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疾速失控!中國內房爆煲 決策者無計可施(圖)

——中國內房爆煲情況失控 決策者無計可施

作者:

恆大及碧桂園連環爆煲,背上數以千億美元債務。

中國內房債連環爆煲,美媒《紐約時報》最近分析報道形容目前情況「失控」且「前所未有」,而決策者幾乎無計可施。

《紐約時報》周一(21日)刊登題為「房市危機疾速失控,中國經濟何去何從」的報道,指中國房市及經濟今年8月「事件頻出,令人眼花撩亂」,並引述標普(S&P)大中華區企業信用評級主管張積豪直指,情況「確實前所未有」。

報道指出,中共當局3年前開始打擊房企的高槓桿商業行為,房市隨即疲軟,迄今迅速失控,威脅到全國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且削弱消費者、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直指中國當前的房市危機是「政府自己一手造成」。

報道回顧中國過去30年,隨人口激增和城市化,房地產行業成為中國經濟轉型重要引擎,比重占經濟活動逾25%。但經過多年,房企過度借入更多資金,以償還不斷增加的債務,進而掩蓋過度開發房市,同時亦變成一種負擔,而監管機構仍持續允許房企大肆舉債,不惜一切代價為成長戰略提供資金。

到2020年房地產泡沫危機湧現,官方卻突然大舉干預,阻止低息資金流向中國房企,導致大批房企現金短缺,因而無力償債而倒閉。加上持續3年新冠疫情「清零」防疫政策,重擊經濟,令中國房市更難以翻身。

據標普統計,中國過去3年已有超過50家房企違約或無力償債。全球房企欠債最多的恆大,2021年已拖欠3000億美元債務,日前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而曾被中共當局列為房企典範的碧桂園,今年上半年虧損恐高達76億美元,且尚有數千億美元的債務。

報道指,內房危機惡化更恐蔓延到境外市場。過去2星期,投資者已從內地股市撤走75億美元的資金。而鑑於不少大型房企在香港上市,包括恆大和碧桂園,受累於投資者對內房的信心急劇下降,導致港股陷入熊市,已較1月的高峰大跌21%。

報道批評,目前為止,「一向親力親為的中國政策制定者」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解困,包括未有採納「大規模救助項目介入」,只是在借貸「減辣」,放寬抵押貸款要求及降低利率等溫和舉措。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決策者「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房屋銷售下降和開發商違約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威脅到中國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