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陶傑

陶傑:畫面拉闊一點看(圖)
2020-01-08

香港的二o一九年,將來的歷史學家怎樣寫?正如法國大革命,一個瑪麗安東尼皇后,成為全國鄙視和憎恨的焦點。當然香港的女特首百年之後,在香港甚至世界歷史書中(視乎香港的動亂如何蝴蝶效應地與美國川普(特朗普)改組世界秩序的雄才偉略雙交合),未來史學家之述評,亦必類似。

陶傑:中國婦女新年德國花樣 惹火蔡元培的動物園
2020-01-05

除夕在梵蒂岡廣場,一名疑似中國婦人遊客強行伸手將教宗拉過來要握,被教宗滿面厭惡,奮力摔開。然後德國的動物園,中國人違法放天燈,造成動物園大火,燒死動物多隻。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中國研究生,則在機場被聯邦調查局拘捕,控以竊取機密。二〇二〇新年三事,以第一二件花樣...

陶傑: 權威報告劃時代的警告 中方已到「縱慾障礙」
2020-01-04

大陸新浪財經網引述美國麥肯錫二〇一九年中國報告,並註明完整版,即其中並無因應中國認為之敏感審查而有所刪節。據此美國權威報告嚴正指出: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正在悄悄改變。本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令全球其他國家受益良多,消費者得以享受中國廉價勞工出口之低價商品,唯西方...

陶傑:新年要戒性上癮(圖)
2020-01-03

難得麥肯錫報告提出劃時代的警告,中國對此有所正面回應,中方也猛然醒悟,中國經濟不可以只靠出口美國市場。「一帶一路」另覓方向,但同時,「一帶一路」不抵及的台灣和日本,寧靜致遠,清和澹麗,空山靈雨、山中傳奇般又是品味旅行人士的崇優首選。二〇二〇年,世界格局會因川普這位偉人而改組。新的一年,世人基本願望,當然是川普連任成功。

陶傑:呼喚李鴻章(圖)
2020-01-02

清廷的所謂外交,李鴻章本人是一條線,與日本與英國接洽。總理衙門的官僚又是另一個系統。還有一個北洋大臣,也自己與所謂外國勢力有點「溝通」。權力山頭林立,又遇到一個事必精細恭親、迷戀權力的光緒;而光緒身後又有一個要慶賀六十大壽、不想大生日時有兵凶沖喜的慈禧太后。因此清國的敗象,尚未與日本開火,已經註定。

葉問4/陶傑:電影煮蛙錄 (圖)
2019-12-30

香港的電影工作者沒有了以前的膽識,沒有了激情,也沒有了殖民地時代的創作力。青蛙不知不覺煮熟了一半,縱使還在游着,小腦條件反射,還以為在活着,而且活得還不錯。忽然間那隻鍋卻風雲變色,原來一鍋的青蛙才發現,即使個個表態做了護旗手,譴責了暴徒,那一泓濁水卻一下子不止變成沸水,而且還是滾油。

陶傑:李小龍有問題
2019-12-29

大陸真功夫連鎖快餐店慘遭李小龍之女李香凝控告長期盜用李小龍形象,在大陸控告,要求賠款二億。這個圈子裏眾所周知,李小龍雖然是腳踢東亞病夫神話牌匾的民族尊嚴功夫英雄,但是他的美國老婆蓮達,對於李小龍的肖像產權之在華人社會被成千上百的東亞盜夫濫用圖利,像貓盯老鼠...

陶傑:壞政府到了這樣的手段 大陸窮人難亂政府
2019-12-28

讀中國歷史都知道,歷代有所謂治亂交替。也就是說:即使進入盛世的好日子,出了英明的皇帝,一兩百年的太平,必定走向大亂。大亂的原因無非三樣:人口增長過多、出現一個很壞的皇帝。因為這個壞皇帝,各層官吏跟着壞,向下層徵收苛捐雜稅。其中以人口增加一項最沒有關係。第一...

陶傑:毛澤東為何迫不及待拔除最出色的民國大學(圖)
2019-12-27

圖:復旦大學仿古木製校門,還原1921年大學部遷址江灣時正門之原貌。大陸的重點大學,更改大學約章,取消學術自由之字眼。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之所謂舊社會,無論孫中山、北洋、蔣中正領導時代,民國的大學生活,就是自由兩個字。民國時代的中國大學有三種:官府主辦的大學,...

陶傑:皇帝永遠是好的(圖)
2019-12-26

歷史有趣的地方,在於因果的細節。中國小孩讀的歷史教科書,偷偷摸摸,將許多因果的誘因細節略去,不斷重複一句話:洋鬼子欺負我們。絕不告訴下一代,是你先欺負洋鬼子,洋人只是據理反擊。皇帝是好的,只是奴才壞事?哈哈哈。二百多年前一樣,今日也一樣。

陶傑:下一代沒有管好 我很同情那幾位有頭臉的家長 (圖)
2019-12-26

一旦留學西方文明國家,而且學歷名銜還是牛津耶魯劍橋哈佛什麼的,若還得碩士博士學位,頭腦的思維方式,一定經過自古希臘羅馬以來的西方邏輯理性訓練。嚴格來說,其「中國人」成份指數,已經減少。除非中國有一天,財力足可向哈佛耶魯直接購買學位。

陶傑:「送中法」是誰開的頭?(圖)
2019-12-26

中紀委用送中法,不但不一定能捕捉目標人物,而且案子在香港一拖,國際效應之下,在法庭排期聆訊抗拒送終的這位千億富豪,有大把時間部署逃亡海外。但路透社這條消息,造成的效果,是為林鄭月娥減低責任,甚至為林鄭開脫。消息來源又是何人?為何有此所謂內幕?這一切皆耐人尋味,是密室中又有黑盒子的中國政治。

陶傑:歷史不止一個版本(圖)
2019-12-26

中國四十年來向英美派出大量所謂留學生,都學科技、工商金融管理,沒有一個公費去英國讀歷史。為什麼?除了「讓少數人富起來」的鄧小平思想變成中國人的信仰,讀歷史學科無法令一個人迅速致富。讀歷史與檔案圖書館為伴,不是與人發生金錢利益關係,檔案圖書和文件紀錄無法令人成為上市公司主席。

陶傑:唯一不鼓掌的男人竟是女特首丈夫
2019-12-22

女特首的先生與一班高官去澳門參加慶回歸大典,出席文藝晚會,有國家主席到的地方,大家歌唱祖國,人人跟着歌曲拍掌,但特首丈夫沒有,呆滯站立。本來最多在印刷傳媒時代,此事只是小花絮小插曲,網絡世代,廣為傳播,升華為政治事件。此事引起圍觀之看點甚多:第一,女特首林...

陶傑:國會的彈劾 只會刺激川普更旺盛的睾丸酮 (圖)
2019-12-21

美國總統的彈劾制度十分複雜,中國人不能完全了解,最多只能想像與「海瑞罵皇帝」、「十奏嚴嵩」這樣的戲文。但人家三權分立,國會還分上下兩院,各自有一套點票機制,國會也有辯論規條。夏蟲不可語冰,相差五百年,也十萬八千里。

陶傑:女人不行 老男人也壞
2019-12-20

前總統兼超級左膠奧巴馬跑到新加坡,發表年齡歧視加性別歧視的仇恨言論,聲稱這個世界不可以由老男人當權,而女性主控世界,比老男人毫無爭議地好得多(indisputably better)。奧巴馬變身一名黑色法西斯,而且還跑到亞裔老男人李光耀一手創立並發揚光大之...

陶傑:奧巴馬泄憤打倒老男人
2019-12-19

奧巴馬跑到新加坡在論壇講話,他認為世界如果由一夥老男人掌權,會亂七八糟,如果世界領袖都由女性來出任,人類會更為美好。奧巴馬這樣講,明顯泄憤:所謂第一號老男人,當然就是他和他的追隨者最痛恨的川普。奧巴馬有點像台灣的馬英九,執政八年相當失敗,下了台總不忘酸一酸...

陶傑:英國大選之謎(圖)
2019-12-17

歐盟看見,不太作聲了。三百年歷史的議會民主,內涵內斂,表面上一團散沙,其實斂聚內力,置諸死地而後生。當然,這一代的英國人質素,長期為左膠毒素侵蝕,普遍智商和常識的辨別能力,由什麼牛津劍橋帶頭,明顯下降。不過在英國以外,世界其他國家的腦殘惡化速度,似乎比英國人快許多。

陶傑:歡慶郝爾賓大敗 類共產主義僕街 (圖)
2019-12-16

幾十年來習慣了學院空想社會主義支幹薪吹水而不必實幹者,與在街邊要飯的人聯手,兩皆伸手不勞而獲,令整個工黨的政綱偏向打土豪分田地的「類共產主義」。郝爾賓下巴一撮小山羊鬍,活脫脫是列寧再世。明眼人一看,若英國人選了這個阿伯進唐寧街,雖然英國不會淪為毛澤東的中國或波爾布特的赤色柬高棉(這一點,我相信英國人天生畢竟優秀一點的基因),必淪為歐洲的委內瑞拉。

陶傑:香港特區政府衰過清朝?(圖)
2019-12-14

林鄭和五個洋人鬧出監警風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種事情,只是滿清洋務運動以來中國人一直無法解決的老大難。自己內部鬧出來的紛爭,要聘請洋人來仲裁?非常好。洋人來華介入貴民族之內部事務,若要有成效,只有一個模式,即恭親王赫德模式:恭親王看見上海的海關,貪污成性...

陶傑: 想看看「獨裁保障高效率」如何唱下去
2019-12-12

香港僵局半年,國際矚目。在洋人和全球圍觀之下,由於民族面子第一,香港的女特首不可以下台,因為她下台了,就證明欽點委任她的那個最高主人並無眼光。然而大姐她一天不下台,就像舞台上一個忘記了下一句對白的女演員,不斷在重複上一句,台上沒有其他演員幫她爆肚解圍,她尷...

陶傑:美國青年富豪發家的兩條心得(圖)
2019-12-09

二十年來為何有此泡沫式巨大增值?因為遠東某強國全民之極度崇洋與自卑,致使翡冷翠、紐約、倫敦、巴黎這一組亮晶晶的地名系列,在他們心中永遠高於東莞、佛山、深圳,還有義烏和溫州之類。其中並無對錯,亦無是非,一切只是市場。

陶傑:萬事俱備 只在此人一念間
2019-12-05

香港區議會選舉之後,街頭尚有騷亂,因為二十二年來,泛民歷次大台,都被內外搞散。中方幾十年來的團結一大片、孤立一小撮戰略,到了新世紀,無法適用。因為此際可以依仗此一小撮以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效應,槓桿沒有了,對付那一大片沒完沒了的黑衣人,就沒有辦法。香港的亂局,...

陶傑:小鮮肉慘案
2019-12-01

台灣藝人高以翔在大陸電視台趕錄綜藝節目,要玩跳高攀低的高難度挑戰,不幸猝死,躺在地上半小時,其他人身邊經過,無人理會,就此送了一命。 在大中華圈裏,「藝人」這個行業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在外國,無所謂藝人不藝人:不是明星,就是演員,不是歌星,就是舞蹈家...

陶傑:幾時輪到我 越數名單越長 (圖)
2019-12-01

總統川普(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法令,據報即將對香港特府涉送中風暴之高官展開制裁。學者估計:特首林鄭、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極可能不幸遭美國第一批動手懲治,以儆效尤。中環精英開始有點人心惶惶。紛紛猜測名單上將會有誰有誰,會不會早晚將有你我他之類...

陶傑:香港的戲劇處境 (圖)
2019-11-30

總統川普出於對中國主席習近平先生的尊重,終於簽署千呼萬喚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從此香港特府的行為,包括特首、行政會議、包括警務處處長在內的高官,接受美國國會與美國國務卿的監管。 若中國不反對,香港從此進入某種中美共治的時代。對於討厭政治的商界,在香...

陶傑:女人還須女人看 壞在習主席當初沒叫林鄭小妹來北京相女面 (圖)
2019-11-27

習主席當初選中林鄭小妹,據說是聽了董伯伯的引薦。若習主席當初叫林鄭來北京,找幾個女人來幫幫眼相一相,包括彭大姐、吳儀大姐、延東大姐什麼的,請林鄭去釣魚台吃頓飯,卡拉OK唱幾首歌,第二天她們都有報告,看法當與董伯梁振英那號香港老男人有點不同。

陶傑:間諜是人類在娼妓之後 第二古老行業 (圖)
2019-11-25

眼前一個人,從未見過面,你只須跟他交談半小時,不動聲色,即可知:一,他是某股政治勢力的資深地下工具。或二,他正在被某股政治勢力,在轉化為某種工具的過程之中,而對此他竟然眉飛色舞,並不自知。或三,他目前不是,但最多三年之內,他將會有高人接觸,五年之後,他會成為這類工具。

陶傑:李顯龍總理講話訊息量很大
2019-11-24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嚴正指出:中國若想融入世界秩序,不可過分「推進」自己的優勢,要留空間給其他國家,同時勿將閣下自身遭過的歷史痛苦,施加於他人身上。 李顯龍講話,用大陸人的說法,「訊息量很大」:包括曲線奉勸中方,你的「一帶一路」,要對東南亞國家包括新加...

陶傑:全世界在看熱鬧 林鄭吊在半空 不三不四(圖)
2019-11-22

本來基本法早有安排:特首若辭職,第二號人物即政務司司長頂上六個月,六個月內,另行選出特首。但是當前這位第二號人物,叫做張建宗。張司長被林鄭及其中央後台,視為無法勝任特首的人物。因此,基本法中政務司司長成為代理特首這一條,就卡在中間,技術上根本無法執行。

陶傑:美國等到了這張牌 從前戲何局長到今天的她 (圖)
2019-11-22

凡此種種,美國人看在眼裏,記在帳上,對於香港的根本利益,香港的所謂國際城市地位,沒有美國認可,香港沒有得「國際」,除非以後香港只跟伊朗、北韓、柬埔寨這些國家一起玩,就叫做「國際」。

陶傑:帝制現代化
2019-11-21

原來十一月十四日,是光緒皇帝死忌,即二〇一九年此日,是光緒駕崩一百一十一周年紀念。大陸紀念其領導人死忌:毛、周、鄧之流,個個患了記憶短路。光緒生前,贊成開民選議會,有臣子說不可,這樣你會大權旁落的。光緒想想,下說:吾欲救中國矣,若能救國,則朕雖無權何礙?只...

陶傑:全城止暴大行動 港府要踐行黨指揮槍(圖)
2019-11-19

如此可歌可泣的大時代,又豈可沒有在香港的兩大政協副主席、國家領導人梁振英和董建華的一份。這兩位老領導如何安插,是不是由他倆也拉動人脈精英,成立一個「全城止暴顧問委員會」(簡稱「全暴顧」),對「全暴委」提供專業參謀意見,並就指揮部提供冷氣寫字樓之場地,則可由三方再商討之。

陶傑:女司長訪英跌跤遭英媒羞辱 大國抗議太弱 (圖)
2019-11-18

國家也看到了,鄭司長跌成那個樣子,駐英大使嚴正譴責,喝令英國政府緝拿兇徒歸案。當夜到處都有攝影機,蘇格蘭場馬上抓人,絕無困難,若是交不出來,證明就是包庇甚至英國一手策劃的了。那時我贊成撤走全部留英中國學生,以資嚴懲,要你英國一半以上的大學,包括劍橋幾間學院,即刻斷學費供應,關門大吉。

世界銀行之謎 華爾街精英合夥放款是低智商?
2019-11-16

世界銀行聲稱,鑑於有批評指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用於中國打壓新疆維吾爾族人權,但太遠無法查核,並無實據。為免公眾批評,將致中國貸款縮減一半。世界銀行這個組織很奇怪。全球有一萬二千多個借貸項目,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借貸國,印度次之。但中國又是一帶一路全球最大的超豪...

陶傑:70年前英府保全了大陸逃來的大學 如今又被共產黨攻入(圖)
2019-11-15

聯合書院則是民國時代華南民間的私立書院,包括華僑書院和剛成立不久的廣州大學。至於新亞,則由民國碩儒錢穆獨力先在九龍開辦,因為資金不足,學生交學費,難負擔教授的月薪,搭幾個草棚,勉強上課,繼承中華儒家香火。

陶傑:保護主義萬歲
2019-11-14

印度宣佈,取消計劃中的所謂中印商業論壇,中國商務官員入境簽證慘遭取消。 印度政府穆迪表示:不希望繼續與中國過度貿易,影響印度經濟安全。 印度人精於計算,阿拉伯數目字,最先就是印度人發明的。習大大訪問印度,穆迪點頭哈腰的拉肩搭背,印度千名小學生戴上...

陶傑:全世界為何圍觀林鄭 褲子掉了還呆呆站在台上 (圖)
2019-11-13

本來六月九日之夜,百萬人大遊行之後,林鄭月娥明明有機會結束亂局,宣佈撤回她的送中條例。但她以傲慢態度,堅持過關。以後四個月內,還有許多次歷史時機,機會擺在面前,都可以令這個女人大事化小。但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每一次她的選擇都是錯的。

陶傑:美學這回事 淑女士紳對決大媽農工(圖)
2019-11-12

美學在中國只短暫的萌芽,為何無以為繼?中國人說,是因為後來遇到侵略戰亂,以及日後破四舊之毛江「文革」。後者毫無異議,只是前者:即使列強侵略,也只會令中國人的美學生活更為豐富:上海的法租界的梧桐樹、青島德國人的老房子、哈爾濱沙皇時代風格的馬迪爾飯店和東正教堂,還有長春日歐建築的大正遺風。凡此種種,俱是美學,由於所謂的列強侵略(Thank God),在晚清和民國的交匯處,所以民國美學也自成一個非常豐富的體系。

陶傑:資金跑路 在英國買房千萬當心
2019-11-09

大量香港人資產逃亡,涌往前宗主國置業。在英國買樓,比起香港,當然是生命財產更佳的保障。當然,英國今非昔比,但英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智商下墜之速度,一定比英國人快。首先英國的前首相文翠珊,領導退歐,能力不逮,至少會鞠躬下台。英國的議會民主,確保絕對不會產生三...

陶傑:三十年前柏林圍牆邊凝視我的火焰般的目光 (圖)
2019-11-09

1961年的柏林圍牆(Keystone/Hulton Archive/) 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周年,普天同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只因羅斯福老朽,邱吉爾疲累,在雅爾塔會議,被內心同樣虛脫的史達林虛張聲勢,這才發現將歐洲中分,讓赤色鐵幕擄走了一半人口。...

陶傑:亂世將臨 總有一些人逃得及(圖)
2019-11-06

極權長期以這種作風統治,當然是極權的自由。但是擁有財富的人,也有聞到風向就來得及轉移的權利。首富就是觸覺靈敏的聰明人。但當你及早知道其底牌,對方即刻變臉,破口大罵。在一隻火龍的嘴邊討營生,該龍重濁地呼吸着,英文說的:breathing down your neck,不斷流出來的涎沫就是巨大的金錢,你在嘴邊撈夠,須確保逃得及。

陶傑:在美國混 混得好不好要看母國 (圖)
2019-11-05

如果你堅持認為極權社會,也算一種「文化」的話。所以美國人與印度人投機,加薪升職,覺得印度人是一個更可靠的選擇。相反中國人自小加入共青團,接受中國歷史之反帝國主義的仇恨教育。他們的領導人,都是在人民大會堂自動舉手、中央台新聞宣佈定下來的。

陶傑:澳洲賭場豪客 中國國情一部分 (圖)
2019-11-04

那位人民代表,肩負天下安危,一定要自己親自搓揉甩牌,兩手緊揑,一分一分挪移,幾十雙眼睛發光盯緊:黑桃A有了眉目,一齊加油喊喝,代表人開光,將一隻決勝的王牌,狠狠往桌面上一摔,位位收錢,全城歡騰。這才是中國國情。澳洲的西洋賭場,應該尊重顧客文化。

陶傑:一笑傾城
2019-11-03

網絡親中粉紅深藍群體,發起全城抵制L家名下商號店鋪。嘩嘩,呵呵,很有大志呀。首先,若住在KS(恕我這樣沒大沒小的稱呼,不要誤會,首富不認識鄙人)財團王國名下住宅物業者,如將軍澳、沙田第一城,請先義憤填膺的一個月內割價廉售,全家搬出,另覓中資財團經營之房屋遷...

陶傑:彭斯演說憶百年 恐怕現在沒幾個中國人明白
2019-11-02

美國對華百年關係,道義多於利益,理想多於現實。因為美國立國以人權民主自由為宗旨,無論如何開拓貿易利益,總不可忘卻此一立國精神。

陶傑:拍戲、從政、書法(圖)
2019-10-30

Twitter圖片 電影、從政、書法,三者有何相同之處? 答案是俱有書法的精神在:楷書、行書、草書。第一是基礎,第二是風格,第三是升華。 西洋電影之中,「亂世佳人」是經典,但無人記得導演是誰,因為拍這部戲,劇本和人物已經超然,執行起來,本錢龐大...

陶傑:兩個女人的戰爭 她有潘金蓮下嫁武大郎之委屈(圖)
2019-10-29

偏偏去了北京述職回,在港珠澳大橋開幕之際可以與習近平同步並驅,當也須參考回鄉省親的元春。但她沒有。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陽秋空黑黃。大陸政治是何等舉步維艱的地雷陣,看到伊穿一件粉紅色旗袍套裝與習主席走在前頭、眾老男人包括阿董居後、各有古怪表情的場面,就知道壞事。

陶傑:香港BNO往何處去 麻煩來了
2019-10-27

英國上議院通過,讓香港BNO護照持有人,在英聯邦國家擁有第二國籍。 上議院是貴族,對待香港人,宅心仁厚,但是此一決議,執行很困難。 首先英聯邦國家,都是獨立實體。英國自己尚未收容,就叫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紐西蘭、英聯邦會員國,給予香港...

陶傑:港警放藍水炮 毛漢的弟弟毛了
2019-10-26

林鄭的警察水炮車逆襲清真寺,把在大門外與南亞街坊話家常的印度協會前會長毛漢,也噴了一身毒藍。毛漢怒不可遏,跟林鄭警方沒了沒完。毛漢一門三傑。有一弟在美國,是國家級的腦神經科專家。另有一弟禇簡寧,為殖民地時代名記者。毛家為北印度之高加索波斯遠裔,毛父在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