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前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之死

7月10日,莫斯科主要媒體的頭版頭條發佈了震驚所有蘇聯人的通告,大概意思是,貝利亞企圖破壞國家的穩定、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人民至上、反黨、反國家罪行確鑿,解除貝利亞的一切職位,開除出蘇聯共產黨,案件交蘇聯最高法院審理。 貝利亞被捕後,十分恐懼,向蘇共中央主席團寫了三封信,但此時一切都為時已晚,從他被捕的那一刻,他的結局已經註定。無論怎麼掙扎,脖子上的繩子只會越來越緊。

1

1953年6月27日晚,前蘇聯莫斯科國家大劇院,一部大型歌劇正在上演,由於這部歌劇在當時極為有影響力,當時前蘇聯的最高領導高都來到現場觀看。很快就有人發現當時政府的二號人物,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沒有到場。

從此以後,在所有的大型的公眾場合中貝利亞的身影從未出現,前蘇聯所有的媒體上也都沒有了他的消息,身居高位的貝利亞突然消失了。

2

1899年3月29日,貝利亞出生於格魯吉亞的一個小城鎮。父母以務農為生,母親閒暇時候幫人做衣服補貼家用。家中三個孩子,貝利亞是家中的老小,因為家貧,他的哥哥在2歲的時候,病死。姐姐也因為生病無錢醫治,喪失了聽力。

父母將希望都寄托在貝利亞的身上,貝利亞完成了當時的義務教育,並在18歲的時候加入了當地的布爾什維克。不久之後,加入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這個組織的工作準則是「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

組織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歷史上有一個專有名詞,「肅反」。

貝利亞加入「肅反」組織後,工作努力,如魚入水,多次出色處理、鎮壓了「反革命」活動,也因為作風狠辣,兩次被判入獄,但憑藉自己工作中建立的特工網絡,最終都安然無恙。貝利亞在工作中,手段嚴酷、性格陰狠、沉穩,在「肅反」中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貝利亞逐步進入領導的視線、得到領導賞識,地位坐火箭一般提升。

貝利亞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一路晉升為成為格魯吉亞保衛局主席,而這個時候他剛滿30歲。

1930年,31歲的貝利亞,在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見到了宿命中的那個人,前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

3

斯大林對於貝利亞早有耳聞,知道這個人做事有方法、有手段、不留情面、而且為人低調。在全國各地的「反革命叛亂」中表現得極為出色。並且組織人寫了一本讚揚自己的書《外高加索布爾什維克黨組織歷史》。

受到斯大林的青睞的貝利亞,他的事業又迅速步入了一個快車道,一路高歌猛進,39歲的貝利亞已經是前蘇聯主席團的成員,成為前蘇聯核心圈的一員。

1938年8月,貝利亞擔任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副委員長,「內務部」這個部門類似於我們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錦衣衛」,負責對外的敵對勢力滲透、也負責對內部各個階層的監視管控、可以無論級別任意逮捕、處置任何他們認為的威脅的人物,可以掌握前蘇聯幾乎所有人的生殺大權。

貝利亞加入前內務部時期,正是蘇聯「大清洗」階段,這場大清洗是在另一個惡魔——伊萬諾維奇·葉若夫的領導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前蘇聯各地哀鴻遍野。

下面是這場「肅反」中僅紅軍軍官的損失情況:

前蘇聯紅軍時期5名元帥,其中3人被殺,4名一級集團軍級將領中的3人被殺,2名二級集團軍級將領全被殺,67名軍長中的60人被殺,199名師被殺136人、397名旅長被殺221人,456名團長中401人被殺。

120萬人被送入勞改營,超過一半人被槍殺。

「肅反」運動使紅軍中的高級將領,損失殆盡,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葉若夫類似於我國歷史上的酷吏、就是「皇帝」手中的工具,「酷吏」最終都避免不了「走狗烹」的下場。1940年2月8日,失去斯大林信任,手上沾滿無數無辜人鮮血的「酷吏」葉若夫,迎來自己的歸屬,被下令槍決。

貝利亞雖然在這次嚴重的「肅反」大清洗中,也協助葉若夫做了不少「肅反」工作,但他因為斯大林的喜愛,不僅沒有受到牽連,反而成為新的內務人民委員部委員長。

新上任的貝利亞忠實地執行斯大林下達的所有任務,積極主動收集、製造各種情報幫助斯大林排除異己。1940年8月21日,斯大林的死對頭,流亡在國外的托洛茨基被用一把冰鎬砍進後腦身亡,死得很難看,這次事件的幕後策劃人正是貝利亞。

一次,斯大林會見了一個工人代表團後,發現自己心愛的烟斗不見了。貝利亞聞訊趕到,逮捕了10人,10多分鐘後,被抓的所有人都承認偷了烟斗。而於此同時,斯大林回到辦公室,在抽屜里找到了自己丟失的烟斗。

由此可見,貝利亞在當時是多麼的恐怖、令人令人聞風喪膽。

著名的「卡廷森林」慘案,就是斯大林下令,貝利亞負責具體執行的。這場慘案,使2.2萬名波蘭精英被槍殺,成為波蘭人永遠不能忘卻的痛。

1942年莫斯科保衛戰期間,一直跟隨在斯大林左右,這段時間貝利亞的表現讓他成為斯大林最為信任的人,貝利亞每天都在拼命的工作,情報的收集、外交渠道的溝通、大規模抵禦工程的修建、督戰前些軍官、安全保衛、敵後游擊隊的建立等工作,可謂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

1945年7月9日,從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指揮過軍隊的貝利亞,被斯大林授予了「蘇聯元帥」稱號。

二戰結束後,美蘇為了各自的利益,開始了明里暗裏的較量。前蘇聯最高機密原子彈的研發工作斯大林就交由貝利亞領導負責,在斯大林規定期限的前一年,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出色地完成原子彈爆炸任務,貝利亞的地位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政治人物。但他的重要工作還是幫助斯大林掃除異己,是斯大林手裏最為好用的「工具」。

此時,他的地位僅次於斯大林,是前蘇聯的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4

1952年10月,年事已高的斯大林,總是擔心有人撼動自己的地位。在蘇共九大會議上,批評了一批跟隨他多年的老同志,其中就有貝利亞。

貝利亞這些年工作出色,幫斯大林暗地裏做了不少工作,斯大林也給了他應該有的所有榮譽,於此同時貝利亞也知道了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這對疑心日重的斯大林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這次會後,憑藉多年的經驗,貝利亞隱隱地感覺到了危險。

1951年底,斯大林忽然解除了國家安全部長的職務,這個人是格魯吉亞人,是貝利亞的老鄉,也是貝利亞的親信,事情很明白,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貝利亞,情勢十分危急。

但就在,危險逐步逼近的時候,1953年3月1日深夜,75歲的斯大林突發疾病昏迷,於3.5日身亡。

官方宣告斯大林的死因是腦溢血,但不少前蘇聯的官員懷疑,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和貝利亞有關,但都沒有實質性證據。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說,貝利亞流露出難掩的興奮。

斯大林的突然逝世,讓蘇聯最高層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貝利亞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5

1953年3月9日,斯大林的追悼會舉行。三個人在追悼會上進行了發言,分別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莫洛托夫。

雖然另外二人的資歷也都比較深,但從政治聲望、實際操作能力、政治才能等多方面來看,三人中只有「二號人物」貝利亞,這時有更進一步的能力,斯大林死後,他現在大權在握。

貝利亞深知,自己想要最終掌控最高權力,就要贏得人心,贏得廣泛的支持,因此他提出進行改革,他的改革包含了方方面面,他提出的改革措施如果能執行下去,對前蘇聯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一、要「保護憲法賦予人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一大批之前的冤假錯案,被糾正,40多萬正在審理的案件停止審查,100多萬人被從監獄勞改營釋放。

二、國家的黨政機關職能部門,應該受到監督,國家在做出重大決策前要通過媒體發佈,讓人民知道。

三,國家權力部門,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下才能對人民進行抓捕、審訊,嚴禁強迫和體罰。如有辦案人員違反「將嚴懲不貸」。

四,貝利亞對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烏克蘭西部各民族人民政策進行調整,緩和與相鄰國家的關係。

五、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減輕農民負擔。

六、反對個人崇拜,禁止在遊行隊伍或在企業、機關、團體建築中懸掛現任領導人頭像。

從以上貝利亞的改革來看,在治理國家方面,他還是非常有想法,和能力的。貝利亞提出的這些改革措施都是由,主席團集體通過的,消失很多年的「集體決策」,又恢復了。

貝利亞的改革措施,讓一些人深深感受到了威脅,擔心貝利亞掌控大權後,他們將會被貝利亞徹底清除,於是一些核心圈的人,開始暗中行動。

1953年6月17日,東德因工潮爆發政治事件,貝利亞前往處理危機,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6

當時在黨內地位排名第五的赫魯曉夫,找到了名義上的一號人物馬林科夫,暗示他計劃對貝利亞採取行動,赫魯曉夫深知貝利亞對馬林科夫構成的威脅,同時暗示另一位高層領導莫洛托夫也會一起行動,馬林科夫當即表示同意。

赫魯曉夫走出馬林科夫的辦公室,馬上去找莫洛托夫,用同樣的方法,暗示馬林科夫和自己打算對貝利亞採取行動,莫洛托夫也當即表態同意參加。

三人都是前蘇聯核心層的人員,在貝利亞出國處理東德危機的兩周中,他們私底下遊說、聯繫了很多高級幹部,如何處理貝利亞他們沒有想好,但將貝利亞「拿下」得到共識。

貝利亞對於將要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

7

解決貝利亞的過程類似於,我國歷史上的「摔杯為號」,只不過宴席換成了一場會議。

1953年6月26日,馬林科夫主持了一場會議。會議進行不久後,赫魯曉夫站起來痛罵貝利亞的種種罪行,說他是「混進黨內投機鑽營的野心家」。當時參加會議的貝利亞,十分愕然。很快參會的所有人,都對貝利亞進行了指責。

貝利亞意識到了巨大危險,他用筆在紙上寫下三個「警報」,試圖將紙條傳遞給外邊自己的衛隊,但此時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一群早已準備好的軍人沖入會議室,帶頭人是蘇聯「軍神」朱可夫,朱可夫曾經飽受內務部調查羞辱,對貝利亞深惡痛絕,他走到貝利亞的面前用髒話問候了貝利亞,之後命人將他逮捕。

1953年7月10日,莫斯科主要媒體的頭版頭條發佈了震驚所有蘇聯人的通告,大概意思是,貝利亞企圖破壞國家的穩定、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人民至上、反黨、反國家罪行確鑿,解除貝利亞的一切職位,開除出蘇聯共產黨,案件交蘇聯最高法院審理。

貝利亞被捕後,十分恐懼,向蘇共中央主席團寫了三封信,但此時一切都為時已晚,從他被捕的那一刻,他的結局已經註定。無論怎麼掙扎,脖子上的繩子只會越來越緊。

1953年12月23日,前蘇聯最高法院判處貝利亞死刑,立即執行,和他一起被宣判的還有他的一些「朋黨」,也都是死刑,貝利亞擁有的所有財產都收歸國有。貝利亞家人共計20多人,流放西伯利亞,他藏在保險柜里的所有文件,被全部銷毀。

貝利亞徹底退出了前蘇聯的舞台。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24/222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