性的核心主張。官員們已經空洞地吹噓「以人民為本,生命至上」的新政策,同時忙於掩蓋不必要的死亡。

顏寶剛:金融「大事件」回顧,「輸」字行頭的2022年
2023-01-03

2022年我們輸掉了很多,不過當司法獨立變成碎片,香港法院判決被人大釋法推翻,法律根基被動搖,破壞司法獨立及司法制度。這一切在外國投資者眼中會如何判斷?2023年恐怕我們提早迎來了終局。

顏寶剛:「躺平」之後,重拾「初心」
2022-12-27

如果說2021年我的選擇是「躺平」,那麼2022年要選的,我會揀「初心」。我不是說保留「初心」,明天我們就可以看到希望,因為現實總是殘酷;但如果沒有了「初心」,那麼只能說,未來就一定看不見希望。

顏寶剛:中國急轉彎,前所未見!充滿政治隱憂
2022-12-20

疲軟的11月經濟數據不難看出,中共領導人為何要迅速決定取消實施了近三年的嚴格防疫政策,原因是經濟已經瀕臨崩潰邊緣。當中最令人意外,是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降幅遠大於10月的0.5%,也大於經濟學家預期的下滑3.3%,是半年低位,反映內地最大增長引擎,即是領導人說的「內循環」,已經全面失效。

顏寶剛:抗疫急轉彎:封鎖信息掩飾痛苦的復常之路
2022-12-13

官方已明知放寬防疫措施將引起全國大爆發,既然無能力減少受感染人數,就索性限制外界了解疫情的變化,情況就如三年前武漢爆發全球首宗COVID時一樣,外界根本無從知道實況。現在是「先發制人」落閘限制資訊流通,外界僅能夠透過官方公佈知道受感染人數,這對重啟經濟無疑亦是一舉兩得:既減低不確定性、又防止國內恐慌蔓延。

顏寶剛:維持聯匯代價巨大,官員勿沾沾自喜,炒家狙擊港元只是幌子
2022-11-29

上周不少財經媒體都將對沖基金經理阿克曼(Bill Ackman)狙擊港元放到頭條或顯著篇幅,這令我想起一些舊事。話說阿克曼炒港元與美元脫鈎不是第一次,之後亦有其他基金經理包括巴斯(Kyle Bass)亦有類似部署。記得當時新聞部的主管以至當值編輯都問過我,應否將這類新聞「做大」,...

顏寶剛:「欲哭無淚 」——十四年來最大跌市,蝕讓盤增加,樓市恐愈賣愈平
2022-11-22

更令人憂慮是,一旦樓市下行周期開始形成,對買家及賣家心態都有根本性變化,當中最容易觀察,就是「蝕讓盤」個案不斷增加。打開地產版的新聞,都是充斥各區的蝕讓個案,根據利嘉閣的統計,今年10月全港1607宗已知的二手買賣登記中,蝕讓二手樓個案有186宗,按月增加11.6%,蝕讓個案佔整體成交達12.3%,為連續六個月增加,亦是2009年10月以來最高比例,打破了昔日香港投資物業只賺不蝕的「神話」。

顏寶剛:中國夢破碎:向後大躍進,富人逃出中國
2022-11-15

《經濟學人》提出「向後大躍進」的概念,指在習近平領導下,黨與民眾的社會契約發生實質變化,有很多中國觀察家談到習近平在經濟上是「向左」移動,但在煽動民族主義時卻「向右」移。更矛盾是知識分子最近在官方媒體上自發地讚揚了幾十年前的供銷合作社制度「復活」,但同時又表達了對計劃經濟捲土重來的擔憂這種矛盾心態。必須理解是習近平改變了黨和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為了集體利益,個人的願望被淡化了。學者們開始談論毛澤東時代的「群眾路線」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