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生活習慣

90歲老中醫直言:血管通暢,從不怕腦梗,秘訣是常做這3件事(圖集)
2021-03-24

在廣西有一位江爺爺,他是一名老中醫,家裏世代都是醫生,將爺爺已經行醫60多年了,現在已經是90歲的高齡,他現在還是每天在家裏的中醫館幫忙,他的身體狀態非常好,特別硬朗,眼睛不花,耳朵也不聾,頭腦非常清晰,甚至他比很多年輕人的身體狀況還要健康。主要的原因是由...

識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聰明?腦科學專家和牛校老師談識字的真相(組圖)
2021-03-02

下面這兩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在生活中,如上面插畫中有同樣遭遇、同等困惑、同級焦慮的爸媽恐怕不在少數。我們懼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想要給孩子一個快樂遊戲的童年。識字就是這個問題的典型縮影。孩子多大學識字合適?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弊端?未來面臨幼升小的剛性需求...

孩子越學越笨?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四種家庭教育占很大原因(圖集)
2021-02-24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在孩子3歲前,父母覺得自家孩子是個天才,以後肯定要去常青藤這種名校;等孩子上小學後,父母認為以後能考上C9國內的頂尖學校;孩子上高中後,父母的心理預期降到了能上大學就行。以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孩子變得越來越笨嗎?顯然不是,大多數孩子的智...

50歲後的中老年人,生活習慣比運動更重要,馬虎不得(圖集)
2021-02-24

50歲,對所有人來說是一個分水嶺,進入到這個年齡階段後,身體難免會爆發出來一些不適的症狀,正是因為身體的不適表現,也使這個年齡段的很多人將養生事業提上日程,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生活會變得異常謹慎,運動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主旋律。對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來說,...

癌症的元兇終於找到了,遠離惡性腫瘤,晨起三堅持,晚上四不要(組圖)
2021-02-20

癌症的發生機制很複雜,遺傳,飲食,生活習慣,吸煙,酗酒,肥胖,缺少運動,熬夜,年齡,各種物理化學因素等,都是致癌因素。正因為發生機制複雜,使得到目前為止,人類也找不到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根治癌症。一般來說,早期癌症效果最好,中期癌症治療很複雜,晚期癌症,醫生也...

遠離阿茲海默症從年輕就開始預防!21種全球認證降低罹患風險方法(組圖)
2021-02-14

阿茲海默症是老年人失智症最常見的病因,因為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障礙等問題。但該如何事先預防,在臨床上有多種說法,為了找到更具有代表性及證據力的方法,國際期刊綜合243份研究與135項隨機對照試驗,提出21種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

沒事做一做提肛運動,每天堅持5分鐘,男女都能獲益(圖)
2021-02-14

26歲的小鄧因為便血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醫生告訴小鄧,他所罹患的是痔瘡,不過小鄧的痔瘡並不嚴重,還沒有達到手術的指征,醫生建議他保守治療。醫生說,痔瘡的發生主要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像喜歡辛辣刺激飲食,很少進食蔬菜和水果,排便習慣不好,久坐等都有可能會...

父子同患高血壓,兒子病逝,父親卻健在!這些降壓觀念害人不淺(圖集)
2021-02-09

為什麼先死的那個人不是我呢?崔大爺怎麼也想不到,竟讓自己這個白髮人送黑髮人。更讓他不解的是,奪走兒子生命的竟是高血壓,可他自己得高血壓已經20多年了都好好的,兒子才確診才不到10年怎麼就先自己走了呢?所以崔大爺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總覺得兒子是替他死的,總...

2021年最健康的飲食-地中海飲食(圖)
2021-02-04

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World Report),地中海飲食連續四年榮登年度最佳食物。其他健康飲食還包括DASH(主張可以消除壓力的飲食),以及彈性飲食(Flexitarian diet),訴求是主要吃素以及偶爾吃葷。這些健康飲食都...

50歲以後是癌症的爆發期,原因無非就三個,家有老人的請注意(圖集)
2021-02-04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身體還很健朗,但年齡一大,很多卻都患上了癌症呢?小妙在後台收到了這樣一條私信。本着嚴謹的態度,小妙在搜索了一系列的文獻後,給大家講講,老年人為什麼是惡性腫瘤的預備軍。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得癌症癌症的發病跟年齡的增長呈正相關,而導致癌症在年齡大...

日本研究發現:這個「動作」能讓你更長壽,很多人卻要「矜持」!(組圖)
2021-02-03

談起長壽之道,大家或許想到的是不抽煙、不喝酒、多運動、多素少葷。然而,有些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卻一塌糊塗,甚至一些人抽了一輩子煙、喝了一輩子酒,卻依然長命百歲。這又是為什麼呢?據有關調查研究發現,那些長命百歲的老人們或許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有一個...

生活中哪些習慣會造成營養素的丟失浪費(組圖)
2021-02-03

在飲食方面,很多人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但可能因為我們一些生活習慣或烹飪方法不當,造成了很多營養素的流失浪費。下面這幾種情況你有沒有中招呢?有則要快點改掉奧!1.煮粥加鹼很多人在熬粥、煮飯時習慣加鹼,這樣熬的粥更濃稠香甜。口感好。但這樣做造成了維生素B的破...

一家7口得了癌症,5個人所患疾病相同,莫非惡性腫瘤也會傳染?(組圖)
2021-02-02

對於中國人來說,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是十分幸福的時光。這頓飯不僅代表着健康和平安,還代表着對家人們的美好祝願,所以和家人一起吃的每一頓飯都顯得十分重要。但往往就是事與願違,因為是和家人一起吃飯,所以大家往往也都十分親密,在吃飯上當然也不例外,都會用...

告別惡性循環的「月光族」人生!8 個從日常生活累積應該要有的「儲蓄觀念」
2021-02-01

疫情還沒結束,是不是該趁這機會,把機票錢還有其餘瑣碎的費用給存起來啊!相信很多人常常在月底發現自己變窮光蛋,慘到差點沒飯吃?到底為什麼呢?相信改變生活中這8大常見花費,就離你的「一桶金」不遠啦!養成良好儲蓄習慣的第一步,別以為「存錢」就代表放棄享樂?只要夠...

腸內癌變,大便先知?大便若有4種異常,多半是被直腸癌纏上了!(組圖)
2021-01-20

生活中,相信人們對於陽氣一詞並不陌生。所謂陽氣,其實就是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而這種能量是人體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其可以幫助人體溫養臟器、維持生命活動等。相反,如果人體陽氣不足,此時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時很多疾病也會不請自來。一般來說,由於男女生...

家風,是一個家最好的不動產(圖)
2021-01-18

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裏寫: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好的家風,很重要,更得益於傳承。如果將好的人品修養、生活習慣以至一門技藝傳承給子孫後代,會對後代產生深遠的影響。一門好的家風,勝過千萬名校。好的家風...

身體好的人,習慣在4個方面「下功夫」,四十歲後,要盡力而為(組圖)
2021-01-18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常年無病無災的人,也是人們羨慕的對象。但大家可別誤以為這類人只是幸運,其實他們在背後可能也下了不少功夫。身體好不好,除了跟遺傳因素有關之外,還跟我們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等多個方面有關。身體好的人...

90後夫妻雙雙確診腸癌,醫生搖頭:一樣東西吃得太多了(圖集)
2021-01-14

這些年我國大腸癌病人越來越多,死亡率在逐年上升。這是因為多數病人在發現癌症時就已經是中晚期了。這主要是因為大腸癌形成早期的表現很輕,容易讓人覺得是誤食或者便秘等症狀,並且忽視。所以我們需要對大腸癌早期的臨床反映做一下了解。首先是會有持續的腹痛感,尤其在想排...

家庭教育中的堅持與放棄:以孩子的成長剛需為基準(圖集)
2021-01-13

曾與不少家長朋友探討過家庭教育中的取捨,其中比較多的困惑是在一些選擇上是該堅持還是放棄。有的認為,取捨中要充分尊重孩子;有的認為,大人的堅持很重要,堅持下來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有的認為,孩子不懂的地方,大人要堅持。筆者分析認為,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都不夠客觀...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能做到的人少,是什麼意思?(組圖)
2021-01-09

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裏也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人類是一個跟着太陽而進行活動的生物,隨着這樣長時間的生活習慣,我們人體機能也變得更有規律,如果不按照這個正常規律走,就會變成所謂的生活習慣不規律而導致身體上會出現各種問題。正所謂不貪三更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