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顏寶剛:「巧立名目設「共同投資基金」,將港人儲備「送中」

作者:
按「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四個基金規模,已達620億,連同「未來基金」中有1000億專用於「北部都會區」發展,總額已有1,620億元,佔整個「未來基金」比重達六成三,恐怕不用等「十年大限」,已經掏空了我們的「未來」。

今年的《施政報告》重點是「搶人才、搶企業」,但焦點實際就是內地的人才及企業,這才符合特首說的「帶來策略性意義」,屆時香港人才一方面「換血」,由內地專才補上,而香港人多年來累積的豐厚儲備,亦會在支持國家發展的名目下,一步步「送中」。

先談一下特首的「搶人才」計劃,這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特首上周三(19日)提出時有兩個條件:(一)過去一年年薪超過港幣250萬元或以上;(二)「以及」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過去五年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經驗;只要符合條件人士就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並不設人數限額。

但這兩個要求到了勞工及福利局解釋政策時,就由「以及」變成了「其一」,即是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能獲批簽證,換言之「250萬年薪」要求只是「煙幕」,所謂「百強大學」畢業生才是重點,他們不需年薪要求,只要有足夠工作經驗就能獲得簽證。

這麼重要的政策制定變化,為何沒有公開解釋,是刻意隱瞞嗎?

試問以今天的香港政治環境及防疫要求,有哪些外國名校畢業生會來香港工作?反觀內地已有七間大學打入全球百強大學,當中包括清華、北大、復旦大學及新晉的中山大學,顯然這批畢業生對來港發展的興趣最大,也是符合中央及特區政府「換血」的目標。

至於「搶企業」最搶眼招數,就是由「未來基金」撥款300億成立新的「共同投資基金」,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說到這裏,要先解釋一下「未來基金」的成立背景。

2016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前殖民地政府留下的近二千二百億「土地基金」,撥入新成立的「未來基金」,當時曾俊華為防特首梁振英花光政府儲備,刻意定下兩條定律:

一、十年不可動用,即不可在二零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提取;

二、若政府要動用「未來基金」,必須獲得立法會批准;

但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任後,已多次透過行政手段直接動用,變相破除曾俊華為「未來基金」設下「十年不可動用」的鐵律:

1.陳茂波於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佈在「未來基金」撥出百分之十的款項,即約220億元,成立「香港增長組合」,爭取合理的風險調整回報。同年又直接抽取部分「未來基金」收益放回財政儲備,首年回撥250億元,難免令坊間產生「造靚盤數」的質疑。

2.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以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宣佈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用作成立「大灣區投資基金」,聚焦大灣區一些可惠及香港的項目。

3.同樣在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從「未來基金」累積收益中,預留1,000億元成立專款,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4.最引發外界爭議做法,是在2020年6月,香港第一波疫情爆發,為拯救當時陷入財政危機的國泰航空,陳茂波再次瞄準「未來基金」,從賬戶中調撥273億元以投資國泰航空,這是港府首次透過「未來基金」直接注資私人企業,「架空」立法會的行為惹來不少爭議。

如果說以上措施是「巧立名目」,到了今年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就索性不再遮遮掩掩,明目張胆宣佈在「未來基金」賬目下宣佈成立「香港投資管理公司」,把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220億元)、「大灣區投資基金」(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50億元),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300億元)歸一收納,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按四個基金匯合規模,已經達620億,佔整個「未來基金」2,574億元(截至六月底),比例已達四分一。

有別於「未來基金」由不同基金管理人合作投資的模式,這個300億的「共同投資基金」會更主動作直接投資,亦不一定投入創科項目,容許投資的項目屬長期及涉及風險。李家超形容,成立「香港投資管理公司」屬破格決定,最終目標不只是賺錢,也為增加本港整體產業發展及機遇,期望與「搶人才」及「搶企業」政策相輔相成。

有不少評論及報道均將「共同投資基金」與新加坡「淡馬錫模式」做比較,但我認為是錯了重點。

規模達2.2萬億港元的「淡馬錫」,目標是希望能以進取及專業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提高回報壯大國家儲備,同時亦透過入股全球領先跨國企業,為新加坡尋找高增長引擎,簡言之目標是自己的國家利益。

但新的「香港投資管理公司」及屬下的「共同投資基金」投資重點是什麼?真的是香港利益?陳茂波說揀選投資哪間企業,關鍵在於該企業能否為本港特定產業發展,帶來「策略性意義」。

策略性意義=香港還是國家利益?

我理解香港政府及金管局多年來,內部都有討論是否參考新加坡的「淡馬錫模式」,將政府財政儲備作更多元化投資,但多年來政府內部討論仍然有三個問題無法解決:

1.虧損了怎麼辦?誰人負責?

2.投資做成的利益衝突如何處理?

3.不論「未來基金」及財政儲備均是支持聯繫匯率一個重要組成,過分進取會否令外界質疑當局維持聯匯決心?

按過去政府及公營機構的投資,又實在令人擔心。還記得數碼港及迪士尼樂園嗎?多年來回報一直偏低。最新例子亦有去年以「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入股新上市,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認購額約3,900萬港元,惟該股潛水逾六成,持貨不足一年估計損手近2,600萬元。

但今年施政報告為這些憂慮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投資企業只需要「帶來策略性意義」,就已經符合「搶企業」的精神,更不擔心什麼利益衝突問題(看李家超突然「上身」回應法律界林新強的「XY勾結」論就知),哪怕最後是虧損收場亦不重要。這在二十大剛通過習近平一人獨尊,不論元老及改革派官員全數被趕下台,香港未來要為國家作出「策略性意義」,顯然就是要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這正是今年施政報告另一重大隱藏重點: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包括「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更成立高層次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行政長官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建設,顯然香港的「策略性未來」,就是建基於與內地對接,「共同投資基金」瞄準的就是相關的內地國企及民企,將香港人多年來累積的儲備變相「送中」。

因此,加大基建項目發展「北部都會區」對接大灣區建設,就是今年施政報告的主調:施政報告內提到「大灣區」次數有45次;「北部都會區」27次,相反「國際金融中心」只提及五次。

按「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四個基金規模,已達620億,連同「未來基金」中有1000億專用於「北部都會區」發展,總額已有1,620億元,佔整個「未來基金」比重達六成三,恐怕不用等「十年大限」,已經掏空了我們的「未來」。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5/182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