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強國、弱國的區別:強國的錢在老百姓手裏,弱國的錢卻在國王的錢箱裏

作者:

強國、弱國最大的區別是:強國的錢在老百姓手裏,弱國的錢卻在國王的錢箱裏——這是管仲*的名言(王者藏於民,霸者藏於大夫,殘國亡家藏於篋)。千年以來,金錢永遠可以代表利益,所謂「民心」不過是給老百姓一個公平賺錢(謀生)的機會,這才是一個朝代最大的「道德」

一、「百家爭鳴*」不過是百家爭寵

在提管仲之前,這裏先插個話題:

鄙人一直對春秋戰國所謂的思想繁榮是存疑的,甚至是有偏見的。

就拿古希臘的思想家們與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作對比:

古希臘的思想家們為什麼要在廣場演講?

因為他們說話的對象是公眾,而要打動公眾,最重要的就是邏輯和常識。這是西方學理的源頭。

而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遊說的對象是列國的君王,而要打動君王,最重要的就是站在他的角度,替他的利益打算。這是中國學理的源頭。

因此有人說,春秋戰國的所謂「百家爭鳴」不過是百家爭寵而已。

爭寵到最後,代表君王國家最大利益的法家*勝出。秦國採用韓非*、商鞅的法家思想,最終統一六國,延續千年。

而管仲,則是法家的先驅。

二、管仲:還未墮落的法家

說話沒有邏輯的孔子曾說過: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頭散髮、穿蠻夷的衣服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是對管仲的高度評價。

管仲認為,百姓富足,國庫、糧倉才會富足,老白乾富足了才可以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教化,讓他們知禮儀,服教化。這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仲認為,「富民」其實很簡單,只要不濫用權力,創造一個輕徭薄役的環境,讓老白乾自己去創造財富就足夠了。這就是——"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

雖然管仲的這些治國之策,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齊國的王霸之業,但是其治下的老白乾還是能富足起來。

可惜,正如之前說的「百家爭鳴」不過是百家爭寵,選擇權在於君主而非群眾,墨家一度成為顯學,但是不符合君王的立場和利益,自然就落寞了。

而其它派別下要獲得君王的支持,那就得降低底線。所以從秦朝到清朝,華夏的思想是一直都處在墮落的狀態

三、馭民馭管之術

思想墮落的後果就是:窮人比富人好管,貪管比清管聽話,讓老百姓掙扎在生存線上,讓管元徘徊在貪腐線上,江山更容易拿捏驅使——這就是兩千年來歷代帝王的共識。

而這兩條鐵律是關乎兩位名人:

商鞅和蘇綽

鄙人曾於2024年07月24日寫過文章:

《用貪官反貪官,愚民弱民貧民,商鞅蘇綽這種魔鬼何時消?》

1、蘇綽定律

傳說中,南北朝時期的北周開國皇帝宇文泰*向才智過人的蘇綽請教治國之道。蘇綽建議採用「用貪管反貪管」的策略,即先縱容管元貪腐以獲取忠誠,再選擇性地懲治管元以收買民心。

2、馭民五術*

商鞅的馭民五術不僅在秦國得到了應用,還被後來的帝王所學習和借鑑,成為封建王朝統治老白乾的核心思想。這套馭民五術深刻地展示了封建統治者如何通過削弱、貧困、疲憊、羞辱和愚弄老白乾來鞏固王朝的。

這幾年,盛傳一個清朝「33兩白銀」的歷史梗,大致意思是清朝的時候老百姓家庭一年的收入為33兩白銀,而當時一年基本支出需要花費36兩白銀,缺了3兩白銀使得老百姓每天疲於奔命,為了賺錢日夜奔波,根本沒有時間思考。

雖然這個梗漏洞百出,一眼知假,但是其內涵其實就是古代封建的馭民思想。

英國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哈耶克*有一句名言,被許多人廣泛引用:

金錢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的自由工具,只有金錢會向窮人開放,而全力則永遠不會。

這句話可以作為本篇文章的註腳。

最後,摘抄一段《馭驢之道》

一、不能讓它吃的太飽。

二、不能讓它看清楚前進的方向。

三、不能讓它知道主人吃過多少頭驢。

四、蒙上眼睛,讓它邊拉磨邊做夢。

五、要培養它的愛家、愛主人思想。

六、不能讓它絕望、告訴它明天的飼料一定比今天好。

七、培養它的奉獻精神。

八、讓它知道,一旦離開了主人就活不下去。

九、讓它原地踏步走。

十、永遠不告訴它,是主人養活了它,還是它養活了主人。

十一、讓它感到拉磨是無上光榮的偉大工程,前途是無限光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15/221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