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中共戰時體制全速轉 中國經濟成怪物

——菁英論壇:三中全會無大招 戰時體制全速轉

生產過剩危機,中共為何不補貼消費端而繼續補貼生產端?三中全會黨魁習近平的政治經濟構架:生產過剩+計劃經濟+戰時體制。

美國總統拜登最近接受《時代雜誌》的訪問時列舉了一系列中國經濟問題,認為中國經濟現在不是蓬勃發展,而是正處於崩潰的邊緣。外界都知道中國經濟正面臨困境,但是否如拜登所述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這麼嚴重的程度呢?下個月中共將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預計將會提出一系列的經濟方案,這個經濟方案會有什麼新的經濟措施嗎?

中共逆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成怪物

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退休教授文貫中表示,中國經濟面臨重重困難,因為內部矛盾很深。其實在十多年以前,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已經達成共識,如果中國不進一步進行改革的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會一直下降。當時也有一些中共政府裏面的高層,比如溫家寶也指出如果不進行政治改革,經濟改革的成果都會喪失。

在這之後,習近平以挽救黨的這麼一個形象登台,然後就用這個旗幟去打所有其他的改革派,改革派無非就是要堅持由市場來決定性的配置資源,而習近平現在是由黨來決定配置資源,完全是一個180度的轉向。他對經濟上比較改革的那些人,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打擊得非常厲害。

習近平要把國營經濟做大做強,不惜工本,所以他也會動用所謂國庫、黨庫去補貼他喜歡的那些國營企業,那麼這些國營企業也許會有進一步的增長。但是經濟學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了,你用國營企業,用類似於計劃經濟的辦法可能有一些短期的刺激作用,但是沒有長效。也解決不了現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業問題,現在不但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就是剛出來的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這是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很大的一個問題。另外中國現在的生產極度過剩,中共想到全世界去傾銷,但是全世界也警覺起來了,以美國帶頭,歐洲等很多國家都認為這種傾銷不能接受。

文貫中說,現在中國內部很多的問題使經濟變成一個怪物,就是它有一部分市場經濟的成分,但是最決定性的一些配置資源的權力來自於黨,而這個黨又沒有合法性,所以內部是困難重重。說到要素市場化,當然土地市場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共產黨剝奪中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有私有的一寸土地。習近平現在也不可能把這個放掉,因為中共把每一片土地都由黨壟斷起來,幾十年來用土地財政榨取土地升值的那一部分財富。一部分財富當然它做了很多基礎設施的投資,但是中共也用土地財政來養它將近一億的政府官僚系統,還有擴軍備戰以及收買世界上的那些所謂窮朋友或者獨裁者,都是用這個錢,所以它們對土地可能不肯放手。

中共宣傳說,中國貧困已經擺脫了,已經實行了全面小康,但是我們知道有五億多人一個月才一千人民幣不到,九億多人月收入兩千人民幣不到,這跟中共現在向世界宣稱的千年盛世完全不吻合。

為短缺經濟做準備中共回歸戰時體制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美國的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最近在一個採訪里,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走入了一個死胡同。他說中共領導人很奇怪,不願意使用更多的政府支出來支持消費者的需求,反而用於擴大生產上。他認為中國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內需,應該像美國政府一樣,如果搞福利或者發錢,簡單又有效,民眾有錢需求就上來了。而這時候中共是反其道而行之,還大搞生產,而且這個生產又無法消化,這不是使整個中國經濟更惡化嗎?

2023年8月的時候,克魯格曼曾經專門寫文章給中國經濟出謀劃策,他說理想的情況下,中國將推動長期需求的改革,使家庭獲得更多收入,從而使不斷增長的消費取代不可持續的投資。不過到今年,他發現中國完全走了相反的道路,所以他認為習近平這個失誤使得中國經濟危機爆發提前到來。

美國財長耶倫今年4月份出訪中國時呼籲,說中國不要再依賴出口來刺激經濟,要提高內需與消費,她說如果中國經濟政策不改的話,可能會引發美國的關稅調整,耶倫也非常清晰地表達了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出口的新三樣,就是電動車、電池、太陽能產品對美國的傾向。

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國的經濟明顯是整體不平衡的一個問題,包括很多中國的經濟學家也建議,應該提高居民的收入或者補貼普通居民,增加內需、增加消費等等,但中國政府繼續補貼企業,生產更多的東西,中共的藥方不是來解決這個不平衡,而是增加這種不平衡,然後增加生產。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共為了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短缺做準備,所以拼命增加生產能力。

做生意最大的問題是東西或者是服務賣不出去,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看到是一種過剩的經濟,就是市場的銷售制約着經濟發展。但是戰爭時期的最大問題是生產不出來,大家買不到東西,所以要實行配額制度,生產不足成了制約因素,這就是短缺經濟。

郭君說,我們這個年齡的中國人其實都知道九十年代之前,在中國開公司做企業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是原材料,是土地,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企業做什麼出來都能賣的出去,是所謂的賣家市場,這是典型的短缺經濟的一個模式。但到了九十年代之後,在中國開公司做企業最大的問題不再是資金、原材料,而是銷售問題,是市場問題,做出來東西容易,賣出去很難,只有賣出去了,才能繼續生產,才能擴大市場,企業才能成長,這就是過剩經濟模式。

短缺經濟最多見的就是戰時經濟,所有的產品都要實行配額制、配給制。二戰的時候,包括美國、英國這些國家的麵包、汽油、布匹、基本藥物都是配給制,中國八十年代之前,也都是配給制,買食物需要糧票,這種體制一切都是為了贏得戰爭,所有的社會資源優先供應戰爭的需要。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共現在正在把經濟轉型成為一個短缺經濟模式,所以它的宏觀經濟措施是拼命鼓勵生產,而不是鼓勵消費。它拼命鼓勵生產的這個過程,其實是要壯大這樣的一個運作機體,權力運作的一個機制。

郭君表示,中共的思維跟大家想的是不一樣的。習近平這樣做有可能是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共產黨政權的制度設計,本身就是為了應付戰爭時的短缺經濟而設計的,所以當遇到麻煩和壓力的時候,它政權不穩的時候,它會向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方向變化,因為它只會這個。第二個可能性就是中共正在為未來的戰爭做一個準備,所以現在的這種經濟模式的轉型目的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這恐怕是大家最擔心的。特別是清零這三年,大家都覺得是習近平沒搞懂,其實很多傳出來的消息說,習近平是知道的,他是為了戰爭體制的轉型做壓力測試,想看看老百姓的承受力最極限到多大,這樣在未來的一個極限情況下,中共能夠有多大的空間來運作。

台海危機升級未來兩年可能戰爭爆發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美國有很多報告,比如CIA認為中共可能會在2027年的時候做好進攻台灣的準備。也有報告認為到2027年到2030年期間最危險,當然有一些情報專家認為最危險的是應該是2025年和2026年,也就是說,明年或者是後年。就是因為情況急轉直下,我們的確看到中國大陸的一些變化,除了經濟方面的國進民退,大型軍工企業全力開工生產,這些情況以外,還有其它的改變,比如說強化社會控制,對流動人口進行限制管理,輿論管控,還有備戰動員,徵兵等等措施,所以現在感覺確實中共正在往戰爭那個方向走。

郭君說,如果戰時體制一旦出現,整個中國經濟的結構和我們過去二三十年熟悉的模式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它會變成一個短缺經濟的模式,個人生活需要面臨配給制,所以中共正在試驗一些國有大型食堂,所有企業其實都面臨一個分配製,因為各種原料,各種生產要素都需要經過政府的調配,就是由計劃委員會進行調配和管制。一旦出現這種戰時體制,時間拖得比較長了,尤其依賴出口的經濟,出口停頓了,經濟一定就會萎縮,其資本市場可能會停止運作,資金流可能受到管制,國家基本上會回到八十代之前的社會經濟結構上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菁英論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