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曾難倒無數人 AI今天瞬間破解

在二戰期間,Enigma密碼被認為是無法攻破的壁壘。軸心國用它加密軍事通信,複雜得讓人望而生畏。破解它,是Alan Turing和他的密碼破譯團隊在布萊切利園耗費心血的壯舉。如今,專家卻說,面對現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這道曾經的難題不過是個小遊戲。

Enigma加密機看起來像一台打字機,內藏三個轉輪,每個轉輪有26個位置,加上一個反射器和一個交換字母對的接線板。它的設計讓每次按下同一個鍵,輸出的字母都不相同。更棘手的是,初始設置每24小時更換一次。牛津大學人工智能專家Michael Wooldridge教授解釋:「Enigma的強大在於加密方式的組合數量多得天文數字,人類根本無法逐一嘗試。」

可正是這種複雜性,激發了圖靈的創造力。他設計的「炸彈機」是種原始的機械計算機,能快速篩選無數可能的解碼方案。到1943年,這些機器每分鐘能破譯兩條信息,極大縮短了戰爭時間。

曼徹斯特大學軟件安全高級講師Mustafa A Mustafa博士指出,Enigma並非無懈可擊。比如,加密後沒有字母會保持原樣,這成了破譯的關鍵。圖靈團隊利用這一弱點,結合「暴力破解」——嘗試所有組合的方法,成功自動化了破譯流程。Mustafa感嘆:「在戰時能做到這一點,簡直是奇蹟。要知道,他們花了幾個月,甚至一年多,才攻克這個被認為無解的密碼。」

可如果把Enigma放到今天,它連一秒鐘都撐不了。Wooldridge笑着說:「現代計算機的速度和統計技術會讓Enigma瞬間崩潰。」他提到,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模型,能輕鬆模擬「炸彈機」的邏輯,再加上數據中心的強大算力,破譯過程不過眨眼間。

他還舉了個例子:有研究團隊曾用人工智能系統,結合《格林童話》訓練的德語識別模型和2000個虛擬伺服器,僅用13分鐘就破解了一條加密信息。這樣的速度,圖靈當年想都不敢想。

但現代密碼學並非全靠蠻力。Wooldridge提到,1977年開發的RSA密碼系統,基於大質數的分解難題,至今仍是堅固的堡壘。「暴力破解對RSA沒用,因為可能性太多,根本試不完。」他提醒道。不過,他也補充,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顛覆這一切,迫使我們尋找全新的加密方式。

回想二戰,Enigma的破解不僅是一場技術勝利,更改變了歷史進程。專家估計,它讓戰爭提前兩年結束,救下了無數生命。Mustafa感嘆:「如果當時沒能及時破解,誰知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可笑的是,當年的不可能任務,如今在人工智能面前如此不堪一擊。這不僅展現了科技的飛躍,也讓人不禁思考:今天的「無解」密碼,明天會否也成為笑談?

(資料照片)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煎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13/2218235.html